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台积电走向2nm!3D封装芯片2024年将大规模量产

臺積電走向2nm!3D封裝芯片2024年將大規模量產

新智元 ·  2020/11/19 20:53

來源:新智元

摘要:據中國臺灣媒體報道稱,臺積電(TSMC) 在實現2nm工藝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該工藝可以生產數十億個晶體管,可能會突破摩爾定律放慢的侷限。

臺積電於去年成立了一個研發團隊,以確定其2nm技術的發展道路。據供應鏈來源聲稱, TSMC 已經確定了一個新的多橋通道場效應晶體管(MBCFET) 架構,解決了與使用 FinFET 控制工藝收縮漏電流相關的物理極限。臺積電此前曾表示,其2納米技術的研發和生產將在保山和新竹進行,同時還進一步指出,它正計劃擁有四個超大型晶圓廠,佔地222英畝。

據臺積電預計,2023年會進行小批量風險實驗,未來蘋果、高通、英偉達、AMD等都會成爲其2nm技術的客戶。

根據摩爾定律,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數量大約每18個月翻一番。最終(從現在開始可能不會持續太久) ,摩爾定律將會終結,因爲硬件將不可能進一步縮小。

拋棄FinFET,跨越GAAFET,直接採用MBCFET

目前的芯片從2011年的22nm工藝開始就使用 FinFET,即鰭式場效應晶體管,解決了晶體管變得更小所帶來的問題。

直到工藝下降到 5nm前,FinFETs一直是很好的。當達到原子水平 (3納米是25個硅原子排成一行) 時 ,FinFET 開始出現漏電現象,可能不再適用於更進一步的工藝水平。

在2nm工藝上,臺積電將放棄多年的FinFET(鰭式場效應晶體管),甚至不使用三星規劃在3nm工藝上使用的 GAAFET (環繞柵極場效應晶體管),也就是納米線(nanowire),而是將其拓展成爲 MBCFET(多橋通道場效應晶體管),也就是納米片(nanosheet)。

GAAFET 是一個周圍都是門的場效應管。根據不同的設計,全面柵極場效應管可以有兩個或四個有效柵極。通過在柵極上施加電壓,你可以控制源極和漏極之間的電流,將其從0切換到1,並創建一個處理器的二進制邏輯。

從GAAFET到MBCFET,從納米線到納米片,可以視爲從二維到三維的躍進,能夠大大改進電路控制,降低漏電率。

2nm 採用以環繞閘極(GAA)製程爲基礎的MBCFET架構,可以解決FinFET因製程微縮產生電流控制漏電的物理極限問題。

研發實力的背後,是金錢燃燒的聲音

三星也在研發 GAAFET,打算在其 3nm 芯片中引入 GAAFET,以提高超過 7nm 工藝 35% 的性能,同時降低 50% 的能耗,並在這一研發過程中投資了5億美元。

公開數據表明,2019年全球半導體公司研發支出有20家超過10億美元,合計達到563億美元,較2018年成長6%。其中2019年研發支出前十大半導體公司合計428億美元,較2018年成長8%。

2019年,中國有3家半導體公司研發費用過超過10億美元,分別是臺積電(TSMC)、華爲海思(Hisilicon)和 聯發科(MediaTek),而且全部進入前十。三家公司研發投入合計約75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21%。

美國有8家半導體公司研發費用過超過10億美元,合計33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5%;有五家進入排名前十名,分別是: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英偉達(nVidia)、美光(Micron)。

韓國有2家半導體公司研發費用過超過10億美元,分別是三星電子半導體事業部(Samsung Semiconductor)和 SK海力士(SK Hynix),而且全部進入前十。

臺積電持續投資研究與開發,19年全年研發總預算約佔總營收的 8.5%,此一研發投資規模相當於或超越了許多其他高科技領導公司的規模。臺積電並沒有公佈爲2nm新技術研發投入的經費數額,但是大家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了。

編輯/Viol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