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看完这篇文,锂电池入门

看完這篇文,鋰電池入門

放大燈 ·  2021/07/18 08:58

來源:放大燈

作者:陳悶雷

編者按:本文原文發表於5月20日,近期,電池荒持續,鋰電池熱度不減,小編特再將此文與牛友分享,以助牛友更全面瞭解鋰電池技術與其核心原材料、關鍵技術和未來趨勢。

01.png牛牛敲黑板:

隨着「碳達峯、碳中和」的提出,新能源車已不僅是一種新概念交通工具,更是國家頂層設計的一部分。

所謂新能源車,其實也包括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等其它技術路線。不過當前的語境下,這個詞被提起時一般僅指純電動車路線,即我們熟悉的特斯拉,以及一眾造車新勢力。而鋰電池是純電動車的核心部件。

鋰電池是一個上下游鏈條長,專業性很強的複雜產品,不可能用一篇文章講清所有細節。本文將聚焦於核心的幾個環節,旨在為讀者勾勒基本的鋰電池技術圖譜,讓大家瞭解其核心原材料、關鍵技術與未來趨勢。

不關注新能源,還算合格投資者麼?

過去幾個月,新能源汽車概念反覆席捲資本市場,不僅消費者關注,資本也躍躍欲試。連特斯拉和一眾造車新勢力也成為市場焦點,引得各行業巨頭紛紛跨界入場。

你以為新能源的油門踩到底了嗎?不,還沒加滿。

隨着「碳達峯、碳中和」的提出,新能源車已不僅是一種新概念交通工具,更是國家頂層設計的一部分。

國務院辦公廳2020年11月2日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顯示,預計到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將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而當前這一數據約為4%~5%之間——這意味着市場至少有三倍的成長空間[1][2]。

所謂新能源車,其實也包括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等其它技術路線。不過當前的語境下,這個詞被提起時一般僅指純電動車路線,即我們熟悉的特斯拉,以及一眾造車新勢力。

而純電動車的核心部件則是:鋰電池。

純電動車人人都懂,但是瞭解鋰電池的人就不多了。

鋰電池是一個上下游鏈條長,專業性很強的複雜產品,不可能用一篇文章講清所有細節。本文將聚焦於核心的幾個環節,旨在為讀者勾勒基本的鋰電池技術圖譜,讓大家瞭解其核心原材料、關鍵技術與未來趨勢。

電動車驅動的千億市場

作為一種充電電池,鋰電池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鋰離子(Li⁺)在正負極之間定向移動來實現充放電功能。它廣泛應用於電動車、消費電子及儲能三個領域。其中電動車用鋰電池,通常稱為動力電池,是目前增長較快,未來預期最為樂觀的應用領域。

數據來源:東莞證券[3]數據來源:東莞證券[3]

據沙利文數據統計,我國鋰電池市場規模從2014年645.3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494.7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達23.4%。若以此做參考,則動力鋰電池行業產值約在698億左右。

隨着電子產品迭代、新能源汽車強勢發展以及政府對於提高節能環保要求,鋰電池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294.8億元,相應的動力電池將實現1600億以上的規模[4]。

數據來源:正略鈞策[4]數據來源:正略鈞策[4]

產業鏈方面,鋰電池上游為鋰、石墨以及稀有金屬礦等原材料;中游為電池正負極、電解液、隔膜等關鍵材料供應商,中游末端為電池製造商,它們將上游原材料製成不同規格產品;下游為產品應用終端,依照應用領域可大致分為動力電池、消費電子及儲能三大類。

信息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信息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鋰電池的四種關鍵材料

鋰電池是如何發電的?

在鋰電池工作時,鋰離子參與氧化還原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一款鋰電池產品的評價指標包括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倍率性能(不同電流下的放電性能)、安全性能以及適用温度等。

從鋰電池的成本構成看,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為四大關鍵原材料,在成本中的佔比遠高於束線、連接器以及導電劑等其它材料——這與鋰電池基本工作原理一致[4]。

數據來源:正略鈞策[4]數據來源:正略鈞策[4]

正極材料

當前,正極材料是鋰電池的核心材料,是決定電池性能的關鍵因素,對產品最終的能量密度、電壓、使用壽命以及安全性等有着直接影響,也是鋰電池中成本最高的部分。正因此,鋰電池往往用正極材料命名,如三元電池,就是使用三元材料做正極的鋰電池。

鋰電池能量密度,就是指電池的平均單位體積或質量能釋放出的電能,能量密度越高一般意味着電池續航公里數越高。該指標是一款鋰電池能否享受政府補貼的重要依據之一。

不同正極材料差距明顯,適用領域也不一樣。常見的正極材料可以分為鈷酸鋰(LCO)、錳酸鋰(LMO)、磷酸鐵鋰(LFP)和三元材料(NCM)。

鈷酸鋰是最早實現商業化的正極材料,其能量密度高於鎳氫及鉛酸等充電電池,最早體現出鋰電池的發展潛力,但十分昂貴且循環壽命低,僅適用於3C電子產品。錳酸鋰雖成本低,但能量密度不佳,在早期的慢速電動車,如電瓶車等領域有一定用量,如今主要用於電動工具以及儲能領域,少見於動力電池。

電池標準循環壽命是指在特定的充放電流程下,電池容量衰減到某一規定值之前,電池能經受的充電與放電循環次數。根據GB/T 31484-2015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循環壽命要求及試驗方法》,要求汽車動力電池經過500次充放電後,放電容量不低於初始容量的90%,或1000次充放電不低於80%。

當前主要應用於電動車領域的,是三元材料以及磷酸鐵鋰兩條技術路線。在2020年鋰電池正極材料出貨佔比中,分列第一(46%)和第二(25%)[5]。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元材料的核心優勢在於能量密度高。同體積、同質量下,續航時間較其它技術路線大幅領先。但其缺陷也非常明顯:安全性差,受到衝擊和處於高温環境時,起火點比較低。近期熱度較高的針刺和過充等安全測試中,大容量的動力三元電池很難過關。正是安全性能上的缺陷,一直限制着三元材料技術路線的大規模裝配與集成應用。

磷酸鐵鋰則恰好與三元材料相反,能量密度與續航均表現一般,但安全性卻十分優秀。其晶體結構為獨特的橄欖石型,空間骨架結構不易發生形變,使其在高温環境下仍能保持穩定。三元材料在約150℃~250℃的條件下即會開始分解並放出氧氣,導致電解質燃燒,相較之下磷酸鐵鋰的分解温度則在600℃左右,安全優勢非常明顯[6]。

基於上述優點,很多三元電池無法通過的安全測試,磷酸鐵鋰都能通過;另一方面,磷酸鐵鋰電池的使用壽命也有巨大優勢,其循環次數遠超其它技術路線,這正應對電動汽車消費者的兩個關鍵訴求:安全、耐用。

當前,三元電池的裝機量出現下滑,磷酸鐵鋰電池市場份額正在快速提高。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累計銷量達65.9GWh,其中,三元鋰電池共裝車38.9GWh,佔比61.1%,累計下降4.1%;磷酸鐵鋰電池裝車24.4GWh,佔比38.3%,累計增長20.6%,成為銷量同比唯一增長的動力電池類型[7]。

除了安全性優勢,磷酸鐵鋰銷量快速上升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便宜。長期以來,造成三元電池原材料成本(佔比近90%)居高不下的主因,就是因其對鈷的需求較大[6]。鈷是一種稀有的礦物,非常昂貴且開採極不穩定,價格波動劇烈,供應鏈也十分脆弱,極易影響下游產業。

在早年,由於政府補貼的存在,三元電池的高成本問題並不突出,但伴隨着近年補貼力度的持續下降,其成本壓力也愈發沉重,迫使電池製造少尋找替代材料。

磷酸鐵鋰的成本優勢就集中在其不含鈷,從下圖可以看到即使噸價處於高位時,也遠低於三元材料。

數據來源:國信證券[8]數據來源:國信證券[8]

同時,隨着充電樁數量的快速增加,也能彌補磷酸鐵鋰電池的續航問題。典型磷酸鐵鋰電動車續航約為300~400km,足以滿足市內交通需求,三元電池在這種應用場景下無法體現核心優勢。

在成本與基建的雙重驅動下,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磷酸鐵鋰技術路線也就不令人意外了。甚至是依靠三元電池起家的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正在快速增加磷酸鐵鋰電池的產能,併為國產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版本供應磷酸鐵鋰電池。

不過三元電池的發展沒有停滯。這一技術路線長期趨勢,是通過高鎳低鈷的配比,即所謂的高鎳三元材料進行降本。

根據鎳鈷錳三種元素的佔比,三元材料可以分為111、523、622和811四種主要類型。從市佔率看,目前的5系(即523)三元材料仍是主流。2020年在三元材料市場的市佔率超過50%;8系(即811)電池則憑藉高鎳化趨勢實現爆發,市佔率從2018年的6%,提升至2020年的24%,潛力巨大[9][10]。

高鎳三元電池一方面減少了昂貴的鈷金屬使用量,成本更可控,另一方面則是電池容量大幅提升,更契合消費者需求。近年國產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快速增加,高鎳電池功不可沒。

但相應的,鎳含量的上升意味着加工難度的快速上升,本就存在隱患的安全性更是進一步下降。在811電池大規模裝配的2020年,自燃事故頻出,導致這一技術路線飽受質疑。

僅廣汽Aion S,首款大規模使用811電池的車型,也是目前811新能源車齡最長的車型,在2020年5月到8月,就連續發生了三起自燃事故,而這只是811電池起火的冰山一角[11]。高鎳三元材料的安全性缺陷,是電池生產商必須解決的問題,否則很難説服乘用車消費者購買,更不可能用於對安全性要求更高的商用車輛。

除了鎳鈷錳(NCM)三元材料,目前還有一種採用鎳鈷鋁(NCA)合金作為正極的三元材料。與NCM相比,NCA的能量密度進一步提高,但安全性能仍沒有太多改善。目前,特斯拉是最主要的鎳鈷鋁電池使用者,在2020年4月份還申請了可提高電池壽命的新型生產技術專利。

不過雖受龍頭青睞,NCA技術路線在國內卻十分罕見,2020年在國內三元材料市場的出貨量佔比僅有4%,全球目前主要生產商僅有松下[12]。

負極材料

鋰電池負極材料由活性物質、粘結劑和添加劑製成糊狀膠合劑後,塗抹在銅箔兩側,經過乾燥、滾壓制得,作用是儲存和釋放能量,主要影響鋰電池的循環性能等指標。

負極材料按照所用活性物質,可分為碳材和非碳材兩大類:

碳系材料包括石墨材料(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以及中間相碳位球)與其它碳系(硬碳、軟碳和石墨烯)兩條路線;

非碳系材料可細分為鈦基材料、硅基材料、錫基材料、氮化物和金屬鋰等。

(信息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信息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與正極材料不同,鋰電池負極雖路線同樣眾多,最終產品卻很單一,人造石墨是絕對主流。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人造石墨出貨量約為30.7萬噸,在負極材料出貨總量中的佔比高達84%,較2019年水平進一步提升5.5個百分點[3]。

相較於其它材料,人造石墨循環性能好、 安全性佔優且工藝成熟、原材料易獲取,成本較低,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石墨負極最核心的問題,則是石墨負極材料能量密度的理論上限為372mAh/g,而行業頭部公司的產品已可實現365mAh/g的能量密度,逼近理論極限,未來的提升空間極為有限,急需尋找下一代替代品[13]。

新一代的負極材料中,硅基負極是熱門候選者。其具有極高的能量密度,理論容量比可達 4200mAh/g,遠超石墨類材料[14]。但作為負極材料,硅也有嚴重缺陷,鋰離子嵌入會導致嚴重的體積膨脹,破壞電池結構,造成電池容量快速下降。目前通行的解決方案之一是使用硅碳複合材料,硅顆粒作為活性物質,提供儲鋰容量,碳顆粒則用來緩衝充放電過程中負極的體積變化,並改善材料的導電性,同時避免硅顆粒在充放電循環中發生團聚。

基於此,硅碳負極材料被認為是前景最佳的技術路線,逐漸獲得產業鏈內企業的關注。特斯拉的Model 3已經使用了摻入10%硅基材料的人造石墨負極電池,其能量密度成功實現300wh/kg,大幅領先採用傳統技術路線的電池[14]。

不過與石墨負極相比,硅碳負極除了加工技術仍不成熟外,較高的成本也是障礙。當前的硅碳負極材料市場價格超過15萬元/噸,是高端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的兩倍。未來量產後,電池製造商也會面臨與正極材料相似的成本控制問題。

電解液

電解液在鋰電池中,主要作為離子遷移的載體,保證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傳輸。其對電池安全性、循環壽命、充放電倍率、高低温性能、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標都有一定影響。

電解液一般由高純度的有機溶劑、電解質鋰鹽和添加劑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製構成。按質量劃分,溶劑質量佔比 80%~90%,鋰鹽佔比10%~15%,添加劑佔比在5%左右;按成本劃分,鋰鹽佔比約40%~50%, 溶劑佔比約30%、添加劑佔比約10%~30%[15]。

相較於其它三種材料,鋰電池對電解液的要求最為複雜,需具備多種特性:

  • 離子電導性能好,離子遷移阻力要低;

  • 化學穩定性高,不可與電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發生有害副反應; 

  • 熔點低,沸點高,在較寬的温度範圍內保持液態; 

  • 安全性好,製備工藝不復雜,成本低,無毒無污染。 

目前,由於較好的性能與較低的成本,六氟磷酸鋰(LiPF6)是主流的鋰鹽溶質。其在各類非水溶劑中有較好的溶解度和較高的電導率,化學性質相對穩定,安全性好,且對環境污染也小。但缺陷同樣明顯:六氟磷酸鋰對水分比較敏感,熱穩定性也差,最低60℃就可能開始分解,電池性能將快速衰減,低温環境的循環效果則比較一般,適應温度範圍窄。

此外,六氟磷酸鋰對其純度、穩定性要求非常高,生產過程涉及低温、強腐蝕、無水無塵等苛刻工況條件,生產難度也比較大。 

新一代鋰鹽中,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被認為有望替代六氟磷酸鋰。相較於傳統鋰鹽,LiFSI的的熱穩定性更高,而且在電導率、循環壽命、低温性能等方面均有優勢[16]。

但受限於生產工藝與產能,LiFSI成本過高,遠超六氟磷酸鋰。為控制成本,LiFSI在實際商用中仍更多的作為電解液添加劑使用,而非鋰鹽溶質。

信息來源:長江證券[16]信息來源:長江證券[16]

隔膜

鋰電池隔膜是正負極之間的一層薄膜,在鋰電池進行電解反應時,可用來分隔正極和負極防止發生短路。隔膜浸潤在電解液中,表面有大量允許鋰離子通過的微孔,微孔的材料、數量和厚度會影響鋰離子穿過隔膜的速度,進而影響電池的放電倍率、循環壽命等指標。

聚烯烴是當前通用的鋰電池隔膜材料,可為鋰電池隔膜提供良好的機械性和化學穩定性,進一步細分則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複合材料三大類。

隔膜材料的選擇與正極材料有關,目前聚乙烯主要應用於三元鋰電池,聚丙烯則主要應用於磷酸鐵鋰電池。

除了材料,製備工藝對隔膜的性能也有着一定影響。

當前鋰電池隔膜的生產技術分為幹法和濕法兩大類。

幹法又稱為熔融拉伸法(MSCS),可進一步細分為單向拉伸和雙向拉伸兩種工藝。此技術路線的發展時間長,更加成熟,主要用於生產PP膜。此外,雙向拉伸工藝由於成品性能不佳,只用於中低端電池,已不再是主流製備工藝。

幹法工藝具有簡單、成本低、環境友好的特點,但產品性能較差,更適用於小功率、低容量電池。而在上文提到過,磷酸鐵鋰電池恰好存在能量密度偏低的缺陷,故採用幹法工藝的隔膜多用於這一技術路線。

濕法又稱為熱致相分離法(TIPS),與只對基膜進行拉伸的幹法工藝不同,濕法會對基膜表面進行塗覆,以提高材料的熱穩定性。相較於幹法制備產品,濕法工藝的隔膜在性能上有着比較明顯的優勢,其厚度更薄,拉伸強度更理想,孔隙率更高,有着更為均勻的孔徑和更高的橫向收縮率。此外,濕法隔膜的穿刺強度更高,更有利於延長電池壽命,且更加適應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發展方向,目前主要應用於三元電池。

不過與幹法相比,濕法工藝相對複雜、成本高、易對環境造成污染。

當前隔膜材料的主要市場趨勢十分確定。由於更加符合動力電池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可以延長電池循環壽命,且能增加電池大倍率放電能力,濕法工藝正在對幹法形成快速替代。數據顯示,2017年濕法鋰電池隔膜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幹法隔膜,而僅一年後的2018年,市佔率就進一步上升至了65%。

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17]數據來源:頭豹研究院[17]

三大封裝技術

除了原材料,鋰電池的封裝技術對電池最終性能同樣有重大影響。即使材料配方一致,不同的加工工藝所生產的成品,在安全性、能量密度以及循環壽命等方面也不相同。

當前,封裝技術可分為三類:

  • 方形電池,即方形的單體電池。該類型電池的電芯間隙較小,內部材料更加緊密,電池在高硬度的限制下不容易膨脹,安全性比較高。同時殼體採用了密度更小、重量更輕且強度更高的鋁鎂合金,進一步強化對內保護,相應的生產工藝卻不復雜。但方形電池一致性較差,且由於可以根據需求做定製化生產,市場上型號繁多,工藝不統一。

一致性是指電池組中,單體電池的初期性能指標相近,如容量、温度特性、循環性等。若單體電池性能差異太大,在成組後會嚴重影響電池組的使用壽命。

  • 圓形電池雖與方形電池同屬硬殼封裝路線,但尺寸更小,電芯一致性好,單體電芯的能量密度比較高,成組更加靈活,生產工藝成熟且成本低。缺陷在於整體性能一般,電池包中的電芯數量比較多,重量大,圓柱此種形態對空間的利用率也不好,導致能量密度較低。

  • 軟包電池的性能是三種路線中最好的,其尺寸靈活,能量密度高,重量輕。但機械強度不高,生產工藝也更加複雜,生產成本高,性價比一般。

從市佔率看,目前方形電池憑藉更高的性價比,大幅領先其他技術路線。2019年,國內方形電池裝機量為52.73GWh,同比增長 24.8%,佔總裝機量 84.5%,是年度唯一保持同比正增長的技術路線。

數據來源:國元證券[18]數據來源:國元證券[18]

除了三種成熟的封裝技術外,鋰電池目前還有新的CTP技術,並衍生出了「刀片電池」與「CTP電池」兩種新產品,均為方形電池的升級形態。

CTP(Cell To Pack)技術,是指電芯直接成組,跳過了電池模組這一中間環節。這種技術一方面提升了電池包內的空間利用率,增加帶電量;另一方面又減輕了重量,整個電池組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

當前以比亞迪為代表的的刀片電池,選擇的是徹底取消模組的方案;寧德時代的CTP電池,則是走將小模組整合為大模組的路線。

此兩種路線各有優劣,但均處於商業化早期,製造工藝與規模生產仍需提高,短時間內無法大規模替代傳統技術。

圖片來源:中信證券[19]圖片來源:中信證券[19]

總結

正如開篇所講,鋰電池的產業鏈長且複雜,牽扯行業眾多,無法用短短數千字描述清楚。本文選擇覆蓋最核心的四種材料與三種加工工藝,並沒有涉及電池整包的相關工藝與材料。

總體上看,鋰電池的未來發展方向清晰:要麼提高能量密度,要麼對現有產品進行成本優化。無論是正極材料的磷酸鐵鋰與三元材料之爭,或是隔膜工藝與電解液溶質的選擇,均承襲於此。

這無疑是動力電池的好時代:下有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需求快速增長,上逢電動車成為國家重點項目,獲得政策大力扶持。在政策與市場需求雙向驅動之下,鋰電池產業鏈內的企業創新意願也很強烈,持續對現有生產工藝進行優化,新的技術突破亦時有發生。

新的工藝與新的材料帶來性能更好的產品,更成熟的生產技術帶來更加規模化的生產,進而降低產品價格,這是新技術商業化的基本路徑。能率先突破的企業,自然就能先人一步佔據市場,在新能源的時代佔據一席之地。寧德時代用三元電池鑄造的萬億神話,其它企業同樣有機會複製。

對於消費者而言,事情就簡單多了。能開上性能更強,安全性更高且更便宜的電動車,比什麼都強。

References:

[1]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2020.11.0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11/02/content_5556716.htm

[2]石瑜捷: MRI: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20%,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21-2035年)》點評.我的鋼鐵網.2020.11.03

https://news.mysteel.com/20/1103/17/C423C2EBB42E6EB0.html

[3] 黃秀瑜:璞泰來(603659)深度報告: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龍頭,新能源汽車機遇促增長.東莞證券

[4] 正略鈞策:《材料化工行業2020年度藍皮書》

[5] 李佩娟:深度解讀!2021年中國鋰電池行業產業鏈全景解析 價格持續下降利於新能源汽車發展.前瞻經濟學人.2020.03.04

https://mp.weixin.qq.com/s/sS35WOwZT-FRhKB9tVq15A

[6] 陳曉:新能源與汽車行業新能源鋰電池系列報告之四:鋰電正極高鎳三元與磷酸鐵鋰兩翼齊飛.華安證券

[7] 姚美嬌: 磷酸鐵鋰電池衝鋒,三元鋰能否保住「王位.中國能源報.2021.5.1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637029

[8] 王蔚祺:鋰電行業深度系列三:正極材料,高鎳與漲價齊驅,邁向增長新階段.國信證券

[9] 鑫欏資訊:811電池「偷偷發育」?正極材料出貨量佔比超三成.搜狐.2021.04.19

https://www.sohu.com/a/461663707_607810

[10] 產業信息網:2018-2019年上半年中國三元正極材料行業發展概況及市場競爭格局分析.2019.08.22

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1908/774442.html

[11] 新汽車志:今夏自燃之王,6萬Aion S車主終成811電池小白鼠?.網易.2020.09.1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M5DMUDG05476P8K.html

[12] 龔斯聞,林煜:正極材料深度報告:三元路線主導,高鎳化大勢所趨.財通證券

[13] 李樂怡,陳夏琳:新能源汽車系列行業概覽:2019年中國鋰電池隔膜行業概覽.頭豹研究院

[14] 趙曉闖:鋰電行業深度報告:行業迎增長拐點,關注產業鏈龍頭.世紀證券

[15] 王蔚祺:鋰電行業深度系列四:電解液,電解液漲勢延續,龍頭盈利雙驅動.國信證券

[16] 馬軍,鄔博華: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LiFSI:電解液產業鏈的下一個制高點.長江證券

[17] 王凌之,陳夏琳:新系列行業概覽:2019年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概覽.頭豹研究院

[18] 汪偉傑:新能源汽車行業系列二:動力電池,未來幾何.國元證券

[19] 宋韶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投資策略:全球電動化浪潮,優質供應鏈受益.中信證券

編輯/irisz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