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又有重磅产品获批!9巨头"拔头筹",科技股要嗨了?

又有重磅產品獲批!9巨頭"拔頭籌",科技股要嗨了?

證券時報網 ·  2021/05/18 09:32

眾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全市場都看好的中長期投資機遇。基金公司也在拼命「搶地盤」,積極佈局相應的科技類ETF,尤其愛掘金港股市場。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發現,繼首批恆生科技ETF獲批之後,又有三大掘金港股科技類指數產品獲批:其中鵬華、景順長城、華泰柏瑞、國泰、海富通獲批的是旗下中證港股通科技ETF;而平安、銀華旗下的恆生港股通中國科技ETF獲批;招商和南方旗下中證香港科技ETF(QDII)獲批。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港股不少科技類上市公司,如「BAT」三巨頭——騰訊、阿里巴巴、百度,還有美團、快手等投資價值被看好。同時,港股一些資產的風險收益比還是很不錯的,逐漸「跌出了價值」,一些優勢品種也值得關注。

又來三款佈局香港科技股ETF

首批恆生科技ETF尚在發行之中的產品,就又來三款佈局香港科技股的ETF的批文。這一波基金公司積極佈局港股科技股的熱情可見一斑。

基金君從業內瞭解並綜合證監會新基金審批進度表來看,目前主要是有三大類科技ETF產品。

第一類是中證港股通科技ETF,目前是鵬華、景順長城、華泰柏瑞、國泰、海富通旗下合計5只產品獲批;

第二類是恆生港股通中國科技ETF,目前有平安、銀華旗下產品獲批;

第三類則是中證香港科技ETF(QDII),目前招商和南方旗下產品獲批。

圖片

從上報情況看,這些產品基本是去年6月至9月間上報,而受理時間均為今年的3月16日。

據悉,這類科技ETF主要是跟着標的指數,一般完全被動式指數基金,採用完全複製法,即按照成份股在標的指數中的基準權重來構建指數化投資組合,並根據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其權重的變化進行相應調整。

可以説,因為近年港股市場由於制度優化改革以及直接受益於中概股迴歸,港股科技股市值市佔率不斷提升,科技股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在此背景下,各大基金公司都在積極佈局這些品種的投資機會。

據一位產品人士表示,目前各大基金公司佈局這些香港市場科技指數,一方面是因為市場關注度高,另一方面也是看準這類產品的未來投資價值。

「港股通中最核心且最具成長性的標的就是科技板塊,因此基金公司佈局港股科技指數的意願較高。且國外中概股迴歸港股市場也基本上是一些科技類公司,未來投資標的也會愈加豐富。」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據瞭解,目前同一時間報進去的指數產品,如果沒有特殊問題就會同一批出來,未來未來同一標的的指數產品都會一起批出來的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常見。」上述基金公司人士稱。

「中證港股通科技ETF及恆生港股通中國科技ETF有望在上交所上市,中證香港科技ETF或將在深交所上市。」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名字這麼接近,區別在何處?

儘管上述獲批的幾隻ETF所跟蹤的指數都是投資香港科技股的指數,但在指數編制上還是存在差異。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介紹,恆生科技是恆生公司編制的科技指數,現已推出該指數的股指期貨,恆生科技指數也是恆生指數公司三大旗艦指數之一(三大旗艦指數分別是恆生指數、恆生國際指數以及恆生科技指數)。因此,恆生科技指數無論是市場關注度還是宣傳力度都非常大,基金公司也都在積極佈局。

「另外就是中證指數公司編制的投資港股的科技指數,中證指數編制投資香港市場的科技指數分為兩個,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投資範圍是在港股通範圍內,而中證香港科技指數可以超越港股通範圍的,一些沒有QDII額度的基金公司就會傾向於佈局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上述基金公司人士稱。

基金君根據4只科技指數的編制方案整理了相關異同點。

圖片

目前,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的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藥明生物、騰訊控股、美團-W、小米集團-W、百濟神州-B、京東健康、舜宇光學科技、信達生物、中國生物製藥、中芯國際。

圖片

中證香港科技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則為:阿里巴巴-SW、小米集團-W、騰訊控股、藥明生物、快手-W、美團-W、京東健康、舜宇光學科技、京東集團-SW、信達生物。

圖片

恆生科技指數前十大權重股:阿⾥巴巴-SW、⼩米集團-W、美團-W、騰訊控股、快⼿-W、舜宇光學科技、京東健康、京東集團-SW、中芯國際、阿⾥健康。

圖片

恆生港股通中國科技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小米集團-W、舜宇光學科技、中芯國際、美團-W、騰訊控股、聯想集團、金蝶國際、中國鐵塔、丘鈦軟件、比亞迪電子。

圖片

騰訊控股、小米集團等一些港股科技類龍頭公司都出現在上述4大指科技數之中。

一位業內人士表述,根據Wind一級行業分類,恆生科技指數行業分佈以信息技術和可選消費為主,更偏向互聯網行業;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行業分佈以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可選消費為主,行業包含生物技術、醫藥、航天、環保等優質「新經濟」板塊。

從今年以來的行情走勢上看,恆生港股通中國科技指數表現較好,截止5月17日,指數微跌0.23%,而對比最近一年以來的市場表現,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以63.84%的表現暫居前列。

圖片

港股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雖然基金公司的積極性很高,但是其實港股科技股近期表現非常平淡。

如恆生科技近期走勢就是波動較大。

圖片

騰訊近一個月來也是走勢平淡。

圖片

基金重倉股美團-W也是類似走勢。

圖片

小米和阿里也是一樣。

圖片

圖片

對此,海富通基金基金經理陶意非認為,港股經歷了春節後一波幅度較深的回調,我們認為港股一些資產的風險收益比還是很不錯的,可以説是逐漸「跌出了價值」。特別有是有很多代表着中國新經濟方向的稀缺標的,無論從業績成長性還是現階段估值看,還是值得長期配置的。考慮到一些國際關係原因,美國的中概股未來不排除還會繼續承壓,而對於港股來説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因為如果海外市場繼續收緊,那麼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中概股選擇回到港股市場、甚至是國內。而港交所其實也一直在積極準備,一些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已經被加入主要指數,明年我們可能會在主流指數中看到更多的新經濟元素。

陶意非還表示,從港股公司披露的20年業績情況看,是基本符合預期的,特別是我們重點關注的那些公司,他們對2021年、甚至更長遠未來的展望都偏向積極樂觀。一些增幅比較快的行業,比如物業等,甚至喊出了「五年收入增長十倍」的目標。另外像新能源、科技、醫藥、教育等板塊依然是強者恆強的增長態勢。此外,相比於A股市場,港股、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的波動率其實是更大的,指數化的投資方式也是分散風險的一種方式。

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認為,全球重視科技研發的國家,其資本市場和科技水平是同步在成長,大國崛起的背後都是科技創新在持續不斷地推動,隨着中國國力的強盛以及企業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大幅增加,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選擇擁抱資本市場,同市場一起成長。過去十年,中國已經湧現了一大批全球科技龍頭企業,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由於歷史原因,這些科技龍頭企業在海外上市,但現在已發生了重要轉變,隨着香港市場中概股迴歸以及未來諸多獨角獸將陸續上市,港股市場的吸引力與日俱增,「新經濟」的佔比越來越高。

國泰基金也表示,港股是一個典型的資金驅動型市場。2021年開年到春節前,南下資金洶湧而入助推港股大幅上漲,尤以恆生科技指數升勢最為迅猛。但春節後隨着國內流動性緊縮、海外美債利率抬升、國內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監管密集出台,恆生科技指數回撤較大,港股賺錢效應大幅減弱,南下資金轉為觀望。經過近幾個月回調,預計港股會有底部回升的機會,但風格可能更加均衡,此前被壓制已久的舊經濟板塊或有補漲機會,而超跌的新經濟龍頭也會迎來部分抄底資金。我們建議關注低估值中字頭週期股的反彈、疫情受損本港股的修復。

中期來看,南下資金對港股的配置才剛剛開始,港股資金流入處在初步階段。根據過去幾年公募基金的新發數據,我們推測未來幾年至少也有萬億級別資金流入港股。這裏還不包括險資、年金等長線資金。

長期來看,我們對港股的新經濟變革感到樂觀。目前,騰訊、阿里、美團、小米、快手、百度、嗶哩等國內新經濟龍頭已經齊聚港股,港股儼然成為中國新經濟橋頭堡。

當然,今年港股也有兩個利空因素需要警惕:

一個是國家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監管。目前阿里的靴子已經落下,但騰訊、美團等還不明朗。監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可能短期壓制科技巨頭的情緒和估值。

二個是國內的信用緊縮大環境。今年我們貨幣政策的定調是「不急轉彎」,但終歸還是轉彎的。最近一些央企、城投的債務風險有所暴露,國內整體信用面環境是偏緊的,這也會通過南下資金傳導到港股。

編輯/富途資訊mi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