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無人車產業趨勢可類比上一輪分撥中心自動化升級趨勢,新技術的誕生和新一輪的資本開支競爭,或將打破原有的運營模式和平衡。
智通財經APP獲悉,華源證券發佈研報稱,無人車降本或將增厚加盟商盈利,根據測算,從網點-驛站交通的場景替換無人車,降本幅度達到0.11元/票,或將改善產業鏈利潤,間接影響快遞企業總部報表。本輪無人車產業趨勢可類比上一輪分撥中心自動化升級趨勢,新技術的誕生和新一輪的資本開支競爭,或將打破原有的運營模式和平衡,考慮各快遞企業總部現金流差異、加盟商盈利狀況差異,具有規模優勢和利潤優勢的企業或加速變革,形成新的成本優勢,進而加速行業格局的變化。
華源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產品降價+路權開放+應用場景,物流無人車迎來規模化商用期
物流無人車是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運載貨物工具,在智能技術進步和零部件價格下降的帶動下,2024年下半年九識、新石器等企業發佈旗艦產品,主流車型X3/Z5/X6單車售價降至5萬元以內,加上FSD費用,較傳統物流車使用成本已具備經濟性。此外,近幾年多地陸續出臺了支持無人車發展政策,路權獲批數量快速增長,爲商業化應用打下基礎。2025年部分頭部製造企業訂單量快速突破萬台,下游快遞企業表態積極採購,規模化商用進入快速增長期。
快遞末端配送爲主流應用場景,推動快遞企業降本、增效
完整的快遞流轉一般包括「攬收-中轉-交通-派送」,當前快遞末端派送時「入站入櫃率」較高,存在從網點至社區的批量交通需求,結合物流無人車的低速安全、固定線路、無人智駕等特點,無人車可大幅應用於「派件網點至社區驛站」場景,有望取代常規的微型麪包車/微卡/輕卡/貨運三輪車,同時節約相關人力成本。
此外,無人車的投入還可協助快遞企業優化配送模式,優化網點佈局,節約快遞員往返網點時間、增加面客營銷時間。儘管當前仍有路權瓶頸、依賴人力裝卸等現實問題,但在技術進步、車型功能擴展、路權開放的浪潮下,無人車應用趨勢明顯,快遞企業或迎來模式變革新機遇。
車輛替換空間大,滲透率或加速提升,無人車產品放量可期
根據華源證券測算,物流無人車理論上可替代微卡、輕卡、貨運三輪等傳統交通工具,應用於快遞、城配、商貿零售等多種場景,理論上每年最多可替換商用車444萬台,對應無人車年市場規模2071億元。根據國家郵政局,截至2024年底累計超過6000台L4級物流無人車運營,市場仍有較大滲透空間。頭部企業在手訂單快速增長,關注新石器、九識、白犀牛等無人車領先企業。
直營制物流企業或受益,關注順豐系和德邦股份
順豐是國內直營制綜合物流龍頭,2024年順豐已投入使用超800台無人車,應用在多場景,具體包括:中轉場和網點間的支線交通、網點和小哥收派區域間的接駁交通、園區和校園等封閉型區域的收派等,成功將「籠車」與「無人車」結合,融入其營運模式變革,順豐無人車應用在快遞企業中位居前列,且已打通模式變革,業績也有望快速受益。
根據華源證券測算,順豐單台無人車可節降成本2186元/月,2024年順豐末端收派車輛規模超10萬台,未來替代空間廣闊。而順豐同城在最後一公里+城配市場也已開始應用無人車,並投資無人車頭部企業白犀牛。
德邦則探索在末端配送與幹線物流應用無人車,早在2021年德邦參投自動駕駛技術和運營公司嬴徹科技,有望在幹線重卡無人化取得領先優勢。建議關注:順豐控股(002352.SZ,06936)、順豐同城(09699)、德邦股份(603056.SH)。
加盟制物流企業末端降本,或催化新一輪格局分化
快遞網點在末端配送場景中積極使用無人車,對於派件穩定、規模體量大的網點,有望率先使用。無人車降本或將增厚加盟商盈利,根據測算,從網點-驛站交通的場景替換無人車,降本幅度達到0.11元/票,或將改善產業鏈利潤,間接影響快遞企業總部報表。
站在更高視角看,本輪無人車產業趨勢可類比上一輪分撥中心自動化升級趨勢,新技術的誕生和新一輪的資本開支競爭,或將打破原有的運營模式和平衡,考慮各快遞企業總部現金流差異、加盟商盈利狀況差異,具有規模優勢和利潤優勢的企業或加速變革,形成新的成本優勢,進而加速行業格局的變化。建議關注申通快遞(002468.SZ)、圓通速遞(600233.SH)、中通快遞-W(02057)。
風險提示
無人車滲透不及預期風險,政策與合規風險,行業格局變動風險,成本增加風險,市場空間測算偏差的風險,快遞企業應用無人車的降本測算偏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