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龙蟠科技亏损难止,核心产品量增价跌,短债高企与项目延期 “雪上加霜”

龍蟠科技虧損難止,核心產品量增價跌,短債高企與項目延期 「雪上加霜」

證券之星 ·  04/01 02:27

自2023年上市首虧後,龍蟠科技(603906.SH)2024年依舊未能走出虧損泥沼。在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龍蟠科技2024年交出了一份降收增利的成績單,其營收下滑12.1%,歸母凈利潤增長48.46%,但淨虧損仍高達6.36億元。

核心產品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表現承壓成爲業績「失血點」,儘管銷量大增64.9%,但產品價格暴跌,2024年平均售價同比「腰斬」,導致產品營收下滑。利潤端上,公司凈利率爲-10.41%,仍未實現「止血」。

證券之星注意到,近年來,龍蟠科技欲加速海外佈局搶佔市場份額,印尼一期項目預計於今年批量生產,龍蟠科技還在今年初爲一期項目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這背後,龍蟠科技面臨嚴峻的資金挑戰,其資產負債率高達75.12%、短債資金缺口巨大,加之定增募投項目延期,龍蟠科技在資金和產能佈局方面面臨的挑戰愈發凸顯。

核心產品價格「腰斬」拖累業績,凈利率陷虧損

年報顯示,龍蟠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76.73億元,同比下降12.1%;對應歸母凈利潤虧損6.36億元,同比增長48.46%,虧損程度較2023年顯著縮減。對比2023年,龍蟠科技分別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87.29億元、-12.33億元,降幅分別爲37.96%、263.8%。

對於虧損原因,龍蟠科技解釋稱,2024年度,由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需關係格局發生變化,鋰電池材料產業鏈在行業底部區間持續運行,磷酸鐵鋰產品價格較2023年有較大幅度調整,疊加部分產品的存貨跌價損失以及資產減值、商譽減值等事項影響,外加公司因少數股東金融負債等原因產生了較大金額非經常性損益,導致公司2024年業績仍持續虧損。

截至2024年末,龍蟠科技合併報表未分配利潤爲-3.65億元,公司實收股本爲6.65億元,未彌補虧損金額超過實收股本總額的三分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龍蟠科技成立於2003年,爲「A+H」股上市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分爲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和車用環保精細化學品兩大類。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研發製造主要服務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等領域;車用環保精細化學品覆蓋潤滑油、柴油發動機尾氣處理液、冷卻液及車用養護品等。

分產品來看,2024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實現營收56.19億元,佔到總收入的73.23%,但同比下降16.8%;車用環保精細化學品實現收入18.36億元,同比下降2.73%。佔比較少的其他產品,主要爲碳酸鋰、磷酸鐵副產品等收入,營收則同比增長373.44%至1.64億元。

big

業績顯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銷售量17.83萬噸,同比大增64.9%。銷量大增的情況下,公司營收卻不升反降,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跌是關鍵因素。

從主要原材料基本情況來看,2024年,龍蟠科技對磷酸鐵、碳酸鋰的採購量分別爲12.07萬噸、3.0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5.76%、5.68%,但其採購價格分別下滑19.46%、63.78%。

根據港股2024年業績公告,碳酸鋰市場價格下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平均銷售價格由2023年的每噸62424元下降至2024年的每噸30931元,價格已出現「腰斬」。

值得一提的是,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在經過2023年虧本售賣後,2024年的毛利率提升10.38個百分點至2.56%。雖然核心業務毛利率的提升帶動整體毛利率實現增長,但更能體現公司真實盈利能力的凈利率仍處在虧損態勢,爲-10.41%,同比增長6.94個百分點。

證券之星注意到,期間費用的整體增長也「吃掉」了利潤。2024年,龍蟠科技期間費用爲12.72億元,同比增加1.29億元;期間費用率爲16.58%,同比增長3.48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分別同比減少16.68%、0.37%至1.64億元、4.84億元,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則分別同比增長48.39%、20.04%至3.71億元、2.54億元,銷售與研發費用的縮減難以抵消管理費與財務費用的增長。

資金壓力高企,募投項目延期

2024年,龍蟠科技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設計產能爲23.18萬噸,產能利用率79.68%,在建產能主要爲印尼二期9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目前處於前期設計規劃階段,預計2026年6月完工。

big

跟隨國內磷酸鐵鋰產業加速出海的步伐,龍蟠科技也積極推進海外磷酸鐵鋰工廠的產能建設。印尼一期3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已於2024年基本建成並於2025年開始批量生產。

資料顯示,早在2021年,龍蟠科技便在印尼建立海外第一家磷酸鐵鋰生產基地,規劃建設年產12萬噸的產能,項目計劃投資2.9億美元,其中第一期規劃產能3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1日,龍蟠科技發佈公告稱,一期產能項目公司,即三級控股子公司PT LBM ENERGI BARU INDONESIA(下稱「鋰源(印尼)」)擬增資擴股並引入投資者。LG ENERGY SOLUTION,LTD.(下稱「LGES」)擬以現金出資1597.09萬美元,取得鋰源(印尼)2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LBM NEW ENERGY(AP)PTE.LTD.(下稱「鋰源(亞太)」)對鋰源(印尼)的持股比例(含間接持股)由100%下降至80%,仍爲鋰源(印尼)的控股股東。

證券之星注意到,LGES與龍蟠科技淵源深厚,2024年,龍蟠科技與LGES成功簽署了5年的長期供貨協議及修訂協議。協議約定,自2024年至2028年期間,龍蟠科技合計向LGES銷售26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這也成爲2024年全球磷酸鐵鋰市場最大訂單。

然而,作爲鋰源(印尼)控股股東的鋰源(亞太)業績表現欠佳,2024年1-10月的營收爲零,對應歸母凈利潤爲-553.8萬元。

龍蟠科技自身資金壓力也難言輕鬆,其2024年末的資產負債率爲75.12%,維持在高位水平。同期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高達65.17億元。但公司賬上的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僅32.7億元,短期債務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

迫於資金承壓,龍蟠科技近日宣佈擬使用總額不超過5億元的定增閒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

據悉,2022年,龍蟠科技定增募集資金淨額21.76億元,分別投向新能源汽車動力與儲能電池正極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年產60萬噸車用尿素項目、年產4萬噸電池級儲能材料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2024年年報發佈同時,龍蟠科技宣告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與儲能電池正極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的延期。該項目由公司控股孫公司四川鋰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四川遂寧建設年產1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一期2.5萬噸產能和二期6.25萬噸產能已建成投產。

龍蟠科技表示,由於募投項目建設週期較長,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較多不可控因素。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公司也在根據國內外磷酸鐵鋰市場情況及自身生產經營的需要逐步推進新工廠的投建進度。此外,由於項目建設規模較大,仍有部分土建款、工程結算款、設備款尚未支付,因此決定將募投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日期從2025年5月延期至2026年5月。(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陸雯燕)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評論 評論 · 瀏覽 260

熱點推薦

搶先評論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