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美媒述评:中国有望成世界电动汽车工厂

美媒述評:中國有望成世界電動汽車工廠

参考消息 ·  2020/10/25 13:46

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美媒稱,中國也許是世界工廠,但從來都不是汽車出口大國。現在中國希望利用電動汽車改變這種狀況。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23日報道,進展令人滿意:特斯拉公司本週宣佈,將開始向歐洲一些國家出口在中國製造的Model 3汽車;寶馬公司在全球範圍銷售的iX3電動運動型多用途車將由寶馬與中國合作伙伴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生產。

報道稱,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2019年的汽車銷量約為2500萬輛,但中國去年僅出口大約100萬輛汽車,而且主要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中國品牌在發達市場並不知名,外國汽車企業利用它們的中國工廠製造的汽車主要面向本地市場銷售,而不是出口。外國汽車企業開始將中國作為電動汽車的出口樞紐,對中國來説是個好兆頭。

報道還稱,放寬外國汽車企業的在華限制已經產生了作用。長期以來,外國汽車企業必須與中國合作伙伴建立合資企業並分享利潤,才能在中國製造汽車。2018年,針對電動汽車的此類規定取消;2022年,針對其他類型汽車的此類規定也將取消。

報道指出,特斯拉公司利用這一政策調整,成為在中國擁有全資工廠的第一家外國汽車企業,並於今年開始交付在其上海工廠生產的汽車。同樣,寶馬公司計劃到2022年將其在與華晨汽車的合資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從目前的50%提高到75%。獲得更多的控制權和利潤很可能意味着寶馬公司也更願意在中國製造銷往其他地區的汽車。中國去年大幅削減了電動汽車補貼,但引入信用交易制度以鼓勵汽車企業生產更多電動汽車。

報道稱,藉助慷慨的補貼和政府採購,中國在電動汽車市場的先發優勢已經聚集了一批供應商。中國連續多年位居全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儘管歐洲今年可能憑藉扶持政策暫時奪走這一位置。

中國擁有一些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例如,特斯拉公司使用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生產的無鈷電池,以降低其在上海製造的一些汽車的成本。大眾汽車公司今年斥資12億美元(1美元約合6.67元人民幣——本網注)買入中國電池製造商國軒高科公司26%的股份。韓國和日本的主要電池製造商也在中國設有工廠。

當然,現在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電動汽車在全球汽車總銷量中佔比很小。全球汽車製造商的出口計劃在短期內也許不會有太大影響。歐洲在電池製造方面也正設法迎頭趕上。特斯拉也將在柏林建廠,這意味着從上海出口的計劃可能只是暫時的。

但是報道指出,與內燃發動機時代不同的是,中國真的有機會成為電動汽車出口市場上的一個重量級選手。

big

10月19日在上海市外高橋港區拍攝的準備出口歐洲的特斯拉Model 3。新華社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