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民营眼科“上市潮”背后,资本能助其跨区域发展吗

民營眼科“上市潮”背後,資本能助其跨區域發展嗎

投中網 ·  2021/07/27 10:59

投中健康 | 楊燕

爭相上市的擴張願景背後,眼科賽道的「黃金時代」是結束還是開始?

眼科賽道確實是火起來了!

隨着近兩年一家又一家眼科機構遞交招股書,原本頗為沉寂的行業肉眼可見的迎來了一波「上市潮」。

近一個月內,朝聚眼科(02219.HK)在港上市,市值逼近100億港元。華廈眼科和普瑞眼科也先後過會,將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不僅如此,恆瑞醫藥,華熙生物等市場熱門標的也都瞄上了眼科賽道,動作頻頻。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21年才過了一半,眼科賽道當前的總募資額已經達到近十年最高值,超過65億元。

圖片 1.png

數據來自CVSource投中數據平台

資本熱捧背後,眼科行業屢屢引發爭議的醫療糾紛,區域發展不平衡,內生增長不足等問題,也從幕後轉到台前,被更多投資人所關注。

7月19日,「眼科茅」愛爾眼科(300015.SZ)上市以來最大一筆定增計劃就收到了深交所出具的問詢函。

產業熱度居高不下背後,眼科賽道當前還「缺錢」嗎?資本的湧入又會給這一醫療細分行業帶來哪些改變?放眼未來,眼科賽道的「錢」景該朝哪兒看?

1、眼科領域的增長邏輯會一直持續嗎

資本對於眼科賽道的看好,離不開行業「帶頭大哥」愛爾眼科的造富效應。

從2014年開始,愛爾眼科已經連續6年保持了30%以上的淨利潤增速,即使是在疫情突發的2020年,其淨利潤增速也在25%以上,11年內公司市值從60億左右一路飆升至當前的3000億上下。

珠玉在前,眼科賽道其他玩家自然也被投資者承載了不斷增長的信心和期待。不過,從各家當前披露的公開數據來看,下一個愛爾眼科似乎並沒有那麼快會出現。

從營收體量上來看,2019年愛爾眼科已經實現營收99.9億元,堪堪逼近百億大關,而華廈眼科、普瑞眼科、朝聚眼科、何氏眼科四家當年總營收不過在50億左右,整個眼科賽道呈現「一超多強」的態勢。

愛爾眼科董祕吳士君曾對投中健康表示,在整個民營眼科賽道,目前愛爾眼科營收佔比應該不止30%,但在整個眼科行業,愛爾眼科營收佔比不到10%,大概在8%-9%。

我國的民營眼科醫院大多在2000年左右成立,過去的二十多年裏,公立醫院多以眼科疑難雜症和大型手術見長,民營眼科連鎖醫院則憑藉白內障手術和近視屈光兩大病種,發展勢頭遠超前者。

從業務方向上來看,此次即將或已經上市的四家眼科公司主要業務大都為三類,白內障手術、屈光治療(近視手術)以及視光服務(近視防控/配鏡)。

對於民營眼科醫院來説,白內障手術數量一度是各大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在突破白內障超聲乳化等技術後,整個白內障手術的流程相對簡單,標準化,從而降低了對專家的依賴程度。再加上白內障醫保能報銷,早期殘聯、慈善公益基金等援助同樣不少。可以説,民營眼科醫院過去二十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白內障手術數量的大量提升。

眼科行業有句老話,要吃飽靠老白(老年人白內障手術)、要吃好靠屈光(近視眼手術)、要未來看視光(近視防控)。

顯然,白內障手術數量在過了最初的消滅存量階段之後,當下增長空間有限,手術量也是逐年減少,更何況此前不少優惠也難以持續了。隨着大眾近年間對視力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屈光手術在民營眼科醫院的增長同樣引人注目。不久前過會的普瑞眼科的屈光業務當下就是公司的第一大營收來源。除此之外,華廈眼科和何氏眼科募資額度中最大的一塊用途都指向了視光項目。

可以説,從行業趨勢來看,決定當前幾家眼科服務機構發展速度的,不只是當下的營收規模,還有對於自身業務結構的調整和發展。

不過,從募資方向來看,當前各家機構的發展重心還是在由點及面的區域複製擴張上。招股書顯示,朝聚眼科超過50%的募投資金將用於新建醫院以及潛在的收購。何氏眼科、華廈眼科以及普瑞眼科則分別計劃將所募資金投入各地的自建眼科醫院,實現從區域走向全國的目標。愛爾眼科今年的募資同樣是未來各地眼科醫院的遷址擴建和新建眼科醫院項目。

我國是世界上盲和視覺損傷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眼科行業的發展必然還有很大的空間,不過,在當前各家機構紛紛投入「重資產」進行跨區域複製擴張的路徑上,誰能做到穩定增長,不啻於是眼科醫院發展方向上的一道難題。

2、眼科江湖的「黑天鵝」

當然,從募資方向同樣可以看出,這幾家擬上市或已經上市的公司各有側重點。

朝聚眼科此次擴展重心在內蒙、華北地區和江浙地區,因為內蒙地區的醫保政策和政府支持具有優勢,江蘇浙江有業務基礎,管理者熟悉當地環境。在和投資者交流時其表示東三省和福建暫不考慮。

這恰恰是其他兩家眼科機構的主場所在。何氏眼科深耕東三省市場,福建省則是華廈眼科最強勢區域。而在招股書的募資用途中,何氏眼科瞄準了北京和重慶眼科市場,普瑞眼科盯上了長春和哈爾濱,華廈眼科則是選擇了天津新建眼科醫院項目。

即使品牌知名度如愛爾眼科,強勢地區更多是集中在華中地區,在江蘇浙江等地發展同樣一般。

為什麼眼科機構在跨區域複製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水土不服,這個問題至今也無法用統一的答案回覆,只不過,在過去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眼科醫院在全國基本形成了區域集中的發展形態,各家機構割據一方之外,同樣存在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從招股書公佈的營收數據來看,即使是在疫情發生之前,何氏眼科、普瑞眼科、華廈眼科都存在數量不等的醫院存在虧損情況。

對投資機構來説,眼科醫療事故可能是最大的「黑天鵝」事件。朝聚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華廈眼科的上市材料中,都可見不低於40起醫療糾紛事件,至今仍有尚未解決的案例。在這方面,愛爾眼科或許同樣可以作為前車之鑑,從當初的「封刀門」到近期的「艾愛紛爭」,挑起全民關注的眼科醫療事件可能偶發,但對機構的影響卻是持久的。

行業發展久了,「黑天鵝」總會來的。登陸資本市場後,各家眼科機構如何在資本逐利和自身增長上做平衡,是考驗和區分大家管理水平的一段路程。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眼科服務行業滲透率不到3%,醫療行業的「慢」在這一行業的發展上同樣展露無疑,但民營醫療服務機構在這一市場已經展現出足夠的生命力。

未來眼科行業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除了眼科服務機構,眼科上游的器械和醫藥同樣值得關注,關於眼科賽道的競逐故事,想必還只是開始。

網站編輯:薛羽瑄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