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终于有平台型企业愿意晒出账单了

終於有平臺型企業願意曬出賬單了

深燃 ·  2021/05/29 15:59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周繼鳳

編輯 | 黎明

你知道每天用APP打車、點外賣,每單平臺型企業會抽成多少?

最近,多個平臺型企業因抽成比例高、分配機制不透明,深陷輿論漩渦。這事兒還一度上了熱搜。

5月7日,滴滴網約車公司CEO、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主任孫樞,率先對此事作出公開回應稱:「虛心接受公眾批評,持續推進公開透明」。5月26日,滴滴再發迴應,決定要把每筆賬單都曬出來,讓司機的賬單更加透明化。

圖片

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滴滴披露自己的網約車淨利潤佔比只有3.1%。而網約車司機又吐槽平臺抽成高、自己賺錢難。

滴滴和司機都説自己不掙錢,那麼做滴滴司機究竟劃不划算呢?網約車平臺,究竟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現在開網約車還賺錢嗎?

「每天跑的時間長就賺錢,跑的時間短就不賺錢。」

談到開網約車司機能賺多少,潘峯給出了這樣的回覆。他在北京幹了快兩年網約車司機,接單、收車,每天周而復始。

一般來説,網約車司機的收入結構簡單且到賬方式及時,在每一單行程完成後,乘客支付金額,網約車平臺抽取一部分,剩下的便是司機的分成收入。

對於網約車司機來説,跑的時間越長,就意味着能接的單子越多,賺得錢也就越多。而如果遇到比較好的單子,一單收入就能抵上好幾單的收入。

圖片來源 / Pexels

不過,平臺講求的是多勞多得。廊坊的司機老趙沒什麼文化,但是通過開網約車也能養家餬口。 「是有點兒累,一天勤快點,也能賺萬八千,這個薪資在我們當地也算是不錯了。」

潘峯給深燃算了這麼一筆賬,如果一天跑十個小時,差不多一天的流水是700元到800元左右,刨除200元的油錢,以及不到100元的吃飯錢,一個月差不多能賺一萬多塊錢。

但是,讓潘峯比較疑惑的是,他不知道他跑的每一單,平臺具體會抽走多少錢。比如乘客付了30元,但是司機拿到手的可能是20元,也可能是25元。「具體抽成多少,説實話,別看我跑了兩年,我也不知道。」

因為賬單不透明,不少司機對於抽成的感知不一,老趙就表示:「感覺抽成有時候是25%,有時候又是30%以上。」

滴滴的「透明賬單」有用嗎?

事實上,因為抽成比例不夠公開透明,司機們怨聲載道,不少司機一直認為,自己掙錢越來越難,平臺拿去了大頭。而消費者則覺得打車越來越難,平臺在「薅」消費者的羊毛。

近期,平臺型企業,如外賣、網約車行業的抽成,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對於這一波質疑,滴滴最先給出了迴應。5月7日晚,滴滴在微博上回應了網約車「抽成」的疑問。

按照滴滴的説法,「滴滴網約車司機收入佔乘客應付總額的79.1%。剩下的20.9%中,10.9%為乘客補貼優惠,6.9%為企業經營成本,及納税和支付手續費等,3.1%為網約車業務淨利潤。」

除此之外,從滴滴官方給到的信息看,司機收入分為司機分成(每筆訂單的基礎收入和其他收入)和司機補貼(平臺發放衝單獎、早晚高峯獎、節日補貼等)。其中,其他收入包括乘客支付的動態調價、調度費、感謝費、取消費、春節服務費等,這部分全額給司機,另外還有平臺支付的空駛補償等。

滴滴稱,基於司機分成、司機補貼、乘客應付金額、乘客補貼4個變量的4種不同的「抽成比」計算方式,按前述4種不同的計算口徑,司機的收入比應該是在74.4%到88.8%之間。

在迴應中,滴滴也承認了存在有少量抽成高於30%訂單的情況,「其中,抽成高於30%的訂單佔總訂單的2.7%,已在陸續排查。目前這個數字已經從2.7%下降到了0.03%,我們還會全力讓這個數字繼續下降直至完全杜絕。會主動把超出部分全額退還給師傅們。」

也就是説,滴滴作為網約車平臺,並沒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暴利,抽成過高的單子其實是極少數。

圖片

之後,滴滴收集了三千多條意見反饋,其中絕大部分是來自司機師傅。

5月26日時滴滴又做了一次迴應,要將行程賬單透明化。滴滴網約車CEO、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主任孫樞表示,今年7月份,滴滴將在賬單上給師傅們彙報每一單的收入和佔比,以及滴滴到底拿到多少。

在此之前,整個行業裏都沒有哪家平臺願意公開賬單,網約車的定價長期處於不透明的狀態。網約車平臺作為營利性機構,收取服務費無可厚非。但抽成比例到底該是多少?抽成應該如何計算?這些信息,消費者、司機都不清楚。

這次,滴滴推動的透明賬單,算是開誠佈公,試圖推動行業的價格管理公開化。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在公開回應之前,滴滴已經成立了網約車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由滴滴網約車CEO孫樞擔任委員會主任。這個委員會主要就是為了推動滴滴司機勞動者權益保障、司機收入穩定透明、平臺規則公平合理等方面。

事實上,網約車平臺,其任務就是撮合促成用户與司機交易,也就是説,網約車平臺服務對象不止是乘客,還有廣大的網約車司機。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網約車司機的呼聲需要更多的關注,更多的重視。

司機生態委員會成立以來,滴滴在三週的時間裏,迅速回應了兩次。第一次的迴應外界不滿意,在數天後,滴滴又收集信息整理彙報,最終推出了賬單透明化的策略。

從這些應對輿論的動作不難看出來,滴滴沒有逃避社會以及媒體的質疑,相反它在積極地溝通和迴應,並且努力地改進,試圖做到公開透明。在一眾平臺型企業中,滴滴算是開了一個好頭。

網約車究竟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在很多人眼中,網約車平臺抽取了高昂的費用,好像是一門暴利生意。然而,滴滴披露的數據顯示,其網約車業務淨利率僅為3.1%。滴滴為什麼賺的那麼少?錢都去哪兒了?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從網約車模式本身説起。

對於打車而言,消費者的核心需求有兩點,第一是快,第二則是便宜,二者很難兼得。由於消費者不同的需求,衍生出不同品類的產品。

滴滴的出行業務中,有快車、專車等業務,而快車顯然是核心業務。「要做到快,平臺就需要給司機激勵費用,也就是提供補貼。」業內人士孫琪指出。

2020年6月滴滴CEO程維稱,有1166萬網約車司機在滴滴平臺上靈活就業。

從平臺運營分析看來,為了激勵這1166萬龐大規模的司機羣體,網約車平臺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

對於網約車而言,利潤=收入-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其中變動成本主要是用户和司機補貼。而滴滴的規模越大、收入增加,其變動成本也跟着增加。

圖片

來源 / Pexels

「我們之前都覺得互聯網企業好,因為互聯網模式有規模效應,也就是説,當一家公司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後,收入就會隨之增加,而成本不變,所以收入到了某一時刻,超過了支出,就存在盈利的可能。」孫琪指出:「但是到了網約車這裏,邏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隨着網約車平臺規模的擴大,平臺上的司機也會變得越來越多,網約車平臺需要支付的激勵費用、補貼費用也隨之水漲船高,平臺即便盈利,賺得也不多。」

也就是説,儘管滴滴作為頭部的網約車平臺,日均流水上億元,平臺上有幾千萬的司機註冊,但是,做網約車平臺依舊不是一門暴利生意,相反它是一門苦活累活。

正循環是運營平臺的關鍵,滴滴在信中表示:「為了平衡供需,平臺努力讓乘客更快打到車、車費更便宜並享受更好的服務,讓司機在提供更好服務的同時收入穩定提升,同時,平臺也將進一步提升服務加強管理,保障司乘安全,讓乘客體驗更好,給司機更多保障,努力實現司機、乘客、平臺三方正循環。」

此前賬單不透明規則不明確,司機們根本不知道平臺到底抽成多少,自己的補貼有多少,所以難免會有意見,認為平臺在壓榨司機從而攫取高額利益。不止司機,由於溝通不夠及時,信息不夠公開透明,市面上存在着諸多對於網約車平臺的誤解。

如今賬單透明化制度的推出,司機們很容易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收入構成,平臺與司機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也有希望進一步緩解。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應被採訪者要求,文中潘峯、老王、孫琪為化名。

編輯/some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