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牧鑫资产张杰平:做投资首先思考风险管理

牧鑫資產張傑平:做投資首先思考風險管理

证券时报网 ·  2020/05/06 12:40

近期,證券時報、東方證券聯合主辦的東方證券杯“逐鹿東方”衍生品基金經理擂台賽2020年3月榜單全新出爐。由於海外疫情的持續爆發,這對各傢俬募的操作思路也產生一定影響。

其中,上海牧鑫資產管理旗下的“牧鑫純貝塔0號”在“期權策略組”中取得了月度冠軍的成績。日前,證券時報記者獨家對話牧鑫資產董事長、投資總經理張傑平。在分享投資經驗之外,張傑平表示,做投資首先需要思考怎麼管理好風險,管理後的風險自己是否有能力承受,才能獲得持續穩健的收益。

劍橋博士開創私募生涯

在此前的採訪中,曾有多名理工科精英管理的產品成為月度冠軍,張傑平正是其中一員。從學術背景上來看,張傑平在英國劍橋大學取得數量金融學博士,本碩也同樣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德國慕尼黑科技大學等世界名校,屬於精英“海歸”一枚。

在畢業後,張傑平隨即加入瑞士信貸,陸續在倫敦和新加坡分公司負責新興市場外匯結構化衍生品的交易業務,曾管理超過100億美金的衍生品資產。談及在瑞士信貸的工作經歷,張傑平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這對其風險管理思路產生了重要影響。

“因為我入行前幾年就碰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所以對風險的恐懼性很大。回國前,我一直在瑞信。瑞信在投資管理方面對風險的管理非常成熟,這樣的經歷對我很有幫助。”張傑平表示。

在告別瑞士信貸之後,張傑平回國並開啟私募生涯。2014年8月,牧鑫資產正式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2015年11月,牧鑫資產獲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並在次年獲得中基協觀察會員資質。在創始人、董事長之外,張傑平還擔任牧鑫資產的投資總經理,帶領開發核心策略體系。

“我們目前是一家完全量化的管理公司,主推期權全策策略體系,以期權策略為主,以趨勢類策略,反轉類策略,套利類策略做配合。”張傑平介紹稱,牧鑫資產的策略體系從2017年穩定後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們不相信策略參數的過渡調整,更多相信不同策略之間的對衝。”

極端行情提高風險管理

2020開年後,新冠疫情對全球市場造成較大影響。在3月的交易月期間,海外疫情持續爆發,市場變化也同樣風雲變幻。不過,對於策略交易類產品來説,一般影響並不算大,反而會衍生一些交易機會。

對此,張傑平向記者表示,“今年的市場非常極端,但是我們還是一樣的策略體系在運行。我們認為策略體系的連續性很重要”。他介紹,其產品主要圍繞有活躍期權品種的標的。“我們是完全量化的,波動太大和太小都會提前設置好對應的策略。但是我們無法主觀判斷市場到底什麼情景。每個小策略都會有自己的開倉和平倉邏輯。”

而在風險管理方面,在瑞士信貸的工作經驗令張傑平對風險格外敏感。在對策略投資的體系設計中,他也更強調風險部分的管理。“市場極端情況如果發生,策略體系會怎樣,我們會一直壓力測試這些情景。現在的策略體系基本就是圍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制定的,但是最近的市場還是非常極端,有些比2008年的經歷還恐怖,所以我們的風險管理也是一直在提高升級。”

“從2005年入行以來,市場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在變。在這個變化方面,國內因為還在開放過程中,所以甚至比國外還多些。”在變與不變當中,持續學習成了張傑平的習慣。“我自己會花很多事件看金融工程類研報,看看新的策略思路,分析海外當年在和我們相似的發展階段時的市場情況和盈利邏輯。”,此外,學習金融大佬前輩們的投資經驗和投資哲學,也是張傑平日常生活中的樂趣之一。

在投資心得上,張傑平與記者分享時指出,做投資首先需要思考怎麼管理好風險,管理後的風險自己是否有能力承受。如果可以做到在極端市場下不虧或者少虧,這樣平時正常情況下的收益才可以保住。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