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人生发财靠康波,如何把握周期,逆袭人生?

人生髮財靠康波,如何把握週期,逆襲人生?

富途资讯 ·  2020/01/01 09:23

2016年的時候,有這樣一段話流傳甚廣,「人生發財靠康波,一個人的一生中,能夠獲得的機會,理論上來講只有三次。如果能把握住一次,你就至少能成為中產階級。1985年之後出生的人,人生第一次機遇除開1999年,只會在2019年出現。」

這段話就是許多經濟學家根據康波經濟週期做出的推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我們對於宏觀經濟的總結和預測,那麼什麼是康波週期呢?

什麼是康波週期?

康波週期理論,其實就是經濟長週期理論。這個理論創立的關鍵人物,是蘇聯經濟學家尼古拉斯·康德拉季耶夫。康波理論認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發展的動力,因此生產力發展的週期由科學技術的發展決定。在40-60年的長週期尺度上,康波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回升四個階段:以創新性技術變革為起點,前20年左右是繁榮期,在此期間新技術不斷顛覆,經濟快速發展;接着進入約5-10年的衰退期,經濟增速明顯放緩;衰退期之後的10-15年是蕭條期,經濟缺乏增長動力;最後進入10-15年回升期,孕育下一次重大技術創新的出現。

除了康波週期之外,還有其他幾個經濟週期值得關注:

基欽週期(存貨週期):英國經濟學家約瑟夫·基欽(J·Kitchen)於1923年提出了存在着一種40個月(3~4年)左右的小週期,而一個大週期則包括兩個或三個小週期,故稱為「基欽週期」。基欽提到,這種小週期是心理原因所引起的有節奏的運動的結果,而這種心理原因又是受農業豐歉影響食物價格所造成的。

朱格拉週期: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C Juglar)於1862年出版了《法國、英國及美國的商業危機及其週期》一書中,提出了資本主義經濟支出存在着9~10年的週期波動,一般稱為「朱格拉週期」。

庫茲涅茨週期: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S·Kuznets)提出了存在一種與房屋建築相關的經濟週期,這種週期平均長度為20年。這也是一種長週期,被稱為「庫茲涅茨」週期,也稱建築業或房地產週期。

康波在國內經濟的應用

利用不同經濟週期的疊加和共振,好比一臺精密的定位儀,可以精準定位經濟的高點和低點。即為,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週期,也就是康波,嵌套三個20年左右的庫茲涅茨週期即建築週期,每個庫茲涅茨週期嵌套兩個10年左右的朱格拉週期即資本與設備週期,每個朱格拉週期嵌套3-4個基欽週期即庫存週期,也是投資時鐘裏運用的週期。

通過週期理論,我們可以看到2005-2007年,中國經濟和股市都大熱了一把,「美林時鐘」與經濟週期理論大放異彩

在當時火熱的市場環境下,「投資時鐘」幾乎成為每位投資者的必修課。中國經濟和股市也非常應景,特別是2007年大宗商品的火爆表現,與股市週期性行業的完美表現相對應,印證了「投資時鐘」繁榮(或過熱)期配置大宗商品和週期性行業的規律,讓許多投資者都嚐到了利用「投資時鐘」進行資產配置的甜頭。

然而從2010年開始,隨着產業政策推行結構主義,即傳統產業做減法,新興行業做加法,GDP增速開始從高點下滑,從2010年的10.6%,到今年的6.0%,可以説是走出了一個L型走勢,而且波動一直趨於收斂,這使得利用「投資時鐘」或基欽週期理論分析經濟和市場的有效性越來越低。

目前來看,只是週期理論中的「基欽週期」解釋中國經濟的能力在減弱,其它三個大週期對中國經濟的長期走向的研究還是有較強的適用性的。特別是康波,在解釋技術革命驅動經濟週期上是最為合適的。

經過了五次左右的技術革命,工業革命(1771年);蒸汽機與鐵路時代(1829年);鋼鐵、電力與重工程時代(1875年);信息與通信時代(1970年代),基本上每個技術革命都相隔60年左右甚至更長,也就是一次康波,對於經濟週期而言,臨近技術革命的起點或前半段,經濟增長都比較快速和繁榮,而技術革命的中後期,因為技術紅利消耗殆盡,經濟增長顯現頹勢,需要又一次技術革命才能往前推動。

上世紀90年來以來,我們進入互聯網時代,從2008年的前的PC到危機後的移動互聯網,都從很大程度上繁榮了全球各經濟體。但目前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紅利被充分挖掘,且未找到能夠與互聯網相媲美的技術革新,或者技術還不成熟如人工智能和新能源革命更多是在炒作概念,「互聯網+」的概念浪潮正走到尾聲,而真正的新技術革命或許還沒有開始。

也就是説,現在還處於康波的中後期,全球經濟體都面臨技術革命突破的問題。中國則面臨着人口紅利和開放紅利鋭減後,如何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等影響生產效率的要素)實現經濟轉型與升級的問題。這就是發展經濟學面臨的課題。

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的確很大,至少是2016年以來最大的,但2019年顯然不是這一輪經濟調整的最低點。

為什麼會看錯?原因很簡單,正如前文所説,影響經濟運行的因素太多。康波週期理論,本質上是通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大量統計推導出來的,它的基礎是市場經濟,是基於歐美主導世界的大格局。

而且,中國有着更有力的宏觀調控,往往針對主流預測做出「逆週期調控」, 通過政策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不斷打破市場的「共同預期」,熨平經濟的波動,威懾投機性資金。

60年的全球經濟大週期,任何一個經濟體和個人都難以擺脱康波的宿命。回升、繁榮、衰退、蕭條,每一個階段大概10-15年,不僅是因為一個人最多能碰到兩次康波發財機會,更因為一次大的康波週期,需要空前的新技術革命的爆發才能驅動,這些都不是人類自己可以控制的,更多的時候康波給予個人的是一種時代紅利或技術紅利的形式,能夠提前判斷就能抓住紅利機會,實現個人財富自由,抓不住恐怕就要再等上半輩子。

就像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很多年輕人靠買房實現了人生的飛躍一樣;2020年當危機再次發生時,一個10年一遇的大機會也正悄悄臨近。也許,這一次的機會將會是在股市,而不是房地產。

無論是康波理論還其他財富週期規律,其實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順時應勢!只有順應時代,抓住脈搏,獨立思考評估時勢,才有可能把握機會,無論是投資還是事業,才能帶來更好成功機會。未來,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