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首批恒生科技ETF来了:最短仅售一天!谁来管?怎么投?5问5答来了

首批恆生科技ETF來了:最短僅售一天!誰來管?怎麼投?5問5答來了

中國基金報 ·  2021/05/09 20:40

原標題:火速發行!首批恆生科技ETF來了:最短僅售一天!誰來管?怎麼投?5問5答來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重磅產品的發行速度往往不凡。

在上週四剛剛獲批的首批恆生科技ETF快速進入發行期。據基金君發現,下週就有華夏、易方達、大成、博時、華安旗下恆生科技ETF,以及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恆生科技ETF進入發行期,發行開始日期主要是5月11日和12日,華夏和易方達旗下恆生科技ETF甚至採取一日發行“閃電戰”。不少產品設置了募集規模上限,在20億至80億。

恆生科技ETF產品其實自去年上報起,就備受市場關注。核心原因是這類產品所跟蹤的恆生科技指數,有“中國版FAANG”之稱,都是“新經濟”核心資產——如阿里、騰訊、京東、小米等均為指數成分股。

業內人士表示,參考納斯達克100科技指數、上證科創板50指數以及其他市場綜合指數,可以發現科技指數普遍具有相對市場更優的走勢、較高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以及較高的估值,配置價值很高。這類產品給投資者提供了一攬子參與港股科技龍頭的便利工具。

迅速投入發行

5月6日拿到批文、5月8日發佈招募公告、5月11日或者12日進入發行,此次獲批的恆生科技ETF產品正顯示出“牛市速度”。

(數據來源:WIND)

基金君發現,目前有6只恆生科技ETF發佈了招募説明書等文件。其中,募集開始日最早的是大成恆生科技ETF基金,將於5月11日發行,募集上限為80億元。此外,華夏、易方達、博時、華安旗下恆生科技ETF,以及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恆生科技ETF均計劃5月12日開始發行,這次整體發行時間都不長,展示出基金公司對這類產品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恆生科技ETF和易方達恆生科技ETF採取“閃電戰”,僅在5月12日發行一天,且募集上限均為80億。這兩隻基金的託管行分別為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又將是一波發行大戰。

而從其他基金來看,華安恆生科技ETF和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恆生科技ETF設置的募集上限為20億元。

目前從各大公眾號和渠道來看,已經開啟了對這類產品的預熱宣傳。據業內人士預測,這幾隻ETF產品可能是下週新基金髮行的最重要看點。而基金君從渠道等瞭解到,嘉實旗下恆生科技ETF也將於近日進入發行。

從產品來看,這6只產品主要是跟着恆生科技指數,而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主要涵蓋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30家最大的港股科技企業,基本上是中資科技企業包括網絡、金融科技、電子商務、數碼等領域。從產品運作看,一般完全被動式指數基金,採用完全複製法,即按照成份股在標的指數中的基準權重來構建指數化投資組合,並根據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其權重的變化進行相應調整。

嘉實基金表示,恆生科技ETF的長期發展前景值得期待,第一批是恆生指數公司選擇的6家頭部公司。從產品角度而言,該指數可以比肩科創50以及創50,他們分別代表了滬市、深市、港股的精華。

嘉實基金看好恆生科技ETF發展前景,還有如下三個原因:首先,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研發投入大,具有規模經濟效應,不可替代性強。受新冠疫情影響,新經濟企業需求大爆發,引入大量數據流量,2020年獲取高營收。2020年上半年所有成分股合計營收同比增速高達19.80%,前15大成分股合計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7.71%。成分股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創造新業務模式、開拓新領域,積累的用户數據不斷增強其粘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中長期來看,該指數成分股具有堅實的護城河。

其次,恆生科技指數被稱為“東方納斯達克”,囊括科技,創新領域龍頭。該指數反映了中國香港上市、來自科技或者創新領域龍頭公司表現,是一鍵入手有競爭力的科技股票的不二選擇。此外,一些互聯網巨頭如阿里、騰訊、京東、小米等均為指數成分股。互聯網大時代背景下,移動互聯網與產業融合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長期業績表現可以期待。

最後,港股估值較A股處於相對低位,更具潛力。截至2021年5月7日,AH股溢價指數達到135,雖然較去年底有所回落, 但AH股溢價指數的合理值為120左右,這表明港股較A股仍處於估值的相對低位,更具投資價值。

大成基金也表示,該指數集合了ATMX等優質互聯網科技巨頭,投資人佈局指數即可將優質互聯網巨頭盡收囊中;“新經濟”佔比最高,囊括互聯網科技、消費等優質賽道,IT板塊的權重最高,投資人長期佈局可以盡享賽道紅利;以恆生科技指數為代表的新港股在交易量、市值方面正在趕超金融、地產為代表的舊港股,全球投資人將重新審視港股市場,這將有助於提升港股估值中樞。

大成基金還表示,恆生科技指數設置了快速納入機制,隨着中概股迴歸和新的“獨角獸”上市,未來將全面覆蓋中國內地最好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通過恆生科技ETF可以低成本一鍵買入中國內地科技巨頭,分享中國科技發展紅利。

基金經理人選曝光

此次恆生科技ETF產品的招募文件,也揭開了這次基金經理人選的情況,此次基本啟用了公司較為重要的指數基金經理。

從這6只恆生科技ETF基金經理人選來看,基本都是行業內較為知名的人士,如華泰柏瑞柳軍、華夏徐猛、易方達成曦等。不少人士從業年限較長,如大成基金冉凌浩、華泰柏瑞柳軍、華夏基金徐猛的基金經理年限均超過8年。

從管理基金規模來看,華夏徐猛目前管理基金規模達到786.22億元(wind數據),此外華泰柏瑞柳軍、易方達成曦等管理規模也超過570億。這些都是屬於基金公司指數投資幹將。

投資者可以進一步查看這些基金的招募説明書,看看基金經理的具體簡歷和實戰結果,一方面是看過往管理ETF產品的實際經驗,以及ETF跟蹤誤差等指標;另一方面,管理產品中曾有港股相關經驗的人士或更優。

恆生科技ETF的“5問5答”

基金君整理了恆生科技ETF“5問5答”,對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進行梳理。

第一、恆生科技ETF所跟蹤的恆生科技指數究竟是什麼指數?

答:跟蹤指數為恆生科技指數(簡稱:恆生科技,代碼:HSTECH),主要涵蓋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網絡、金融科技、雲端、電子商貿及數碼業務,反映香港上市的科技創新領域龍頭公司的表現。恆生科技指數前十大成份股均為國內核心科技互聯網龍頭標的,極具稀缺屬性。指數前十大成分股權重佔比達68%,成分股集中度高,龍頭特性明顯。

第二、能否介紹下恆生科技指數的編制方法?

第三、目前恆生科技指數的前十大重倉股?

答:恆生科技ETF跟蹤恆生科技指數,由於指數對新經濟代表性龍頭企業有極高的覆蓋度,特別是在資訊科技業、醫療保健業、非必需消費業、工業、金融業5個行業中優選30只最大的香港上市科技企業,以流通市值加權編制而成,因而恆生科技指數又有“港版納斯達克”之稱,一經發布即引發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

第四、請談談目前恆生科技ETF的認購情況?

第五:請問目前這些基金費用情況?

目前這些基金收取管理費、託管費等費用。從目前看,易方達恆生科技ETF和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恆生科技ETF的費用較低。

編輯:小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