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给飞利浦等供货,辽宁国企时代万恒去年锂电池营收几近腰斩,国际业务缩水超57%

給飛利浦等供貨,遼寧國企時代萬恆去年鋰電池營收幾近腰斬,國際業務縮水超57%

時代財經 ·  04/09 11:50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何明俊

4月8日晚,A股鋰電上市公司、遼寧國企時代萬恆(600241.SH)披露2024年年報。

業績數據顯示,2024年時代萬恆實現營業收入4.01億元,同比下降38.69%;實現歸母凈利潤0.19億元,同比下降68.03%;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0.18億元,同比下降68.71%。

時代財經注意到,時代萬恆營收已連續2年下降,2022年時營收爲9.36億元,2023年時下降至6.54億元,2024年則進一步下降至4.01億元。與此同時,利潤水平依然沒有突破億元,2022年歸母凈利潤爲0.51億元、2023年爲0.61億元、2024年爲0.18億元。

就業績等相關問題,4月9日時代財經多次致電時代萬恆,但截至發稿前,電話仍無人接聽。

相比起其他鋰電上市龍頭公司的豪氣分紅,時代萬恆在業績中宣佈不進行現金紅利分配。

「公司合併報表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爲正數,但母公司報表期末可供分配利潤餘額爲負數,本年度不進行現金股利分配。本年度也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時代萬恆表示。

主動削減對部分客戶的供應量

時代萬恆的主營業務是新能源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涉及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兩部分,擁有九夷鋰能和九夷能源兩個經營主體。其中,九夷鋰能主營業務鋰離子電池,九夷能源主營鎳氫電池。

根據業績,九夷鋰能擁有全自動圓柱形鋰電池生產線,目標市場定位於中高端電動工具領域,開發了寶時得、斯蒂爾、松下等客戶的銷售渠道;九夷能源產品主要應用於個人護理、民用消費品、電動工具等領域,已連續多年爲飛利浦、勁量、金霸王、宜家等國際知名企業供貨。

然而,時代萬恆的營收支柱——鋰電池業務遭遇市場低迷。

數據顯示,時代萬恆2024年鋰電池業務實現營收2.58億元,同比下降48.62%,毛利率爲28.44%,同比上升3.50%;鎳氫電池實現營收1.38億元,同比下降4.08%,毛利率爲31.68%,同比上升6.34%。

毛利率的上升主要來自於成本的下降。時代財經注意到,鋰電池和鎳氫電池2024年的營業成本分別同比下降51.01%和12.23%,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營收下滑帶來的波動。

“受經濟週期波動、下游消費市場階段性低迷、客戶庫存週期、同業競爭等因素影響,客戶下單謹慎,訂單減少;爲防範應收賬款風險,公司主動削減了對部分客戶的供應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銷售規模;受美元匯率波動影響,匯兌收益同比減少;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行傳導至電池製造端,產品售價隨成本同步走低,進一步壓縮了營收規模。”時代萬恆在2024年報中解釋鋰電池業務的下滑原因。

市場較爲成熟的鎳氫電池業務則保持相對穩定。時代萬恆表示,鎳氫電池業務在行業波動中展現出較強抗風險能力,整體盈利水平保持穩定。

需要注意的是,時代萬恆的國際業務收入下滑較大。

數據顯示,2024年時代萬恆國際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8億元,同比下滑57.45%,毛利率爲25.40%,同比下滑0.44%;國內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69億元,同比下滑22.29%,毛利率爲31.36%,同比上升7.10%。對此,時代萬恆表示,因出口銷售訂單減少,國際業務營業收入較2023年同期下降。

「從年報中我們可以看到,該公司毛利率國內高於國際,可能的解釋就是國內市場議價能力強,但國際競爭力弱。預示的問題可能有3個,一是依賴單一市場風險,一旦國內需求萎縮,業績發佈會更慘;二是國際化戰略失敗;三是成本管控隱患。」賽泊資本創始人馬賽表示,「國內毛利率高於國際,不一定是壞事,但如果差距太大,可能反映公司在全球化佈局上的短板,或者成本管理有漏洞。」

2025年,時代萬恆提出的經營計劃目標爲:營業收入5.30億元,營業成本3.72億元,預計期間費用1.35億元,公司實現經營盈利。

「翻身的機會不是沒有,但難度不小。短期靠國資輸血可能穩住陣腳,但長期得看公司能不能找到新增長點或者優化成本。」馬賽認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時代萬恆宣佈,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圍繞共同研發高比能低空飛行器動力電池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公司將藉助大連化物所在電池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其共同開發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更寬溫域適應性的低空飛行器動力電池。低空經濟能否成爲時代萬恆新的業績增長曲線,還有待驗證。

控股股東債務危機待解

時代財經注意到,時代萬恆的控股股東遼寧時代萬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萬恒控股」或「控股集團」)所持有的48.63%股權依然被凍結,合計1.43億股。

萬恒控股持有的股權之所以會被凍結股份,源自於一系列的債務危機。

2020年11月,到處借款的萬恒控股陷入債務危機。萬恒控股曾於2019年向遼陽忠旺企業管理中心借款2.26億元,這筆2.26億元的借款成爲了萬恒控股被大規模凍結股份的導火索。

2021年4月,興業銀行大連分行因與萬恒控股的3000萬元借款合同及展期協議產生爭議,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萬恒控股持有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同年11月,萬恒控股與建設銀行大連甘井子新區支行的5億元融資未能按時歸還,股份被輪候凍結。截至2024年末,萬恒控股的股份被凍結情況依然未解決。

但時代財經注意到,萬恒控股的債務在2022~2023年被密集受讓。

2022年1月,忠旺企業管理中心持有的萬恒控股的債權被受讓,標的額爲4.22億元。同期,建設銀行大連甘井子新區支行持有債權由長城資產受讓,後在2024年9月長城資產持有債權被受讓,標的額爲5.08億元。

2023年5月,大連裝備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持有債權被受讓,標的額爲1億元;同年12月,中國銀行大連市分行持有債權被受讓,標的額爲3931.53萬元及9175.70萬元;興業銀行大連分行持有債權被受讓,標的額爲3016.77萬元;遼寧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債權被受讓,標的額爲5611.08萬元。

根據公告,這一系列債權的受讓方均爲遼寧省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資公司」),爲萬恒控股的控股股東。穿透股權後,遼寧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爲萬恒控股的實際控制人。

「至報告期末,控股集團涉訴債權均由國資公司持有。通過種種努力,控股集團的債務危機正逐步得以化解。」時代萬恆表示。

「國資接手對時代萬恆是個『雙刃劍』。」馬賽說,「短期看,能穩住局面,甚至帶來一波利好;長期看,如果債務危機不徹底解決,或者國資沒魄力搞改革,公司還是可能『半死不活』,得看後續執行力度和市場反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1
評論 評論 · 瀏覽 369

熱點推薦

搶先評論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