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20年前还有一家“ARK基金”,在互联网泡沫中被捧上了天

20年前還有一家“ARK基金”,在互聯網泡沫中被捧上了天

華爾街見聞 ·  2021/03/04 23:25  · 發現

01.png牛牛敲黑板:

  • 在1999年,Janus所管理的14支股票類基金中,有11支回報率至少超過50%,4支超過100%;

  • 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Janus基金隨之崩盤,且基金淨值的下跌速度比大盤要快許多;

  • Janus歡在績優股上下重注,還對小盤股情有獨鍾。

當21世紀20年代的「新股民」們對過去一年Catherine Wood(下文稱「木頭姐」)麾下的ARK基金的高光表現津津樂道時,20多年前有一隻相似的基金被人們從塵封的歷史中挖出,提醒着人們:歷史都會重演!

與過去一年多的科技狂潮相似,上世紀末的美國也有着一場互聯網科技的狂歡。PC和互聯網時代的大潮席捲了硅谷,也把眾多互聯網企業的股價炒上了天。

在上世紀90年代,有一家名為Janus 20的共同基金,由於在時代的潮流下大舉重倉互聯網科技股等成長股,在10年內翻了5倍以上,成為當時最負盛名的明星基金。

聽起來是不是和當今的ARK基金很像?沒錯,在那個年代這隻基金的火爆程度,不亞於當今的ARK Innovation ETF。

兩面神Janus

説到Janus 20基金,就不得不提資產管理公司Janus。與其命運一樣,Janus名字的由來源於羅馬神話,意為「兩面神」。

在當年,Janus的火爆程度不亞於ARK方舟投資,而Janus創始人、主席兼CEO湯姆·拜雷,其知名程度不亞於木頭姐。而Janus 20之所以火爆,都是因為這家基金「太能賺錢了」。

在成立後的十年間,Janus管理的基金規模從30億美元擴張到3000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五大基金公司。在2000年的股市高峯期,Janus基金的新增募資額佔到了全美所有共同基金新增募資額的30%!

就連美國總統克林頓本人,都把自己的個人賬户親自託付給Janus管理。

細看Janus旗下的各只基金,在1999年,其所管理的14支股票類基金中,有11支回報率至少超過50%,4支超過100%。

但正如Janus的名字一樣,作為一個「兩面神」,Janus也擁有另一面,而且是可怕的一面。

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重倉互聯網和科技等成長股的Janus基金也隨之崩盤,且基金淨值的下跌速度比大盤要快許多,創下了Janus基金有史以來的最差表現——跌去了40%。

果然,因為什麼上漲,就會因什麼下跌。而資本市場也是殘酷的,之前的高光也不能掩蓋最終灰飛煙滅的事實。

青睞科技、小盤股

暴漲暴跌,背後映射的是一家基金公司在研究及風控上的功力。

如果想探究為何Janus被捧上神壇,又在高空掉落,就需要透視其背後的持倉和投資風格。

Janus喜歡在績優股上下重注。對比其他基金經理的仔細調研和深入研究,並對一家公司的長期確定性增長產生質疑,Janus的基金經理一般很少細緻調研,只要在財務上確認公司的未來前景,Janus就會重拳出擊。

在分散性上,Janus也不怎麼上心。比如2000年9月30日,富達基金把6083億美元分散到6800多家企業,而Janus只把2201億美元投入到514只股票中。

這是不是看起來很像ARK集中買入的幾十家科技股?

除此之外,Janus還對小盤股情有獨鍾。在當時的美國,很少有投資公司像Janus那樣在小公司中投入如此龐大的資金。Janus認為,持有小企業一定比例的股權後,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企業管理層,掌控企業經營。

小盤股每天的交易量一般只有幾十萬股,而Janus手中卻往往持有幾百萬股。當然,Janus並不一定會拋售這些股份,但一旦急需套現,市場需要幾個星期的時間才能消化,這些股票的價格肯定一落千丈。

這是不是看起來很像目前ARK大舉買入的小盤生物醫藥股?

在當時,Janus就像一名賭徒:賭對了,眼光獨到;賭錯了,滿盤皆輸。

其實,Janus此前的並不是一直這樣的投資風格。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公司曾稱「市盈率高於30的股票絕對不碰」。

但後來,新上任的明星基金經理克萊格改變初衷,率領Janus一頭扎進科技股,並獲得鉅額回報。在當時,這是正確的戰略,並帶來1999年的高額回報,但同時也種下了2000年業績大幅滑落的禍根。

無論怎樣,我們可能無法把所有責任全部推卸到投資風格和行業選擇上,畢竟,在資產管理行業,所有人還面臨着一個最大的敵人——規模。

回顧過去,那些歷史上曾經出現的種種事件,都是目前可借鑑的經驗和警鐘。畢竟在只有一百多年的資本市場裏,許多歷史已經重新上演過很多回。

編輯/Ra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