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价值投资的四种盈利模式,掌握一种就能受益终生

價值投資的四種盈利模式,掌握一種就能受益終生

思想鋼印 ·  2021/01/13 23:57  · 觀點

來源:思想鋼印

作者:人神共奮

01.png牛牛敲黑板:

  • 個人投資者難以獲得複利的原因,並不是「不會重複投入」,而是沒有一個「可重複的投資方法」可重複的投資方法,實際上就是「盈利模式」。

  • 本文要介紹的四種盈利模式分別是:困境反轉、成長加倉、價值中樞、產業趨勢。

複利:把一種簡單、可持續的方法無數次重複

價值投資有兩個核心,一個是尋找不斷成長的公司,另一個是複利。前者是盈利的來源,後者是資金增值的過程;前者是研究的理念,後者是投資的方法。

在機構中,這兩個核心分屬研究部門和投資部門,但個人投資者只能合二爲一,常常導致很多價值投資者只注重公司研究,而把「複利」當成長線投資下,一種自然而然產生的結果。

果真是如此嗎?之前講行業研究、公司分析比較多,今天的文章要從「複利」講起。

有一條思維題:一片池塘裏出現了一小塊巴掌大小的浮萍,每天增長一倍,專家預計10天就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多少天能長滿一半?

答案是9天,第10天的前一天。因爲在第10天的池塘裏,所有前9天長出來的浮萍都在生長。

「複利」的神奇不在於「利」而在於「復」,這個「復」有兩個意義,第一個是「再投入」,這個比較好理解,但想要再投入還能有同樣的收益,有一個重要前提,這就是「復」的第二層意義:重複——把一種簡單、可持續的方法無數次重複。

所有浮萍的生長方法是一樣的,需要的原料也是一樣的,才能用最快的速度重複。個人投資者難以獲得複利的原因,並不是「不會重複投入」,而是沒有一個「可重複的投資方法」。

可重複的投資方法,實際上就是「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對投資方法的優化

沒錯,投資和企業經營一樣,也是要有盈利模式的。

人是有個性的,有自己出手的方法,有自己對於風險的偏好,也有自己難以剋制的弱點,如果你不能固定一兩種適合你的方法,就會在各種模式的轉換中無所適從。

非洲草原上的獅子雖然強大,幾乎沒有天敵,但因爲體型大消耗的能量也大,一旦發動攻擊,就像波音747一發動就是成噸的油在燒,如果沒有收穫,就會導致體能下降,體能下降會進一步削弱它的攻擊力,導致它更抓不到獵物,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獅子每一次發起攻擊,對自己也是極度兇險的,都要遵循「最少體力消耗,最大成功概率」的原則,長期而言,它們就形成了一套捕獵的「盈利模式」——

首先,它會在一群獵物周圍觀察很久,判斷其中最有可能的目標,通常是老弱者;

然後,它會突然發起衝擊,衝散整個獵物群,再從這幾個目標中迅速挑選最容易下手的那一個;

最後,直奔目標,一擊必中。

所有的投資大師,都在重複着一套長期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他們會等待適合的機會出現再出手。

很多資深投資者覺得自己有方法,但方法不等於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對方法優化的結果,很多人的方法要求的條件太苛刻,不可重複,或者長期必虧,或者隱藏着致命的風險,而盈利模式必須是能長期穩定達到滿意的收益率的方法,就像獅子有一萬種方法抓到獵物,但只有幾種是「全天候通殺、全物種通吃」的。

我在早期寫過一篇趨勢投資與價值投資區別的文章。其中提到,趨勢投資的具體方法,會隨着散戶比例、監管政策、上市公司質量發生變化,難以形成複利,

我從1996年開始做股票到今天爲止,趨勢投資至少有三波主流的炒作方法:

最早是坐莊模式;到了全流通時代,莊家不能控盤,就轉到了遊資短炒模式,也就是敢死隊最輝煌的時候;監管趨嚴後,又進入遊資接力的打板模式。

我從不建議讀者參與「打板」,不是因爲風險大,而是不可持續,也許兩三年後就沒有打板的土壤了,也就沒有複利效應了。

而價值投資之所以佔據主流,因爲持續性強,大小資金通用,長期存在「複利」效應。

很多人剛進股市是懷着撈一把塊錢就走的目的,但實際上如果沒有穩定的方法,你會發現你賺到的錢你帶不走,很多做短線的高手,一旦資金規模變大,就做不下去了。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總結出四種非常適合個人投資者的盈利模式,這四種模式也是我投資體系的一個最核心的東西,將是我今後一段時間文章的重點。

今天先大致的介紹一下。

四種經典的盈利模式

  • 第一種盈利模式:困境反轉

每一個投資大師的案例集中都有這樣的逆襲故事,加之一旦成功往往漲幅巨大,所以每一個投資者都想把握這樣的機會。

但「困境反轉」並不是一個機會,而是一種專門的盈利模式,它需要嚴格的篩選標準,只有好行業好公司遇上了「壞運氣」才有可能「困境反轉」,其他90%的公司只會是隨波逐流。

「困境反轉」的盈利模式還需要相當的投資技巧,要找到安全邊際高的公司,判斷公司業績反轉的時機,還要警惕好公司因爲人心渙散,最後真的變成「垃圾股」。

「困境反轉」是一個概率遊戲,五個符合「困境反轉」標準的公司,可能只有二個真的「反轉」,只有一個能被你把握機會,所以這種盈利模式一定要控制倉位,結果導致漲幅巨大,但獲利一般。

由於A股的波動大,最優秀的一群基金大部分都很擅長「困境反轉」,所以嚴格地說,「困境反轉」更適合機構投資者進行組合投資。但散戶仍然要重視對此模式的研究,因爲一旦反轉,該股就變成了第二種盈利模式。

  • 第二種盈利模式:成長加倉

成長加倉是成長股在業績提升期最好的投資方式

很多人把價值投資看成是研究一兩家公司,然後從底部開始一路重倉長揸,指望抓到一支「十年十倍」股,實際上這種方法無異於賭博。

一家公司的經營狀況是不斷變化的,公司的股價通常跟它的經營狀況相匹配,很少存在長期低估。所以,買入一家公司的背後其實是你跟市場有不同的看法——即「預期差」,而盈利的關鍵在於你的看法被市場認可,最後體現在股價的上升上。

成長加倉依據的是「確定性決定倉位」的理念,當我們發現一家公司有「預期差」時,我們先買入一部分倉位,在企業經營狀況往我們預期的方向上變好的過程中,不停加倉到設定的最大倉位;但如果「預期差」遲遲不能夠被證實的話,那我就保持目前的倉位或減倉;如果這個「預期差」,被市場否定了,那就應該實事求是地清倉。

成長加倉也是一種「利益自我驅動」的機制,當你有一家公司的倉位並小有盈利後,你才有動力更專注地研究它;留下以後的加倉空間,也能避免出現「屁股指揮腦袋」的情況。

  • 第三種盈利模式:價值中樞

這是針對穩定成長型公司的投資方法,特別是一些大白馬。

這些公司的特點是市場研究比較充分,股價也幾乎體現了基本面的狀況,其估值受市場偏好的影響更大,漲跌往往很難預測,如果排除估值上上下下的干擾之後,股價漲幅只取決於業績的增長。

所以白馬股的收益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業績持續上漲的收益,另一部分是市場風格偏好帶來的估值由低估向高估變化造成的收益,或相反的運動造成的虧損。

那麼我們在該公司的投資倉位也分爲兩部分,一部分賺業績增長的錢,另一部分是賺估值,波動的錢。前一部分倉位長期穩定,後一部分倉位根據該公司的價值中樞,股價低於價值中樞時就超配,高於中樞時就低配。

這種方法要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成長性白馬股的價值中樞是不斷上移的,不能輕易丟掉第一部分倉位;

第二,白馬股也有業績波動,股價跌破價值中樞,一定要搞清楚是殺估值(可增持),還是殺業績(下調價值中樞),或者是殺邏輯(應清倉)。

  • 第四種盈利模式:產業趨勢

之前的文章比較過消費類公司與科技類公司發展趨勢的區別:

品牌消費品有消費粘性,很容易出現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而科技股很容易受到技術變革的影響,使原來的頭部企業,一夜之間喪失原有的優勢。

這就導致消費股和科技股在投資方法上的一個重大差異:消費品公司研究的重點是公司,而大部分科技股研究的重點是行業趨勢,除了少數極其優秀的公司,大部分TMT公司都要用「產業趨勢」的投資方法。

「產業趨勢」的盈利模式,首先要去判斷在今後幾年最主要的產業趨勢,其次是找到符合這個趨勢的公司中最能出業績的幾家;最後是在趨勢形成前買入,在業績兌現之前兌現利潤。

「產業趨勢」跟趨勢投資中的 「炒題材股」不一樣,後者不需要出業績,反而越垃圾越好炒;「產業趨勢」是價值投資,一定要出業績的,漲幅與未來業績的爆發性成正比。

只是跟一般的價值投資不同,「產業趨勢」是先把相關概念股全部炒上去,最後有業績的留在高位,出不了業績的回到起點。

所以,「產業趨勢」這種盈利模式,最核心能力是預判未來出業績的公司,比如每次投資蘋果產業鏈的機會,大家都要去聽郭明琪的觀點,因爲這個人對產業鏈非常熟悉。

把盈利模式變成本能

價值投資,「價值」重思想,「投資」重技術,「盈利模式」必須成爲一種投資本能,通過「刻意練習」的方法形成。

獅子高效的捕獵模式,是從小就跟隨獅群,從模仿到實操,一步步練出來的。

盈利模式,自選股裏所有的股票就像是一群獵物,符合「困境反轉」模式的,必然不適合「價值中樞」模式,你從一開始就要知道,你會用哪一種模式去「捕獵」,千萬別用「這個公司有價值,那個公司估值太高」這種毫無意義的判斷。

價值投資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枯燥的研究,和無聊的等待,真正的機會稍縱即逝,要把一個盈利模式的每一個過程分解到最簡單的動作,重複重複再重複,直到變成本能的反應,才能讓這種盈利模式高效的運轉起來。

至少擁有一種盈利模式,是一個投資者走向成熟的標誌,甚至可以說是成爲職業投資者的必經之路。

有了穩定的盈利模式,就像畢業後找到工作,雖然之前上大學時,未來有無限種可能,但都在天上飛,只有正式工作,有了穩定的現金流收入,才是人生真正的起點,人生的ROE才能不斷提升。

編輯/lydi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