share_log

刘强东低调搞了一个“航空公司”,京东顺丰圆通争夺“制空权”

劉強東低調搞了一個“航空公司”,京東順豐圓通爭奪“制空權”

AI財經社 ·  2021/08/05 19:50

文 | AI財經社 劉雪兒

編輯 | 孫靜

劉強東的“航空夢”終於圓了。

近日,民航部門發佈的公示顯示,京東貨運航空公司已獲得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這意味着京東航空成為繼順豐航空、圓通航空後的第三家民營貨運航空公司。

天眼查APP顯示,這家江蘇京東貨運航空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9月,實控人為劉強東,註冊資本6億元,由宿遷京東展鋭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南通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其中前者佔股75%,為京東關聯公司,後者佔股25%。

其實京東早就對航空貨運市場虎視眈眈。知情人士告訴AI財經社,京東曾想在2018年買下海航旗下主打國際貨運的金鵬航空(原揚子江航空),“劉強東都出面了”,但後來不了了之。

2018年正值京東物流獨立不久,京東明顯加快在航空物流上的佈局。典型的如當年首架全貨機天津-廣州航線首航,隨後京東物流又與南航、國航、東航物流等達到合作。也是在這一年,京東與南通市政府達成協議,打算把南通機場打造成京東物流全球航空貨運樞紐,為如今的貨運航空公司佈局打下基礎。

2020年也是一個里程碑。京東與蕪湖市政府達到協議,準備建設又一個全球航空貨運樞紐,同時還將組建航空公司、空港產業園等航空產業集羣,總投資950億元,比南通項目的200億元還多。同年8月,京東物流又花30億元收購擅長航空貨運的跨越速運,壯大自身隊伍。

為什麼京東會看重航空貨運?業內資深人士告訴AI財經社,航空運輸雖然成本高,但時效也最高,此前京東一直做包機,一般是與航空公司、貨運代理公司合作,但要想成為真正的標杆企業,必須補上這塊短板。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也分析説,航空貨運高風險、高投入,需要靠穩定貨源保障現金流,而相比其他電商平台,以自營見長的京東恰好有優勢,而且3C數碼等優勢品類也與高時效的航空貨運更匹配。

目前看,京東航空的人才隊伍尚在搭建,已有飛行員10人、籤派人員7人、維修人員9人,後續還將通過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招攬人才。

相比陸路和水路運輸,自建航空貨運確實燒錢,對前期基建和人才投入要求更高。目前除了中國郵政這種國家隊外,只有順豐圓通涉足。

至少從短期看,後入場的京東航空還趕不上順豐航空。順豐航空最引人注目的鄂州機場項目,正進入籌備關鍵年,據稱要爭取2021年年底啟動校飛。鄂州機場地處華中腹地,有望將順豐航線從點對點轉為軸心輻射模式,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時效,是順豐通往未來的重要“船票”之一。

圓通航空也在發力,繼不斷開闢國際航線後,2020年6月,它也把注意力瞄向了航空物流基地,計劃在浙江嘉興建設全球航空物流樞紐,加上配套項目,總投資122億元。

伴隨京東航空殺入,快遞物流企業的“制空權”之爭可能會更加激烈。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0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