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股神挚爱“肥宅快乐水”,可口可乐30年回报巴菲特近300亿美元

股神摯愛“肥宅快樂水”,可口可樂30年回報巴菲特近300億美元

格隆汇 ·  2020/04/29 22:28

來源:騰訊美股

不管出現在什麼場合,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手中似乎都少不了一瓶可口可樂,而“肥宅快樂水”在全球的人氣和知名度其實一點也不低於巴菲特本人——儘管他鐘愛的櫻桃口味,清奇到他的鐵粉也未必能夠接受。

儘管許多健康專家都説可樂飲料當中熱量和糖分過高,會引發一系列問題,但是巴菲特卻我行我素。他曾經對《財富》雜誌坦言:“如果説我每天攝入2700卡路里熱量,那麼其中四分之一應該都是來自可口可樂。12盎司(350毫升)裝的,我一天至少要喝五聽,每天如此。我身體的四分之一就是可口可樂構成的。”

在奧馬哈的股東大會上,面對這方面的善意提醒,巴菲特則展現了他富有睿智的獨特幽默:“其實我真的很希望我有一個雙胞胎,可以做一個實驗。我們每天都攝入一樣多的熱量,差別在於,他只吃西蘭花。我知道,我肯定會更快活一些,因此,我也就很可能會更長壽一些。”

作為一位投資人,巴菲特還試圖對可口可樂的獨特魅力進行技術層面的分析,他曾在股東信當中寫道:“有一點是大家並不瞭解的……可口可樂沒有味覺記憶。你可以上午九點來一瓶,十一點來一瓶,下午五點再來一瓶。其他飲料,不管是香草蘇打、根啤、橙汁還是葡萄汁,你都做不到。普通人一天需要飲用64盎司液體,全喝可樂都沒問題……其他飲料持續喝一陣子就會不舒服……只有可樂是沒有味覺記憶的。”


回報近300億美元


眾所周知,可口可樂是巴菲特的長年重倉股之一,是他從1988年底到1989年初開始投資的。當時,他第一次買進就一舉出資10億美元,收購了可口可樂全部股份的6.2%,在那之後的很長時間裏,該股一直都是巴菲特投資組合當中的頭牌。到2019年第四季度結束時,巴菲特依然持有可口可樂9.3%的股權,價值約220億美元,後者已經三十多年保持着伯克希爾十大重倉股的身份,這段緣分可謂是絕無僅有了。

f756e-1384c5d3-1d9c-417c-a4db-f63fdcbe98a6.png

那麼,這些年來,可口可樂的股票到底為巴菲特賺了多少錢呢?與買進成本相比,2019年年底時,伯克希爾所持有的可口可樂股票價值足足高出了大約210億美元——當然,這筆巨大的利得依然只存在於紙面上,因為巴菲特對於這種投資,是“永遠”不會賣掉的。

必須指出的是,可口可樂股價的漲幅,其大部分主要是在這三十多年投資週期的前半段當中實現的,而後半段的股價走勢則相對遜色一點,對此巴菲特自己也毫不諱言。

然而,這裏所謂的“相對遜色”也不過是“優秀”與“不錯”的差別,而不少投資者甚至財經媒體便將巴菲特後來未能“及時”賣出可口可樂看作是他的“錯誤”,簡直不知道荒唐到哪裏去了。這裏的關鍵就在於,短線炒家的眼睛只看得到股價,而只有真正投資者的大腦才能夠理解可口可樂投資對伯克希爾的另外一層重要意義——額度可觀、表現穩定的股息。可口可樂股息豐厚,而且擁有半個多世紀持續派發和不斷增發的歷史,被投資界推為“股息之王”。

三十多年投資週期當中,巴菲特每個季度都可以從這一投資中獲得一筆巨大的現金收益,累計約70億美元——眾所周知,撬動巴菲特投資魔法槓桿的支點,就是保險業務的“浮存金”,而股息其實也是其有力的補充。

501ce-c3bcc91b-8791-4466-9ffa-6d6958f34a74.png

 總之,可口可樂的投資已經成了巴菲特的一個經典作品,提到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優秀的企業,包括他自己在內,大家首先舉出的往往就是這個例子。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巴菲特雖然正式投資是在1988年,但早在半個世紀之前,他就已經對這隻股票產生了興趣。


7歲的可樂小販


那是在1937年,當時巴菲特只有7歲。奧馬哈當年的夏季一如今天這樣悶熱潮濕,區別在於,當年的人並沒有空調。許多人為了涼快一點,晚上乾脆睡到了户外的草坪上。巴菲特看在眼裏,忽然想到,這見鬼的天氣豈不正是一個向大家售賣軟飲料的好商機?

於是,他開始進行自己的研究。當時,每一個加油站都有冰箱,出售各種軟飲料,並有專門的小筐裝瓶蓋。巴菲特花了幾周的時間,跑了好多加油站,收集了大量的瓶蓋,分類後發現,可口可樂的瓶蓋比其他所有飲料加起來還要多不少。巴菲特決定,自己也要賣可口可樂。恰好,當時巴菲特的祖父就開着一個雜貨店,於是他就幹起了從祖父那裏賒來可口可樂,到鄰居家上門推銷的生意,一時間賺得盆滿缽滿。 

9df8f-d5a38166-c2f1-4e1c-b1f4-5e60dfbbfe6f.png

可是,多年後回憶起這一幕時,巴菲特強調的是,自己那時犯下了一個錯誤——他本該把賣可口可樂賺來的錢換成可口可樂股票的。事實上,正是由於錯過了這個黃金機會,巴菲特後來不得不等待了足足半個世紀。

這一等,就等到了1988年至1989年。1991年,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年報當中寫道:“1989年,當我,一個每天要喝五聽櫻桃可樂的開心消費者宣佈,我們收購了價值10億美元的可口可樂股票時,我必須説,這正是一種最佳的詮釋——別人是嘴巴説到哪裏,錢就投到哪裏,而我是嘴巴喝到哪裏,錢就投到哪裏 。”


一持有就是三十年


當然,這投資絕對不僅僅是因為巴菲特自己的喜好,而是因為他看到,當時的可口可樂有大量利潤是來自海外,而且擁有家喻户曉的傳奇性品牌,這些就為公司未來的長期成長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當時公司的股價只相當於1988年利潤的的16倍左右,也算得上合理。 

2d932-9753284d-0a94-4ed3-bf25-b190161da80c.png

到1980年代晚期,可口可樂的淨所得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當中平均年增速達到12%左右,而且難得的是盈利品質還異常強勢和穩定——幾乎每一年都不低於10%,此外他們還長期保持輕資產運營的記錄。由於只要少量的資本就可以維持公司的成長,使得他們可以將大量現金慷慨地回饋給股東,比如增發股息和進行股票回購。

從1983年到1988年,可口可樂公司購回了自己發行在外股份的11%。此外,股息的持續增長也是可口可樂的傳統,多年來年年增發從不間斷。從1970年到1988年,可口可樂股息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9.35%,從最初的每股0.24美分一路增長到了1.20美元(1986年曾經進行一拆三的分股,數字合併計算)。

於是,巴菲特重拳出擊,使得可口可樂立即在他當時的普通股投資組合當中佔據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站在後見之明的立場上,不少人可能覺得當初巴菲特的決定並沒有什麼了不起。這是一家公認的優秀企業,擁有強大的品牌,可觀的成長前景,而且是一家輕資產企業,能夠產生豐厚的現金……當然,同樣重要的是,還有水平合理的股價。關鍵在於,首先,後見之明總是後見之明,其次,買進價格至關重要,所以五十年前就見識到可口可樂威力的巴菲特才會一直等待到那時。 

f68da-81f01f39-210e-4674-8d64-fe69398f05fb.png

眾所周知,巴菲特的名言之一就是,他希望持有一隻股票的週期能夠是“永遠”。這就意味着,買進只是成功了一半,而持有也不是那麼簡單。個股總是不斷漲漲跌跌,而大盤也不斷穿越牛市與熊市的週期,投資者的神經時刻都要經受考驗。


巴菲特穩如泰山


比如,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2008年到2009年,可口可樂的股價從30美元下跌到了20美元。從紙面上看,這就意味着投資者遭受了大約40%的損失。這足以嚇到許多人,導致他們割肉退場,儘管實際上,這才叫多年辛苦毀於一旦。然而,巴菲特卻不動聲色,因為真正長期的投資者有着另外一種觀察問題的視角——如果你能夠從投資企業本身的實際業務情況,而不是市場波動着眼,你的心情自然就不會那麼緊張。這樣的思考方式,正是巴菲特,以及諸多其他真正長期買進持有的投資者的成功奧祕所在。

巴菲特的老搭檔芒格(Charlie Munger)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你投資的一隻股票價格下跌50%就讓你無所適從,那麼很抱歉,你天生就不適合股市。事實上,巴菲特和芒格接手伯克希爾以來,後者的股價就先後曾經有四次遭遇到這種挑戰。 

6f2fb-76da7d58-85a2-437d-9c46-a2d23bae25ed.png

似乎早有先見之明,在1993年的股東信當中,巴菲特就提到了可口可樂股價曾經的掌故:“讓我們來補充一條歷史經驗:可口可樂是1919年上市的,發行價格是40美元。到1920年底,市場在對可口可樂的未來做出悲觀的再評估後,將其股價打壓到了19.50美元,低於發行價格50%以上。

可是,這樣一來可口可樂股票,計入股息再投資,到1993年底,價值已經超過了210萬美元。正如格雷厄姆(Ben Graham)所説的那樣:‘短期而言,市場是一臺投票機,反映的是選民登記測試的結果,只要有足夠的財產都可以參加投票,對心智和情緒穩定性都沒有任何要求,但是長期而言,市場則是一臺稱重機。’”

事實就是,2008年當中,可口可樂的每股盈利為1.51美元,而2009年的數字為1.47美元,這也就意味着,20世紀30年代以來所僅見的最嚴重衰退當中,可口可樂的每股盈利也不過一年減少了4美分而已,而且這還完全可能是各種四捨五入的計算造成的!與此同時,從2008年到2009年,可口可樂的年度股息還從0.76美分提高到了0.82美分。


可口可樂不行了嗎?


誠然,近年以來,由於健康生活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不少消費者開始對高糖高熱量的飲料説“不”了,而功能飲料這一新玩家的入場也讓傳統碳酸飲料腹背受敵。不過,巴菲特儘管2018年接受CNBC採訪時承認可口可樂“看上去不如五年或者十年前那麼出色了”,但是他還是將其看作一家“非常出色的企業”。可口可樂自身也在尋求新的發展方向,開始進軍咖啡和茶飲等,這些新產品銷售不斷增長,只是其利潤率並沒有傳統碳酸產品那麼高。不過,即便如此,巴菲特依然熱情支持這種努力。 

18b81-88293b87-0f3a-40aa-84db-bde1c23eb154.png

與此同時,巴菲特也向投資者解釋説,也許可口可樂的成長前景不如過去了,但是他們依然擁有全球最好的分銷系統,這就意味着,他們的各種能量飲料,或者是咖啡味可樂等新產品可以比競爭對手更方便地來到新一代消費者身邊。

其實,細心的人很容易就會發現,像可口可樂和麥當勞這樣的公司是不大會容易受到經濟週期影響的。哪怕在大衰退最嚴重的時候,人們還是會在餐廳裏喝雪碧,而籃球場邊也少不了Powerade運動飲料的身影。一家品牌影響力覆蓋全球,產品價格低廉,鋪滿207個國家和地區市場,股權回報率30%的企業,怎麼可能因為這樣的小小插曲而遇到大麻煩?

為了購買一家目標公司的股票,足足等待了五十年,這足以説明巴菲特作為一個投資人具有怎樣超凡的紀律和耐心,而一旦時機到來,便立即全力出擊,將他的判斷力和魄力展現無遺,最後,能夠看淡種種別人眼中驚心動魄的行情而堅持持有,其中更有值得所有投資者去品味的智慧。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