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分鐘,
陪你在美股市場賺到錢!
大家好,我是牛牛課代表!
今天是系列課程《美股投資20講》的
第二講《走進美股三大交易所》
牛友們快搬好小板凳,一起來上課吧~
本節課講述美股三大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的發展歷程。
過去十年,美股經歷了超長牛市,伴隨着全球貨幣寬鬆和科技進步的紅利,美股出現了大量的十倍股,其中不少科技類公司表現尤爲亮眼,貢獻了重要力量。
值得關注的是,日前,蘋果、亞馬遜和微軟這三隻科技股的市值佔標普500指數的20%,佔納斯達克100指數超過三分之一。而它們的總價值約5萬億美元,超過了整個德國的經濟總值。
在波瀾壯闊的美股背後,美國證券市場的三家交易所起着重要的支撐作用,它們分別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
今天這節課就這三家交易所的歷史講起,解讀發展歷程與當下的變革抉擇。
一、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簡稱NYSE)
紐交所,圖源:維基百科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當時24個證券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68號外一棵梧桐樹下籤署了《梧桐樹協議》。
注:此段歷史可回顧第一講哦。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第一個總部是1817年一間月租200美金,位於華爾街40號的房間。
一戰發生後不久(1914年7月),紐交所被迫關閉。但11月又重新開放,各種債券得以自由交易支持作戰。
2006年6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與泛歐交易所合併組成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NYSE Euronext)。2013年,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被$洲際交易所(ICE.US)$集團收購,並且獲得主管機關批准。此後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結束營運,不復存在;自開業到結束將近六年。紐約證交所和泛歐交易所作爲洲際交易所集團的子公司,依然繼續營運。
今年6月22日,紐交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一份修改後的IPO上市規則,希望在企業直接上市的同時,能直接面向投資者直接融資。
媒體報道稱,此舉將改變現行的IPO市場。以往,IPO先由投行作爲承銷商進行售股融資,而不允許企業直接向投資者出售股票來融資。
截至6月22日,共有1956家上市公司在紐交所上市,總市值26.9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0萬億元)。紐交所上市的中概股有阿里巴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石油、跟誰學、新東方等。
二、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簡稱Nasdaq)
納斯達克,圖源:維基百科
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是美國的一間電子股票交易所,創立於1971年,是現在世界上第二大的證券交易所。
1971年,納斯達克由國家證券業者協會創立,在2000年、2001年的一系列交易中分離出來,成立納斯達克。
目前由NASDAQ OMX集團擁有和運作,2002年7月2日其股票在自己的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爲NASDAQ:$納斯達克OMX交易所(NDAQ.US)$。
2006年,NASDAQ獲得SEC批准正式成爲美國股票交易所。
次年,NASDAQ收購北歐交易所集團成立了NASDAQ OMX集團。隨後分別於2007年和2008年收購波士頓股票交易所和費城股票交易所。
納斯達克根據淨利潤、總資產、市值等標準將股票市場分爲以下三個層次,目的在於進一步優化市場結構,吸引不同層次的企業上市:
1.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 (NASDAQ-GS)
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的標準在財務和流通性方面的要求高於世界上任何其他市場,列入納斯達克精選市場是優質公司成就與身份的體現。
2.納斯達克全球市場
作爲納斯達克最大而且交易最活躍的股票市場,有近4400只股票掛牌。在納斯達克全國市場上市的公司必須滿足嚴格的財務、資本額和共同管理等指標。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中有一些世界上最大和最知名的公司。
3.納斯達克資本市場
納斯達克專爲成長期的公司提供的市場,有1700多隻股票掛牌。作爲小型資本額等級的納斯達克上市標準,財務指標要求沒有全球市場上市標準那樣嚴格,但他們共同管理的標準是一樣的。
上市開盤價4美元以上必須維持90天,之後不得低於1美元,否則就要降級到櫃台交易,反之若公司營運良好且股價上升在5美元以上,則可申請到全球市場交易。
此外,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總裁尼爾森·格里戈斯(Nelson Griggs)將納斯達克視爲創新的發源地,他認爲:
當世界更多地轉向信息時代和以技術驅動發展時,如今即使很多看起來屬於傳統行業的公司,也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因爲我們被看作是創新的代名詞」。
納斯達克關注在企業發展週期中任何規模的具有潛力的公司,致力於與企業達成長期合作關係。
大部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概股,大家都很熟悉,譬如新浪、搜狐、網易、百度、攜程網、富途控股等。
三、美國證券交易所(American Stock Exchange,簡稱AMEX.)
美國證券交易所,簡稱「ASE」或者「AMEX」,是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和第三大證券交易市場,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場外證券交易市場。
美交所,圖源:維基百科
美交所是唯一一家能同時進行股票、期權和衍生產品交易的交易所,也是唯一一家關注於易被人忽略的中小市值公司併爲其提供一系列服務來增加其關注度的交易所。
美國證券交易所原以中小盤股票交易爲主,近年來在金融衍生工具和ETF的交易上有很大成就,地位日漸重要。
在這裏上市的中概股有$安博教育(AMBO.US)$、$敦信金融(DXF.US)$等。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10月,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以2.6億美元的股票完成了對AMEX的收購。
美國三大交易在其各自的時代逐漸發展至今,具有不同特點與氣質。
總體而言,因IPO制度的不同,在紐交所上市的企業通常爲歷史悠久、規模龐大、發展穩定的企業,典型如阿里巴巴、可口可樂、IBM;而快速發展的科技股則更青睞於納斯達克交易所,如四大科技巨頭:Facebook、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相比之下,在美交所上市的企業規模普遍較小。
今日延伸小問題:
簡單聊聊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有何區別?
歡迎大家來留言區互動!
課代表會在討論區選擇8名參與度高的牛友,送188牛牛積分!
Tips:傾向於選擇能主動提出課程相關可行性建議、
或能參與課後小討論的牛友們哦!
明日是實操課哦!
第三講《美股交易入門指南》等你!
不見不散!!
附課程鏈接:《美股投資20講》
評論(17)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