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被譽爲現代工業「新石油」的金屬正在全球經濟中發揮日益關鍵的作用
銅,被譽爲現代工業的「新石油」,正在全球經濟中發揮日益關鍵的作用。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將銅進口問題推至風口浪尖,他認爲銅進口可能構成國家安全風險,並計劃對其實施新的關稅和進口限制措施。
智通財經APP獲悉,價格期貨集團的高級市場分析師Phil Flynn表示:「銅就是新的原油,它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可能已經超過了石油,成爲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商品之一。」Flynn指出,「每個人都需要銅,但我們卻很可能沒有足夠的儲備。」
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過去至少五年內,美國國內的銅供應一直處於消費赤字狀態。根據標普全球市場情報和銅業發展協會的報告,2019年至2023年期間,美國每年平均消耗170萬噸精煉銅,其中超過44%依賴進口。
然而,對於特朗普政府可能提前推出銅進口關稅的舉措,市場反應迅速。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的銅期貨價格在近期刷新了1972年以來的歷史新高,2025年5月交貨的銅合約盤中最高達到每磅5.374美元,創下紀錄。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價也逼近歷史高位,三個月期銅合約的最新收盤價爲每公噸10112美元,接近去年5月創下的10889美元歷史峰值。RJO Futures高級市場策略師John Caruso表示,由於倫敦與紐約交易所之間的銅價存在差異,交易商們已經在利用這種價格差距,積極向美國出口銅以獲取收益。
特朗普於2月25日指示商務部長對進口銅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的威脅展開調查,並建議採取相應措施,包括關稅、出口管制或鼓勵本土生產的激勵政策。雖然相關調查的報告需在270天內提交,但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或許將在數週內提前推出銅進口關稅。
面對這種提前實施關稅的可能性,市場策略師Caruso感到意外。他原本預計相關措施最早也會到今年三、四季度才落實。但他表示,這種緊急行動凸顯了銅供應對美國工業的關鍵地位。
銅業發展協會主席兼CEO Adam Estelle表示,美國需要採取綜合性的戰略以保障銅的穩定供應。這一戰略包括增加國內的開採、冶煉和精煉能力,加強循環利用,並與可靠的貿易伙伴保持穩定的原料供應。
銅因其卓越的導電性、導熱性和抗腐蝕性,被廣泛應用於建築、汽車、電力、電子設備、通訊以及造船等領域。國際銅業協會稱,每噸銅可以供給40輛汽車、10萬部手機、400臺電腦使用,併爲30個家庭提供電力。
近年來,人工智能和電動汽車產業的興起極大地推動了全球對電力的需求,進一步刺激了銅消費增長。根據CME集團的數據顯示,2023年,數據中心在全球電力消費中的佔比已達到4.4%,未來數年可能進一步升至12%,電動汽車的銅含量也遠高於傳統汽車。
Flynn預測,未來四年銅價可能翻倍,他強調,「如果不迅速做出改變,全球銅市場將面臨嚴重的供應不足風險。」他指出,特朗普政府或許希望通過建立類似戰略儲備的方式,鼓勵美國本土銅產能擴張,確保未來幾年迅猛增長的需求得到保障。可以預見,銅進口關稅的潛在實施,不僅僅是市場短期價格波動的催化劑,更是全球銅供應鏈調整的一個重要信號。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