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拟通过旗下科富控股出资1.92 亿元收购日本先锋微100%股权,同时拟用不超过6000 万元收购上海芯石10%-20%股权。
简评
一、下游需求疲软和费用端影响19 年业绩表现公司预告19 年营收117.7 亿元,同比略降2.86%;归母净利润2978万元,同比降低78.81%。其中19Q4 单季看,营收24.48 亿元,同比降低26.9%,环比降低28.0%;净利润-1.27 亿元,而18Q4同期为-0.19 亿元。19 年电子行业整体下游需求疲软,受益于5G、云计算、物联网等细分领域促进,公司营收仍然维持稳健;而利润端则受到电子元件市场价格下滑,以及财务费用显著增加(融资成本上升/汇率变动),信用和存货计提减值等拖累,影响较大。
二、行业景气度逐渐修复,公司多方面迎来积极变化公司主营以市场分销为主,子公司华商龙通过收购授权分销商联合创泰,切入5G、云服务市场,旗下客户覆盖BAT、中国移动等国内互联网和通信巨头,拥有联发科、海力士、群联、兆易创新、光迅科技、立讯精密等国内外大厂的代理权,并持续向Intel/ADI/东芝等原厂突破,抢占高景气度产品赛道和优质客户资源。其中,存储相关产品约占总营收约30%-40%,触控显示占比约20%-30%。
公司积极整合产品线,集中资源,加大在5G、云计算等新兴成长领域的优势产品线投入,加上电子行业景气度逐渐修复,中短期看基本面正迎来积极变化,包括:(1)目前电子元器件处于景气度底部上行阶段,展望2020 年部分电子元器件的价格出现回温反弹的迹象;(2)5G 基建加速,疫情催生的在线经济对服务器、存储及主控等需求旺盛,存储产品涨价趋势较为明确。(3)财务费用方面,拟通过借助国资战略投资者进行银行贷款,权益类再融资,海外业务主体直接境外低息融资等措施,降低资金成本。
三、收购日本先锋微入股上海芯石,向上游半导体环节延伸公司与张远、GTSGI 等深度合作,拟用1.92 亿元人民币收购日本先锋集团旗下子公司先锋微技术(MTC)100%股权,和用不超过6000 万元收购上海芯石科技10%-20%股权,后续将寻找合适城市落地新公司,生产硅基、碳化硅基为主的模拟/功率芯片。我们认为此举将加速公司向技术服务商转型,结合自身强大的渠道能力,实现从分销往上游半导体芯片环节布局,加强在芯片领域技术方案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先锋微前身是日本先锋集团旗下的半导体实验室,主营以光电集成电路、光学传感器、显示屏驱动IC、车载IC、MEMS 镜为主,并提供MBE 及晶圆代工服务。而上海芯石主营功率肖特基二极管,并正在发力FRD、VDMOS、碳化硅SBD/MOS 等新品类功率器件。公司有望实现模拟/功率器件的设计/制造/销售全环节打通,与分销业务的下游和客户产生协同。
四、公司积极向技术服务商转型,中长期发展路线清晰公司目前业务以电子元器件分销和智能控制器为主,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平台。分销业务营收占比超98%,公司通过先后并购华商龙(被动元件/触显/电子器件)、海威思、创泰科技、怡海能达实现分销业务领域扩张和份额提升。其中,通过创泰科技切入5G、云服务优质赛道,获得了处理器芯片、存储及主控等一线大厂的代理权,下游客户涵盖国内互联网和通信巨头。随着5G 基建加速,云存储/云计算等逐渐渗透,公司未来成长机会向好。另一方面,公司致力布局上游半导体芯片环节,通过收购日本先锋微技术(18 年营收3.4 亿元,净利润0.1 亿元)实现在光电IC/传感/显示驱动/车载IC 等硅基器件布局,并提供MBE 和晶圆代工服务;通过参股上海芯石实现功率半导体布局,芯石目前以肖特基二极管为主,逐渐发力FRD、MOS/IGBT 及碳化硅等高端产品。公司有望从市场分销转型至技术服务商,打通上游器件、中游制造和下游销售环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终端制造和消费低区,但上游芯片整体国产化率整体不足10%,替代空间巨大。公司发展思路清晰,有望享受行业和国产化红利,实现芯片和分销业务协同发展。
五、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不考虑先锋微并表情况,预计2020-2022 年实现营收140 亿元/182 亿元/220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2 亿元/1.6 亿元/2.0 亿元,对应EPS 为0.11 元/0.15 元/0.19 元,对应PE 为59/44/34X,公司发展规划清晰,长期成长路径明确,考虑到行业平均估值,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贸易摩擦、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变化抑制下游消费需求;并购整合及下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产能爬坡和良率问题造成业绩波动;新品布局前期投入造成费用上升等。
事件
公司擬通過旗下科富控股出資1.92 億元收購日本先鋒微100%股權,同時擬用不超過6000 萬元收購上海芯石10%-20%股權。
簡評
一、下游需求疲軟和費用端影響19 年業績表現公司預告19 年營收117.7 億元,同比略降2.86%;歸母淨利潤2978萬元,同比降低78.81%。其中19Q4 單季看,營收24.48 億元,同比降低26.9%,環比降低28.0%;淨利潤-1.27 億元,而18Q4同期為-0.19 億元。19 年電子行業整體下游需求疲軟,受益於5G、雲計算、物聯網等細分領域促進,公司營收仍然維持穩健;而利潤端則受到電子元件市場價格下滑,以及財務費用顯著增加(融資成本上升/匯率變動),信用和存貨計提減值等拖累,影響較大。
二、行業景氣度逐漸修復,公司多方面迎來積極變化公司主營以市場分銷為主,子公司華商龍通過收購授權分銷商聯合創泰,切入5G、雲服務市場,旗下客户覆蓋BAT、中國移動等國內互聯網和通信巨頭,擁有聯發科、海力士、羣聯、兆易創新、光迅科技、立訊精密等國內外大廠的代理權,並持續向Intel/ADI/東芝等原廠突破,搶佔高景氣度產品賽道和優質客户資源。其中,存儲相關產品約佔總營收約30%-40%,觸控顯示佔比約20%-30%。
公司積極整合產品線,集中資源,加大在5G、雲計算等新興成長領域的優勢產品線投入,加上電子行業景氣度逐漸修復,中短期看基本面正迎來積極變化,包括:(1)目前電子元器件處於景氣度底部上行階段,展望2020 年部分電子元器件的價格出現回温反彈的跡象;(2)5G 基建加速,疫情催生的在線經濟對服務器、存儲及主控等需求旺盛,存儲產品漲價趨勢較為明確。(3)財務費用方面,擬通過藉助國資戰略投資者進行銀行貸款,權益類再融資,海外業務主體直接境外低息融資等措施,降低資金成本。
三、收購日本先鋒微入股上海芯石,向上遊半導體環節延伸公司與張遠、GTSGI 等深度合作,擬用1.92 億元人民幣收購日本先鋒集團旗下子公司先鋒微技術(MTC)100%股權,和用不超過6000 萬元收購上海芯石科技10%-20%股權,後續將尋找合適城市落地新公司,生產硅基、碳化硅基為主的模擬/功率芯片。我們認為此舉將加速公司向技術服務商轉型,結合自身強大的渠道能力,實現從分銷往上游半導體芯片環節佈局,加強在芯片領域技術方案的一站式服務能力。先鋒微前身是日本先鋒集團旗下的半導體實驗室,主營以光電集成電路、光學傳感器、顯示屏驅動IC、車載IC、MEMS 鏡為主,並提供MBE 及晶圓代工服務。而上海芯石主營功率肖特基二極管,並正在發力FRD、VDMOS、碳化硅SBD/MOS 等新品類功率器件。公司有望實現模擬/功率器件的設計/製造/銷售全環節打通,與分銷業務的下游和客户產生協同。
四、公司積極向技術服務商轉型,中長期發展路線清晰公司目前業務以電子元器件分銷和智能控制器為主,打造電子信息產業互聯網平臺。分銷業務營收佔比超98%,公司通過先後併購華商龍(被動元件/觸顯/電子器件)、海威思、創泰科技、怡海能達實現分銷業務領域擴張和份額提升。其中,通過創泰科技切入5G、雲服務優質賽道,獲得了處理器芯片、存儲及主控等一線大廠的代理權,下游客户涵蓋國內互聯網和通信巨頭。隨着5G 基建加速,雲存儲/雲計算等逐漸滲透,公司未來成長機會向好。另一方面,公司致力佈局上游半導體芯片環節,通過收購日本先鋒微技術(18 年營收3.4 億元,淨利潤0.1 億元)實現在光電IC/傳感/顯示驅動/車載IC 等硅基器件佈局,並提供MBE 和晶圓代工服務;通過參股上海芯石實現功率半導體佈局,芯石目前以肖特基二極管為主,逐漸發力FRD、MOS/IGBT 及碳化硅等高端產品。公司有望從市場分銷轉型至技術服務商,打通上游器件、中游製造和下游銷售環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終端製造和消費低區,但上游芯片整體國產化率整體不足10%,替代空間巨大。公司發展思路清晰,有望享受行業和國產化紅利,實現芯片和分銷業務協同發展。
五、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不考慮先鋒微並表情況,預計2020-2022 年實現營收140 億元/182 億元/220 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2 億元/1.6 億元/2.0 億元,對應EPS 為0.11 元/0.15 元/0.19 元,對應PE 為59/44/34X,公司發展規劃清晰,長期成長路徑明確,考慮到行業平均估值,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全球貿易摩擦、宏觀經濟波動與政策變化抑制下游消費需求;併購整合及下游客户拓展不及預期;產能爬坡和良率問題造成業績波動;新品佈局前期投入造成費用上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