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碳中和的“龙脉”:储能

碳中和的“龍脈”:儲能

錦緞 ·  2021/03/08 10:13

來源:錦緞

作者:知勇

01.png

牛牛敲黑板:「碳中和」既是近期全面熱議話題之一。其中,儲能是碳中和的「龍脈」,是供養兩大萬億賽道的主枝幹——左擎「熱、電、氫」等清潔能源,右牽動力電池與新能源車。

「碳中和」既是近期全面熱議話題之一,也是市場的C位主題之一。

受此主題影響,多年無人問津的鋼鐵板塊年初至今漲幅高居第一;回到我們一直跟蹤的新能源領域,2020年新能源汽車被爆炒讓大家把估值透支到2025年,而這次碳中和的量化目標直接給到2030年和2060年,研究員們已經開始推出40年的DCF(現金流折現模型)了。

主題投資外,我們試圖從商業經營的角度去研究此前市場關注度並不高的儲能賽道。實際上,它正是碳中和的「龍脈」,是供養兩大萬億賽道的主枝幹——左擎「熱、電、氫」等清潔能源,右牽動力電池與新能源車。

春江水暖鴨先知,行業老大哥已經帶頭衝進儲能賽道——我們看到,$寧德時代(300750.SZ)$一邊是瘋狂擴大動力電池產能,另一邊卻是頻繁加碼儲能領域。

大哥入局

談到寧德時代,大家首先會想到動力電池,也可能只會想到動力電池,畢竟動力電池出貨量世界第一的榮譽太耀眼了,但實際上寧德時代並不是止步於動力電池。今年2月6日,寧德時代發佈公告,將與$永福股份(300712.SZ)$共同成立合資公司,聚焦綜合智慧能源。

在此新舊年交接之時,寧德時代的這波操作着實讓不少投資者丈二的和尚摸不着腦袋,要知道永福股份是一家從事電力工程設計服務的上市公司,乍一看跟動力電池八竿子打不着。

好在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在簽約儀式上透露了關鍵信息:本次合作是基於寧德時代在儲能電池方面的優勢與永福股份對電力行業的深刻理解和領先的技術集成能力,旨在綜合智慧能源產業開闢出新的道路。同時,永福股份董事長林一文也表示:永福股份將與寧德時代攜手,順應潮流,把握大勢,共同研發「可再生能源+儲能」核心技術。

原來寧德時代與永福股份牽手合作,是志在儲能。

從永福股份的年報可以看出其近年來不斷加大儲能技術的創新研發投入,目前已具備100MW以上的大型儲能電站的規劃設計和開發能力、同時積累了大量的儲能應用項目開發儲備,累計容量超過700MWh,可以説永福股份在儲能上具備不俗的實力。

圖片

圖1:寧德時代與永福科技簽約儀式現場,資料來源:公司官網

還有在今年兩會期間,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也提交了關於電化學儲能助力新基建的提案,作為動力電池的絕對龍頭,寧德時代不好好守城,怎麼把精力放到儲能領域上面了?

本文試圖從寧德時代的過去和現在來解答上述問題,不過因為儲能並非像動力電池為人所知,所以我們先簡單聊聊儲能。

何謂儲能?

所謂儲能,主要指的是電能的存儲,分為熱儲能、電儲能和氫儲能等。其中抽水蓄能是最早儲能技術,已有100多年曆史,發展至今,已成為技術最成熟、裝機量最大的儲能技術,截止2019年,抽水儲能的裝機容量佔比高達93.4%。

圖片

圖2:儲能的分類,資料來源:派能科技招股説明書

但抽水蓄能自身有個最大的侷限,就是得建在具備豐富水源和高低落差的地區,而能滿足條件的地區是有限的,可以説建一處少一處,所以肉眼可見,抽水蓄能的空間是有限的。現在全球抽水蓄能的裝機增速已經逐年下降了,增速從巔峯時期的13.44%降至2019年的-0.35%。

相反,現在地位並不高的電化學儲能,得益於安裝靈活、建設週期短,應用範圍更廣的優勢,卻是業內公認的最具發展前景儲能技術,全球裝機量佔比從2017的1.7%上升到2020 3Q的5.9%,也就是説電化學儲能的理論提升空間有20倍。

從技術路徑上來看,電化學儲能的實現基本要靠鋰電池——是不是很熟悉,這又繞回到了寧德時代的老本行。而在電化學儲能技術中,當屬鋰電池儲能最優秀,從2013年以來,鋰電池的裝機量一直佔電化學裝機量的最大比例,並且一直在增加。

截止2019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累計裝機佔電化學儲能87.3%,毫不誇張的説,未來電化學儲能領域就是鋰電池的天下。

圖片

圖3:全球儲能裝機當前仍以抽水蓄能為主,資料來源:CNESA

圖片

圖4:鋰電池在電化學儲能中佔主導地位,資料來源:CNESA,川財證券

早有陽謀

【1】緣起

前文提到寧德時代的儲能佈局,其實並不是一時興起。翻看寧德時代的歷史,早在2011年3月寧德時代中標了張家口風光儲示範項目。

寧德時代的副董事長黃世霖也曾表示,「早在寧德時代成立之初,就確定了兩個主要的業務方向,一是做動力電池,另外一個就是儲能電池」。可以説張北口的風光儲項目,讓寧德時代與儲能結下淵源。

不過隨後幾年寧德時代主要在儲能領域幾乎看不到寧德時代的身影,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動力電池上的戰績,一路高歌猛進,直至稱王。

根據CNESA的數據,2013-2017年,全球電化學儲能項目在電力系統的新增裝機規模僅由0.1GW增加至0.9GW,可以説電化學儲能還沒有突破0-1的桎梏,整個行業尚處在萌芽期,也難怪寧德時代的儲能業務不見起色。

【2】轉折

直到2018年,電化學儲能終於迎來轉折點,當年全球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規模達3.7GW,同比增長305%,沉寂多年的電化學儲能市場終於破土新生。

同樣在18年,寧德時代單獨設立儲能事業部,開始推動儲能業務駛上快車道,當年6月,寧德時代先是簽約福建晉江儲能電站建設,隨後又中標了魯能海西州示範工程。

至此,寧德時代在儲能的道路上一騎絕塵,從斥巨資投入儲能研發,再到聯手國網、科士達、易事特、永福股份等,全方位佈局儲能上下游。

圖片

圖5:歷年寧德時代佈局儲能業務的重要事件,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興業證券

根據BloombergNEF,從2010年到2020十年間,全球鋰離子電池組平均價格從1100美元/kWh降至137美元/kWh,降幅達89%,在過去十年,整個儲能從設備的角度來看,儲能系統的成本下降了75%。

雖然寧德時代很早前就佈局儲能,但是一直停滯了很多年,原因之一就是鋰電池成本還是太高。目前在儲能電池成本方面,雖然確實已經取得不錯的進展,但是儲能電池要發揮其最大潛力,三個核心驅動力就是便宜、便宜還是便宜

【3】收穫

儲能行業真正的高光時刻是在2020年,這一年,中國向全世界宣佈,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峯,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也就是所謂的30-60目標。

而要實現碳中和的終極目標,主要途徑是發展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來替代化石能源。

但是光伏和風電這類可再生能源是典型的間歇性能源,什麼意思?以風電作為例子,一般在凌晨是風力發電的高峯,但卻是用户用電的低峯,發那麼多電,用不完;等到早上用電高峯來了,結果風停了,用户又用不上風電。説白了,光伏和風電,靠不住。

僅從2019年上半年看,棄風較為嚴重地區:新疆、甘肅和內蒙古,棄風率分別為17.0%、10.1%和8.2%。而目風電、光伏的發電量佔比還處於個位數階段,預計2030年將提升至25%,到那時候,這個矛盾會更加凸顯。

光伏和風電這個先天不足的毛病目前可以靠調峯解燃眉之急,當終極方案只有儲能,在光伏和風能充足時將電能儲存起來,在需要時釋放儲能的電力。

另一層面可能大家平常接觸不到,就是光伏和風電雖然是清潔能源,但是對電網卻一點不友好。眾所周知,電能以光速傳送,從發電、輸電到用電幾乎是同步完成,整個電網是要求時刻保持發電端和用電端動態平衡。

由於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大小不定,顯著增加了電網工作量,也會造成電力設備額外的損耗,嚴重時候導致電網頻率崩潰,造成大面積停電,這時候在電網上配置儲能設備,可以充了「緩衝器」的重要角色。

因此今年年初,國家電網表示,未來5年,將年均投入超過700億美元,推動電網升級,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濃縮成一句話,要實現碳中和的宏偉藍圖,離不開儲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共同進步。

迄今為止,國內已有20個省份出臺鼓勵可再生能源+儲能的政策。其中對儲能配置比例有明確要求的包括:山東2020年光伏競價項目要求配20%儲能;山西2020年光伏項目建議配置15-20%儲能;內蒙古2020年優先支持光伏建設配置5%儲能,貴州2021年風光配置10%儲能,湖北2020風電項目不低於10%配置儲能。

根據全球最大的能源顧問公司之一的Wood Mackenzie公司預計,到2025年,全球儲能部署量將增長13倍,達到230GWh,全球儲能投資總額預計將從2019年的180億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1000億美元。

這將是下一個萬億大市場,這麼大的蛋糕,試問誰不動心?

相比結緣儲能初期的毫無成績,寧德現在的儲能總算可以挽回一些顏面。根據財報數據,2018年寧德時代的儲能營收為1.89億元,是2017年的11.8倍,而2019年則是更上一層樓,營收達到6.1億元。在2019年中國新增電化學儲能裝機排名中,寧德時代超越連續兩年佔據榜首的南都電源(SZ:300068),成功拿下一。

到2020年,寧德時代的儲能電池出貨量已增長至2.8GWh,出貨量排名國內第一、全球第三,在全球儲能電池市場份額約14%。講到這裏,寧德時代的佈局已經清晰可見。

圖片

圖6:2019年中國儲能技術提供商出貨排名(MWh),資料來源:CNESA,西部證券

儲能新長徵

【1】寧德一馬當先

鋰電池作為儲能系統的最主要部分,佔儲能系統價值量達40%。像寧德時代這類的企業是可以分到最大塊的蛋糕,因為龍頭動力電池廠商切換到儲能電池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首先,儲能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

對於動力電池企業,工程師們絞盡腦汁在汽車底盤有限的空間死磕,為的是讓電動車多跑1公里,如今在集裝箱的體積上設計儲能產品,並且儲能電池安裝在户外,有的是空間讓你堆電池,再也不用瘋狂追求高能量密度。簡單説,讓動力電池企業去做儲能電池就是降維,這自然也難不倒寧德時代。

圖片

其次,儲能鋰電池普遍沿用動力電池產線,可以充分利用動力電池產線的產能。

此前,寧德時代不停擴產,未來規劃的產能達到500GWh,一度引起社會的擔憂。如今看到儲能領域的空間,大家也不用太擔心其產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樂觀一點講,寧德時代甚至還可以再衝一衝。

第三,磷酸鐵鋰是儲能系統的最佳搭檔。

當前應用於儲能的鋰電池主要是磷酸鐵鋰和三元兩種路線,國外以三元路線為主,而國內以磷酸鐵鋰為主。由於儲能的核心需求在於價格、穩定性、循環壽命等,正符合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低、放電穩定、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的特點。這也是寧德時代擅長的路線。

最後,跟動力電池同樣,儲能電池同樣非常注重安全。

儲能系統的安全關係到電網和用户用電安全,如果某個電池失控着火,不但會影響整個儲能系統運行,甚至會造成電站火災和電網線路燒燬等事故,造成用户端大面積停電。

在儲能電池安全上,寧德時代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目前已通過UL 9540A測試,這可是目前國際上公認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測試,國內僅此一家。

【2】小弟們自然不甘落後

在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毫無疑問是老大,國內眾多二線電池企業難以望其項背。現如今寧德時代主動降低姿態去做儲能電池,也自然會面臨技術優勢被攤薄的問題。

二線動力電池企業本身就有不錯的實力,應付儲能電池也是綽綽有餘。相當於寧德時代和各路玩家到了一個梯隊,拼命追趕的小弟們也終於有了同台競爭的機會。

更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二線動力電池企業,市場最擔憂的是他們產能利用率不足的潛在風險,降維做儲能電池反而是讓累贅搖身一變成了優勢,所以二線電池企業也是蜂擁至儲能領域。

比如億緯鋰能投資荊門億緯創能儲能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在去年5月份斬獲中國移動通信用磷酸鐵鋰訂單,同時也在和華為展開儲能的合作;還有國軒高科,2018年就開始聯手上海電氣佈局儲能,2022年冬奧會的配套項目「奧運風光成」項目,其中的儲能電池系統就是由國軒高科提供的;還有比亞迪,去年8月,重磅發佈了全新電網級儲能產品BYD Cube,直指寧德時代。

當前,寧德時代在儲能領域似乎領先了一步,但是儲能畢竟是個長期的大賽道,碳中和實現要到2060年呢,後面已經有一批對手虎視眈眈,想要成為另一個王者,得重新較量一番。

現在儲能這個賽道,已從無人涉足的鄉村小道,慢慢變成了喧囂擁擠的城市道路,在儲能這個領域,想必二線企業是不會輕易落敗,甚至還有可能打個翻身仗。

儲能萬億長徵第一步才開始,這個賽道預計將會精彩紛呈。我們會持續保持對這個賽道的跟蹤和解讀,請不要走開,待下回繼續為您詳細分解。

編輯/isaac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