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投资收益贡献一半利润,腾讯投资到底有什么“钞能力”?

投資收益貢獻一半利潤,騰訊投資到底有甚麼“鈔能力”?

全天候科技 ·  2021/03/25 14:13  · 解讀

來源:全天候科技

作者:蘆依 

編輯:羅麗娟

3月24日港股收盤,騰訊給出了一份營收、淨利均超預期的財報。但相較穩定的業績表現,騰訊的投資收益更具亮點,再一次證實了這一巨頭捕手的「鈔能力」。

2020年Q4季度,騰訊歸屬於毛利中的其他收益淨額(即投資收益)為人民幣329億元,2020年全年該項收益為571億元。這不僅為騰訊的毛利輸血,更為騰訊的市值撐腰。

財報顯示,2020年底,騰訊所投資的公司的公允價值達到了9819億元,接近萬億規模;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3346.88億元。一年增長近6500億元,同比增幅達193.4%。

自2008年設立騰訊投資部門,近年來,騰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TMT「捕手」之一。

在中國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公司中,例如美團、京東、拼多多等大公司背後都有騰訊投資的身影。新勢力造車中的蔚來也不例外。

過去一年,美團、蔚來股價的走高,B站在港交所的風光上市,無疑都在助漲騰訊的投資收益。

對於騰訊來説,投資業務收益佔比再擴大,這意味着什麼?又將給騰訊帶去怎樣的想象力?

投資收益已構成毛利的「半壁江山」

騰訊曾被貼上「投行化」標籤,而現在,投資的果實正充分反映在財報中。

過去一年,騰訊各季度的投資收益正在穩步提升,在毛利中的佔比也逐漸走高。

在財報中,騰訊的投資收益主要體現為毛利中的「其他收益淨額」,該類目主要包括處置若干投資公司所得收益淨額、以及投資公司的公允價值淨收益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項目。

最新財報顯示,2020年Q4,騰訊其他收益淨額為人民幣329億元,其中包括因社交媒體、電子商務及網絡遊戲等垂直領域的投資公司估值增加而產生的公允價值收益淨額,以及視同處置若干投資公司的收益淨額,部分被若干投資公司的減值撥備所抵銷。

至今,騰訊2020年從Q1到Q4的其他收益淨額分別為:40.37億元、86.07億元、115.51億元和329億元。Q4較Q1的其他收益淨額增長了715%。

(數據整理、製圖:蘆依)

更重要的是,其他收益淨額在毛利中的佔比也在逐漸提升。

據全天候科技統計,去年四個季度,其他收益淨額佔當季毛利的比重分別為:7.7%、16%、20.4%、55.88%。佔比逐步提升,在Q4季度貢獻度甚至超過了50%。這意味着,在本季度,騰訊一半的毛利都要歸功於投資收益。

(數據整理、製圖:蘆依)

雖然其他收益淨額並不歸屬於總營收,但通過與後者對比,也能側面反映出投資業務的賺錢能力。

若將其他收益淨額與總營收對比,則Q1到Q4的比例分別為:3.74%、7.49%、9.21%、24.61%。相當於在Q4,投資收益已將近是總營收的四分之一。

(數據整理、製圖:蘆依)

過去一年,騰訊股價從300多港元漲至目前的600多港元,漲幅在100%左右。其營收和利潤增速遠低於這一漲幅。而投資收益的增速則一騎絕塵,遠遠超過了營收和利潤的增幅,成為騰訊市值的重要支撐。

據新財富報道,當前騰訊的總資產中,將近有一半為投資性資產。「從近年的漲幅也可以看到,基本上,騰訊、阿里投資入股的上市公司總市值每增長1倍,騰訊、阿里市值可以因此而增長0.5倍。」

上述報道也指出,截至2020年11月,全球586家獨角獸公司中,有52家背後站着「投資者騰訊」的身影,佔近1/10,僅次於紅杉資本。

3月9日,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騰訊在遊戲、社交媒體、娛樂和電動汽車等領域在國內外的投資,已經獲得可觀的回報。有內部人士透露,騰訊已經開始出售一些持股頭寸以鎖定收益。

而另一個巨頭捕手阿里巴巴,Bernstein指出,截至今年3月2日,不包括螞蟻集團在內,阿里巴巴的其餘投資組合價值約為260億美元。

投資從to C到to B,尋找下一個增量

自2018年騰訊發動「930」變革,正式跨入產業互聯網,騰訊的營收結構就穩定為四部分:網絡遊戲、社交網絡、金融科技及企服,以及網絡廣告(包括社交廣告和媒體廣告)。

在騰訊的各項主營業務中,復甦後的遊戲業務依然穩守現金奶牛的位置;金融科技及企服當前已成第二大營收支柱;社交廣告在朋友圈廣告的帶動下增長較快;微信生態中的小程序、視頻號等也正在加速微信的商業化。

騰訊的基本面稱得上是穩紮穩打,但每一個巨頭的隱憂都在於,下一個增長點還能在哪兒?

此前騰訊「刮骨療傷」,組建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下稱CSIG),馬化騰曾為此站臺稱「互聯網的下半場屬於產業互聯網。」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CSIG確實拿出了不少成績:企業微信目前服務超過550萬企業客户,並與超過4億微信用户連接;騰訊會議成為中國最大獨立雲會議應用,騰訊雲則與100多個頭部SaaS廠商合作,聯合推出了54個場景解決方案。

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2020年的收入同比增長26%至1281億元。這其中,更多的拉動作用還是來自於金融科技,而非企業服務。

騰訊在財報中解釋,該板塊的增長的主要動因是在擴大的用户基礎和業務規模推動下,商業支付、理財服務及雲服務的收入增長。

雖然金融科技的增長態勢尚好,但金融監管的壓力仍如懸在頭上的利劍。

海豚投研指出,雖然騰訊目前金融科技業務主要以支付交易收入為主,但信貸、保險等業務很可能會因為政策原因被要求降低規模,提高保證金比率至傳統金融機構水平,短期內在財務上可能無法立即體現,但這一塊業務的長期盈利能力下降是在所難免的。

那麼在企業雲服務領域呢?

在2019年年報中,騰訊曾公佈雲服務收入超過人民幣170億元。但此後,騰訊的季度財報中都未再公開雲服務及企服的收入情況。可見其雲服務目前仍主要在投入階段。

在to B領域,騰訊自有業務的商業化仍需時日;但在to B領域的投資,或能給騰訊提供更快的助力。

自930之後,騰訊不僅在自有業務上駛向產業互聯網,投資策略亦是如此。

騰訊投資董事總經理姚磊文曾在採訪中指出投資to B的必要性。

「產業互聯網鏈條更長,客户需求也是非常多元化,生態構建會更復雜,需要多方合作,多種能力一起來構建整個的生態。」

公開數據顯示,在to B領域騰訊已經投資了超過50家公司,代表案例包括明略科技、數美科技、BOSS直聘、太美醫療、燧原科技、金山辦公和博思軟件等。

通過在產業互聯網上的投資,騰訊可獲得更多第三方產品、服務、解決方案的合力,已增強在B端話事權。

除此之外,在上市的窗口期,被投企業的上市以及股價的走高,都將為騰訊股價的上漲,市值高企推波助瀾。

編輯/lydi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