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雲計算的產業邏輯主要可以概括爲供給端雲算力普惠化,需求端下游企業需求擴容所帶來的整體機會。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泰證券發佈研報稱,雲計算的本質在於計算資源和服務的調配,邊緣計算重要性正在凸顯。雲計算的價值體現在計算資源池的統一調度,能夠爲下游用戶提供靈活、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計算資源;爆發式的數據處理需求和實時運算需求使得邊緣計算越來越重要。AI時代雲計算的產業邏輯主要可以概括爲供給端雲算力普惠化,需求端下游企業需求擴容所帶來的整體機會。
從供給端看
1)雲服務IaaS+PaaS/MaaS層正在經歷規模化降本。一方面雲計算大廠和數據中心正在加速擴容(供給擴張),另一方面雲計算底層軟硬件和基模突破帶來了雲服務性能和效率的提升(成本下降)。2)AI+Saas應用帶來軟件產品力提升,爲下游Software as a Service商業模式打開空間。
從需求端看
1)生成式AI驅動需求不斷增長。訓練端AI模型常常部署在大規模公有雲集群;推理端Post-Train和Test-Time Scaling下推理算力需求擴增,驅動大規模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部署需求;AI+Saas服務正成爲很多中小企業部署的首選。2)我國政策始終重視雲計算。伴隨AI部署,政務雲和金融雲等行業雲正加速落地。
建議關注標的
1)雲計算軟硬件服務提供商:深信服(300454.SZ)、金山辦公(688111.SH)、阿里巴巴-W(09988)、騰訊控股(00700)、百度集團-SW(09888)、中國聯通(600050.SH)、中國電信(601728.SH)、中國移動(600941.SH)、浪潮信息(000977.SZ)、中科曙光(603019.SH)、紫光股份(000938.SZ);2)AI基礎模型廠商:阿里巴巴、科大訊飛(002230.SZ)、商湯-W(00020)。
3)AI應用及Saas應用廠商:焦點科技(002315.SZ)、彩訊股份(300634.SZ)、萬興科技(300624.SZ)、廣聯達(002410.SZ)、明源雲(00909);4)IoT及端側計算廠商:地平線機器人-W(地平線機器人)、中科創達(300496.SZ)。
風險提示
雲計算及AI技術落地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報告信息更新不及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