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MPS事件新动向:光大证券海外起诉其原股东方

MPS事件新動向:光大證券海外起訴其原股東方

經濟觀察網 ·  2021/06/19 09:52

20210619100458256d246841a67sknuf

一起失利的海外併購明星項目,帶來的不僅是鉅額計提減值、持續人事動盪,還有外界對光大證券(601788.SH)專業能力與風控水平的雙重質疑。

2016年,光大證券旗下公司聯合暴風集團等以52億元收購了全球知名體育媒體服務公司 MPS(MP&SilvaHoldingS.A)65%股權,兩年後MPS即爆雷,走向破產清算。暴風集團陷入泥潭,光大證券進行鉅額計提並遭訴訟。

近日,MPS事件又有了新動向。

2021年6月11日,光大證券發佈公告,收購的主體將在英國向MPS公司原賣方股東提起訴訟,指其欺詐性虛假陳述以及税務承諾違約。“一般來講,跨境併購交易中買賣雙方均需做出陳述與保證,其中賣方的陳述與保證是對標的現狀的描述及保證:這既是估值的基礎,也是日後買方因賣方隱瞞事實、虛假陳述而向其索賠的基礎。”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孟博律師表示,“就個案而言,其結果受收購協議中具體約定的影響較大。”

禍起海外併購

6月11日,光大證券公告稱,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即“浸鑫基金”)的境外項目交易主體JinxinInc.(開曼浸鑫)在英格蘭和威爾士高等法院向MPS公司原賣方股東RiccardoSliva和AndreaRadrizzani等個人和機構提出欺詐性虛假陳述以及税務承諾違約的訴訟主張,涉及金額約6.61億美元。

資料顯示,MPS公司成立於2004年,在十餘年間迅速成長為擁有世界盃、法網等頂級體育賽事轉播權的版權巨擘。光大浸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即“光大浸輝”)為光大資本下屬子公司,後者則是光大證券旗下主要從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務的全資子公司。

2016年4月,光大浸輝聯合暴風集團等通過設立浸鑫基金,作價52億元收購了MPS公司65%的股權,優先級、中間級和劣後級合夥人分別出資32億、10億和10億元。其中優先級資金由招商銀行和華瑞銀行分別出資28億和4億元;光大資本與暴風集團作為浸鑫基金劣後級合夥人,則分別出資6000萬元和2億元。

光大浸輝和暴風集團能以2.6億元撬動52億元資金完成收購,是因前者曾向優先級合夥人等出具《差額補足函》,主要內容為在優先級合夥人不能實現退出時,光大資本需承擔相應的差額補足義務。所謂的差額補足義務,是指債務人或融資人無法在約定期限足額向債權人或投資人全額返還本金或收益時,由差額補足義務人履行相關差額部分資金的支付義務。

自2017年起,MPS公司陸續丟掉包括意甲、法甲等諸多頂級體育賽事的轉播權,並於次年10月被英國法院宣佈破產。MPS公司驟然生變,引發了優先級合夥人對光大浸輝的追償。

2019年6月,招商銀行作為浸鑫基金優先級合夥人的利益相關方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光大資本履行相關差額補足義務,涉及金額約34.89億元。同時,浸鑫基金另一優先級合夥人的相關利益方華瑞銀行也以《差額補足函》為依據提起訴訟,要求光大資本支付投資本金4億元及其他費用。

光大證券曾表示,關於《差額補足函》的有效性存在爭議,光大資本的實際法律義務尚待判斷,但上述兩案一審判決都確定了函件的有效性。不過,光大公告表示,公司正在上訴,相關訴訟仍在履行司法程序中。2020年,深圳恆祥投資、嘉興招源湧津等浸鑫基金合夥人,以光大浸輝為被申請人,向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申請仲裁併獲得支持。

影響持續至今

一位市場併購人士表示,MPS事件可能的情況是投資基金本想先與上市公司合作收購海外標的,在後者通過資本市場獲益後退出。這個過程中,上市公司向投資基金承諾差額補足義務。

事實上,暴風集團及其CEO馮鑫確實曾向光大浸輝方面簽署過回購協議。光大證券此前公告稱,暴風集團及其實控人馮鑫曾與光大浸輝簽訂回購協議,馮鑫也向光大資本和光大浸輝出具承諾函,明確了暴風與馮鑫的回購義務。但由於暴風集團自身難保並於去年末退市,回購義務也只是紙上談兵。

2019年3月,光大浸輝作為浸鑫基金的執行事務合夥人,與浸鑫基金一同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暴風集團及馮鑫履行相關協議項下的股權回購義務,並要求後者賠償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對於收購MPS公司65%股權以及其他相關成本的損失,合計7.5億元。但2020年12月,法院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相關案件受理費及財產保全費等由光大浸輝承擔。目前,光大浸輝已提起上訴,相關訴訟仍在進一步的司法程序中。

MPS事件爆發後,光大證券經歷了一輪人事動盪。2019年4月,光大證券原董事長薛峯辭職。同年8月,光大證券原首席風險官王勇辭職。至10月,光大證券原執行總裁周健男和原合規總監陳嵐先後辭職。而在此之前,光大資本原總裁代衞國和投資總監暨MPS項目負責人項通等。

財報顯示,光大證券2020年度就MPS事件計提負債15.5億元;2018、2019年度,光大證券分別就MPS事件計提負債14億元和16.11億元。截至目前,光大證券已經為MPS計提負債合計45.51億元。

光大證券董事長閆峻曾表示,公司2019年上半年取得穩定的業績增長,即説明公司受MPS事件影響有限,並正在走出該事件的陰影;且MPS事件本身是獨立的,幾乎不存在關聯性風險和次生風險,相對於公司500多億元的淨資產,完全在公司可承受範圍內,對公司持續經營、償債能力和履約能力都不構成根本影響。

2020年年報顯示,光大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58.66億元,同比增長58%;淨利潤23.34億元,同比增長31%。

如今,光大證券方面選擇在海外提起欺詐性虛假陳述以及税務承諾違約的訴訟,孟博律師表示,就此案而言,光大證券勝訴或者敗訴還是會在較大程度上受到收購協議中具體約定的影響。

至於為何在此時起訴MPS原股東方、以及公司否已掌握相當證據支撐訴求等問題,記者致電、致函光大證券,對方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