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環比增加,生物活性物業務和醫療終端業務依然穩健。公司2025 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78 億元,同比下降20.77%;實現歸母凈利潤1.02 億元,同比下降58.13%;實現扣非後凈利潤0.82 億元,同比下降64.62%;基本每股收益爲0.21 元,上年同期爲0.51 元。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2 億元,2024 年第四季度爲虧損1.88 億元,2025 年第一季度較2024 年第四季度增加約2.90 億元;剔除減值損失後,2025 年第一季度歸母股東的凈利潤較2024 年第四季度增加約1.80 億元。分業務結構看,公司生物活性物業務和醫療終端業務依然穩健,生物活性物新原料和醫療終端新管線研發、註冊和市場化進度加快;然而,公司收入佔比較高的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依然處於調整週期。
因公司管理變革調整,毛利率、凈利率有所下降。公司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爲72.15%,同比下降3.58pct。費用端,期間費用率爲58.40%,同比上升7.13pct,其中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研發費用率分別爲36.56%、12.53%、-0.42%、9.74%,同比分別上升0.52pct、上升3.99pct、下降0.08pct、上升2.70pct。2025 年一季度公司凈利率爲9.38%,同比下降8.51pct。
董事長下沉管理,參與品牌傳播與定位。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開始下沉管理,直接接手管理品牌與傳播管理中心、BM 肌活、米蓓爾品牌,聚焦維護企業品牌,並率先在BM 肌活和米蓓爾品牌實施基於全球大組學研發前沿的技術和品牌定位。同時,公司暫停了過去基於折扣促銷邏輯開展的低效投放活動,重新建立基於科技實力和AI 輔助認知的品牌內容體系。雖然銷售收入的暫時下滑,但爲財務指標的良性增長創造了條件,併爲潤百顏和誇迪的調整探索了路徑。
加大戰略性投入,有望打開未來增長空間。2024 年,公司對長期性、戰略性、前置性的投入較大,包括:一,公司推進供應鏈改造,提升生產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落地包括海口(再生醫學基地)、天津(64 條中試轉化生產線)、東營、湘潭等產能佈局,進一步鞏固全產業鏈優勢,上述投資陸續轉固,公司供應鏈相關費用同比增加;二,公司持續保持前瞻性研發投入,聚焦前沿科技領域,爲公司可持續發展和提升中長期競爭力提供研發資源保障,研發費 用同比有所增加;三,公司持續加大在創新業務領域的投入,積極佈局未來市場空間大、發展前景好的新興業務,如再生醫學、營養科學創新轉化業務等,戰略性創新業務投入同比保持穩定,將有望爲公司未來發展打開新的增長空間;四,公司管理變革——薪酬體系套改2024 年4 月左右落地,員工整體薪酬同比有所增加。
投資建議:公司是全球知名的以合成生物科技創新驅動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全產業鏈平台公司,憑藉合成生物學研發平台、功能糖研發平台、細胞生物學研究平台、再生醫學研究平台、中試轉化平台、應用機理研發平台、材料功能化技術平台、配方製劑平台在內的八大研發平台,建立了生物活性材料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皮膚科學創新轉化產品及營養科學創新轉化產品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服務於全球的醫藥、化妝品、食品等領域的製造企業、醫療機構及終端用戶。預測公司2025-2027 年EPS 分別爲0.96 元、1.34元、1.87 元,對應PE 分別爲50.6X、36.1X、25.9X,維持「增持」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新產品研發風險、新產品註冊風險、原材料價格變動的風險、存貨管理及跌價風險、經銷商管理風險、境外經營風險、行業監管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