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做卓越的社会责任领军者 蒙牛发布2019可持续发展报告

做卓越的社會責任領軍者 蒙牛發佈2019可持續發展報告

中金在线 ·  2020/07/13 13:34

近日,蒙牛集團正式披露《2019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從經濟、社會、環境三個維度全面解讀年度履責理念、行動與成效,系統披露了食品安全管理、推行綠色採購、員工權益保護、助力農村經濟發展、發展循環經濟、產品包裝材料減量、保障食品營養健康等關鍵性議題。顯示了蒙牛作為乳業龍頭企業的責任擔當,以及推動中國乳業振興及可持續發展的努力。

完善管理體系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2019年,蒙牛將“可持續發展”升級為集團戰略,承接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正式發佈涵蓋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十項可持續發展承諾,並構建全公司參與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包含12個可持續發展事項,囊括27個蒙牛行動,結合核心業務優勢,致力於為各利益相關方創造可持續的價值。

蒙牛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守護人類和地球共同健康”為願景引領,致力於實現“更營養的產品,更美好的生活,更可持續的地球”這一戰略目標。

20200713134129634d235i8nig88ruqx

《2019蒙牛ESG報告》展示了蒙牛為更好踐行與推進可持續戰略所做出的的管理體系完善工作:蒙牛組建由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可持續發展執行委員會及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為核心的三級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分別負責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決策、管理及執行,並由集團事務部及財務部擔任公司持續發展執行委員會祕書處,負責公司可持續發展日常事務的管理及相應資源的調配。

在“守護人類和地球共同健康”的願景引領下,蒙牛通過“更營養的產品,更美好的生活,更可持續的地球”,打造真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乳業品牌。

多維度履責與行動經濟、社會、環境亮點頻現

《2019蒙牛ESG報告》顯示,蒙牛在經濟、社會、環境三個維度全面解讀年度履責理念、行動與成效,全年亮點頻現。

在經濟維度,蒙牛以消費者為核心,以創新和數字化變革為產品注入豐富內涵,以卓越品質打造優質奶源和產品品質保障;推動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以科研創新加速產品與服務更新迭代;以數字奶源、智能製造、智慧供應鏈、消費者數字化洞察打造“數字蒙牛”;實施“奶業振興1-3-6工程”,賦能經銷商,攜手上下游實現產業共贏;加快全球化進程,策略性收購貝拉米公司,落地海外戰略佈局,推動產品升級創新。

20200713134130402d235qx34d66z48r

在社會維度,蒙牛勇擔乳業龍頭企業社會責任,為弱勢羣體提供多維度支持與幫助。蒙牛連續3年開展營養普惠計劃,為貧困地區兒童捐贈學生奶,同時開展營養健康科普教育,提升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水平;打造“產業扶貧+營養扶貧+定點扶貧”的精準扶貧蒙牛特色模式,帶動地方發展。2019年度,蒙牛公益投入總金額達4000萬元,為全國5萬餘名學生捐贈20萬提學生奶,產品價值達900萬元,幫扶5萬多農牧民,發放奶款2,000億。

在環境維度,蒙牛推動建設綠色乳品生態,打造從牧場、工廠到倉儲、物流的綠色運營模式,為打造更可持續的地球獻出蒙牛力量。截至2019年,蒙牛共建設9個“國家級綠色工廠”;對牧場開展動物福利體系培訓工作,普及率達100%,牧場環保設施改善扶持資金3.5億元。

卓越社會責任擔當五星級綜合表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對《2019蒙牛ESG報告》從過程性、實質性、完整性、平衡性、可比性、可讀性、創新性等要素進行了打分,給出了綜合評級五星的評價結論。

評價認為,《2019蒙牛ESG報告》開篇設置“勇戰疫情中國要強”責任專題,生動詮釋了企業的責任擔當;深度對標並重點回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關鍵議題,彰顯了企業的責任引領和價值追求;制定可持續發展三年戰略規劃,持續完善可持續發展工作管理體系,是一份卓越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0200713134137369d235wlsw5yt86o6

可持續發展戰略下,蒙牛時刻不忘初心,責任在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蒙牛作為中國乳業領軍企業,再一次彰顯了卓越的社會責任擔當,不僅進行了7.4億款物的捐贈,上萬蒙牛人把牛奶送到了全國1萬餘家醫院及其他防疫機構,而且還為了確保全產業鏈穩定運營,為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預付奶款及金融授信等支持,有效幫助合作伙伴共渡難關。同時,蒙牛向全社會聯合發出“天天飲奶健康中國人”倡議,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守護人類與地球的共同健康”,再次展現了蒙牛作為領軍民族企業的擔當。

蒙牛以打造負責任的世界級中國乳企為己任,將可持續發展深度融入商業發展中,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利益相關方,共同“守護人類與地球共同健康”。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