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这一把,马云玩太大了!

這一把,馬雲玩太大了!

功夫财经 ·  2020/11/04 07:44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功夫財經,作者:今綸。

這次約談(馬雲)在中國金融歷史上有特別的意味,也是一道分水嶺。

在金融穩定的緊迫性面前,任何所謂「創新」、「普惠」、「科技」都要低頭。

約談只是開始,一系列金融強監管的政策還在路上,中國金融發展的大變局近在咫尺。

馬雲的新聞最近一直在刷屏:10月24日,馬雲在外灘金融峯會上發言, 「炮轟」銀行是「當鋪思想」,嘲諷巴塞爾協議像一個「老年人俱樂部」,扼殺創新;指出中國金融問題不是系統性風險,而是缺乏金融生態系統,還直言「我們現在管的能力很強,監的能力不夠,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監管,我們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辦法來管機場,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

當時我在上海,感嘆馬老師真敢說,等着挨炮彈吧。

這次演講引起巨大爭議,不少金融界人士痛罵馬雲「傲慢無知」,部分網友則大呼過癮,說馬雲「罵得好」。不過,事情遠未終結: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11月3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消息稱,暫緩螞蟻科技集團科創板上市的決定。

這次約談在中國金融歷史上有特別的意味,也是一道分水嶺。從此,所謂的金融科技公司、普惠金融公司進入強監管模式,安全、穩定成爲開展業務的前提,有望和銀行享受一樣的「待遇」。

馬老師這一炮把自己和螞蟻金服帶到溝裏去了,但是他又必須開這一炮?爲什麼?

馬老師演講埋了一連串雷

衆所周知,馬雲是螞蟻金服的實際控制人,螞蟻金服一旦上市,他的朋友圈財富都可以跟着增長一波。不過,螞蟻金服也遭遇了業務模式的天花板,這也是馬雲要開炮的主要原因。馬雲爲什麼說「銀行是當鋪思想」?

因爲當鋪是需要抵押的,但是螞蟻金服就是想幹「高槓杆、無抵押、無限循環」的活,所以,馬雲強調「信用貸款」。螞蟻和銀行合作,銀行會把螞蟻拿來的債權打折做抵押,這樣折騰幾輪,折上幾次就不能繼續玩了。


助貸導流業務流程

資產證券化還有一個路子就是需要提高資本金,這是巴塞爾協議的要求,但是螞蟻哪來的這麼大額度的自有資本?也就是說,螞蟻未來繼續業務大拓展的兩條路都被堵死了,馬雲能不着急上火嗎?

開炮是必然的,不開炮的話,螞蟻一上市就會面臨業績壓力和成長空間的質疑;開炮的話,如果能轟開一個口子,還可以繼續對資本市場講故事,至少可以在自己和朋友們減持之前維持一個高股價。

以馬雲的智慧應該已經有了開炮之後的各種「預案」,何況阿里的公關素有「天團」之稱。

第一種結局是最好的:馬雲講話,引發監管鬆動,螞蟻得到更多發展空間,繼續玩目前的模式,甚至玩得更大,股東們發更大的財;

第二種結局是中等的:各方對馬雲的發言一笑了之,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第三種結局是最差的:引發監管收緊,螞蟻面臨業務壓力,甚至對後續的股價會有影響。

現在的事實是,「四部門約談馬雲、井賢棟、胡曉明」很明顯就是馬雲捅了馬蜂窩,引發了整個監管體系的大反彈。日前,央行旗下金融時報刊發題目爲《大型互聯網企業進入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與監管》的文章,作者爲資深學者周矍鑠,但是這個人在網上查不到任何公開信息,此前也沒有什麼知名度,這才是最詭異的,也是一種態度。

11月2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郭武平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中說「對於金融科技公司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目前缺乏明確規則和要求,出現了監管套戥行爲,與持牌金融機構形成不當競爭,最終難以有效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

這話基本就是打馬老師的臉,一點不客氣。

更要命的是,媒體在11月3日紛紛推送新聞:網絡小貸辦法徵求意見,花唄、借唄將迎監管「天花板」。

網絡小貸可是螞蟻的重要收入來源,徵求意見稿明確了准入條件、資金來源、槓桿率、兩參一控,還有自然人單戶不超30萬的要求。對於馬老師炮轟巴塞爾協議,前述「意見」直接就回應了:對助貸業務,要求互聯網小貸機構出資30%,並提出諸多監管要求。

馬老師當時演講感覺很爽,也引發了大批吃瓜群衆的點贊,現在看來是個自己埋了雷,而且是一連串的雷。螞蟻正在緊急補鍋,既然已經被約談了,那麼一定要表態,這回不是螞蟻金服,而是「馬已經服」(我認爲網上流傳的「馬已今服」在語意上並不通順)。

螞蟻集團回覆稱,會深入落實約談意見,繼續沿着「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的十六字指導方針,繼續提升普惠服務能力,助力經濟和民生髮展。

在我看來,這十六字意味着螞蟻的高速增長神話已經實質上終結,螞蟻以後將享受銀行級別的監管待遇,再無野蠻生長。

在金融穩定的緊迫性面前,任何所謂「創新」、「普惠」、「科技」都要低頭,或者扯下面紗,露出真面目。

馬雲果然和我們「後會有期」

外灘金融峯會上的演講或許是馬雲這一生最有影響力的一搏,可惜,這一把他賭輸了。《書劍恩仇錄》有云: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再讀此句,不知道馬老師有何感想。馬雲是夠哥們義氣的,他有理想有抱負,他也是有情懷的,他希望監管少一些,讓螞蟻儘快奔跑。不過,不同的人,不同的利益關聯者,站在各自的角度對於創新的邊界,對於監管的認知是不同的。

某一個人或許是有擔當的,是能夠自我節制的,是知道適當控制風險的。不過,如果把大面積的風險控制繫於一個人、一個集團、一家公司的自律與自我監管,對於站位更高,需要承擔更大風險,需要考慮多層次、各階層、各區域風險的監管者來說,還是不能承受之重。

因此,必須要繼續減風險、降槓桿、守規矩。

因此,發文章批評、約談、收緊監管都是題中應有之義,馬雲應該能夠料到這是結局之一。

馬雲去年9月11日退休,其實只是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但他仍是阿里最大的個人股東,據阿里巴巴2019財年年報顯示,馬雲持股比例爲6.2%。

馬雲還是董事、永久合夥人、合夥人委員會成員。彼時諸多人稱頌馬雲懂中庸之道,有大智慧,以爲馬老師從此真的要寄情卡拉OK、太極拳,馬雲也說自己從此要更多把精力放到教育和公益上,在公開網絡中的ID也註冊爲「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認證爲「馬雲公益基金創始人」。

馬老師在阿里巴巴的歷史上留下了一張著名的照片,他含着眼淚發表卸任演講,他說:「換個江湖,後會有期」。很多人當時還沒明白是什麼意思,江湖在哪裏?如何後會?

但是螞蟻金服的一衆高管以及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們其實很清楚,馬道長下了這座山,又去攀登另一座山——螞蟻集團。

馬雲的這半生是精彩絕倫的,從無名教師到中國首富,螞蟻上市之後,他有望成爲亞洲首富。

他是無數創業者的偶像,他甚至改變了很多偏遠地區年輕人的就業觀,我就見過一位貧困山區優秀學生的夢想就是「去給馬雲打工」,而不是去端鐵飯碗。

馬雲才50多歲,他的經歷、個性決定了他不可能在這個階段真正退休,只有真正的「退而不休」。馬雲的同齡人段永平生於1961年,他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2001年之後,段永平在步步高已退居幕後,以投資人的身份對「步步高」進行控制。同時,段永平移民美國,在投資與慈善領域裏頗有斬獲。

江湖上還流傳着段永平與四大門徒的往事,如今四大門徒已經各有天地:大徒弟陳明永創立 OPPO,二徒弟沈煒擁有Vivo,三徒弟金志江手持小天才系列兒童穿戴設備,小徒弟是大名鼎鼎的黃崢,身家已破千億。馬雲不想寫這樣的故事,他更喜歡與兄弟們笑傲江湖的快意人生。

在阿里,馬雲的花名叫風清揚,風清揚是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裏的人物,熟習獨孤九劍,劍術超凡,隱居在華山後洞。風清揚的獨孤九劍是「無招勝有招」的,即學習者記住所有的招式,然後全部忘掉,回到自然最初始的狀態 。

馬雲說他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有三個原因:沒錢,沒技術,沒規劃。

馬雲要求團隊有能力可以隨時都能拿出具體事情的規劃,也就是「無招勝有招」。所以,他在上海外灘峯會炮轟金融監管體系的時候,其實就是想「無招勝有招」,希望螞蟻能夠有機會改變規則。

可惜,他站的地方在上海,而不是華山後洞。

他是馬雲馬老師,最多就是亞洲首富傑克馬,他不是真正的風清揚。約談只是開始,一系列金融強監管的政策還在路上,中國金融發展的大變局近在咫尺,馬老師站穩了。

金庸先生的《俠客行》有名句,引來作爲本文的結尾:

天地四方爲江湖,世人聰明反糊塗,名利場上風暴起,贏到頭來卻是輸。

編輯/isaac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