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贝壳(BEKE.US)收购圣都:万亿级家装市场的产业互联网再造

貝殼(BEKE.US)收購聖都:萬億級家裝市場的產業互聯網再造

格隆滙 ·  2021/07/06 09:28

北京時間7月6日,貝殼找房宣佈,將以80億元價格收購聖都家裝。公告稱,交易預計將在2022年上半年全部交割完成。按照相關法律要求,此次交易亦需要監管部門審批確認。

家裝賽道鏖戰多年,終於迎來又一個重磅玩家組合,這一次,產業走向會有甚麼不同嗎?

中國大居住領域內,裝修是少數萬億級行業之一,其子行業中除設計外每個細分行業都在千億級規模以上;裝修則又分爲硬裝和軟裝:硬裝格局是“大行業、小公司”,軟裝格局是“弱品牌、強渠道”。近年來,互聯網家裝憑藉成本、渠道、品牌效應等曾一度後來者兇猛,最終仍受制於標準化難題、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產業工人難以管理和市場過於分散等,導致潮水迅速退去,未成顛覆之勢。

從產業特性看來,裝修與房產交易行業十分類似,是一個以人力爲驅動的服務型行業,同時伴有難以標準化、難以線上化、難以職業化的“三難”特性,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具有“欲速則不達”的特點。目前家裝行業普遍面臨設計、交付的品質難題。

因此,儘管這一領域前景巨大,但卻口碑較差,品質低、體驗不好,並帶來消費者投訴頻發。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報告》顯示,在商品細分領域的投訴中,裝修建材類受理投訴約1.4萬次,傢俱類約1.38萬次,廚電類約1.13萬次。

不過,家裝市場大且難做,意味着一旦能建立護城河,則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競爭力。從這個角度來看,貝殼此番堅定攜手聖都開啓加速模式,不令人意外。以鏈家到貝殼20年發展履歷復盤,這家公司鍾愛又大又難做的賽道,且因方法論獨到且總能比別人更耐得住寂寞做難事,而不斷把對手甩在身後,最終收穫大發展。

在一個高度分散且服務水平極差的市場,破局路徑往往就是先做標準化、再實現線上化、規模化。

貝殼找房董事長兼CEO彭永東這樣描述貝殼在家裝市場的戰略選擇:

“這是一個特別需要品質的產業,住的更好一點將成爲更多中國家庭的居住價值觀,客戶是否滿意將成爲全行業反思自身存在的第一因。

這是一個特別需要優質服務者的產業,他們既有能力、更有職業操守,包括設計師、管家、工長工人等數百萬從業者將用心勞動獲得職業尊嚴。

這是一個特別需要科學化管理的產業,定義目標並通過規則、流程、組織和科技建立持續的優化迭代,用產業互聯網的方式將這個行業再做一次。”

簡單總結,彭永東認爲家裝競賽致勝點是“品質”、“優質服務者”和“科學化管理”。“品質”的背後在於消費者滿意和更好的服務、更優質的體驗,“優質服務者”的背後是標準化、職業化乃至服務者收穫尊嚴感後反哺服務本身,而“科學化管理”則是技術和線上化再造。而這剛好就是貝殼自鏈家蛻變、萃取而來的三大方法論。

在此基礎上,鏈家和貝殼二十年的實踐之路,讓彭永東們高度抽象總結出居住產業的迭代路徑,對於又大又差產業的改造往往很難既橫又豎,而是要先豎着做,先試錯構建出一套成熟標準,再橫着做,橫向連結推廣到產業之中,是更有可能通向產業再造之途的成功路徑。有了鏈家的戰略圖景打底,貝殼才有可能成爲今日的貝殼,家裝領域同理。

在裝修這條路上,貝殼並未求快、求規模,低調努力了三年有餘。不算早期以鏈家身份進行萬鏈試水,從2019年開始,貝殼以被窩這一全新的子品牌開始探索。經過三年沉澱,在2021年一季度,貝殼自研、技術領先的BIM系統1.0版本全面上線,實現了裝修設計環節全面數字化,包括系統自動輸出圖紙、報價、數據化材料清單(BOM),以VR能力精確呈現設計效果,提升設計師效率;同時讓消費者“所見即所得”,實時把控裝修成本,提升服務確定性和體驗滿意度。顯然,貝殼在裝修領域已純熟複用存量房領域的洞察和方法論,在2021年,拉上聖都,繼續縱深發力,戰略意志極其堅定。

聖都至今成立近20年,近20年就只做了一件事:家裝。聖都主營業務爲整裝模式的家庭裝修服務,業務覆蓋全國7省/直轄市,在華東區域市場具備領先優勢。從聖都角度大膽預測,爲何願意賣給貝殼?

原因可能在於,在這樣一個難做的市場上,貝殼因品質紅利積累的客源更願意繼續選擇貝殼的家裝業務,將能夠大量輸送於聖都,但這只是淺層原因。更本質的原因是,貝殼產業互聯網系統化能力、先豎再橫的產業互聯網視角,將有可能與聖都極強的區域品質能力發生化學反應——從數據到服務者,從設計到施工,貝殼能幫助聖都先在華東跑出家裝新解法,最終二者合力將成功經驗複用全國,產生質變。

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即深深扎根產業之中,用互聯網思維將產業重做一遍。貝殼聖都未來勝算幾何,今天下斷言爲時尚早,但氣質類似、願景相同的企業聯姻,是攜手長期攀登家裝山峯的底層基礎。

聖都創始人、董事長顏偉陽和彭永東都是70末生人,和彭永東一樣,熱愛反思企業價值和麪對消費者寫信。他曾在一篇《致消費者的一封信》中寫道:

“我明白,在裝修過程中,您擔憂的問題有很多。解決您的擔憂,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機會。例如,惡意增項和甲醛超標是您最擔心害怕的,也是我最痛心疾首的。甲醛超標威脅生命,爲此,我們公開承諾:甲醛超標砸掉重做,造成的時間和材料成本,完全由我們承擔。又如,低價簽單,然後惡意增項,將嚴重損害您的利益,爲此我們再次承諾:絕對零增項。把容易造成增項的坑全部都填掉,不在預算內的,也列得清清楚楚,與您講得明明白白。

我明白,這樣做不容易,因爲將所有可能的增項累計在一起,報價看起來會比較高,因而簽單難度會增加,但我相信,您不會拒絕我們真誠地對您好,您心裏都是明白的。

哪有裝修?只有做人。我顏偉陽以人格擔保,鄭重承諾:0增項,甲醛超標、20項質量不達標砸無赦。”

這封信,或許是貝殼豎着做時,願意花80億選中聖都的最底層原因。在簽約現場,顏偉陽說,“使命驅動的時候,任何困難都不是問題。”再正確的產業互聯網先豎再橫思路,如果雙方沒有在對品質的信奉、對消費者的敬畏達成一致,這場回報甚大卻註定長期、艱難的產業攀登,也將失去動力和真正意義。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