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更好滿足不同參與機構差異化資金需求,中國人民銀行3月24日公告,自本月起中期借貸便利(MLF)將採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操作。業內專家指出,MLF操作調整爲多重價位中標(即美式招標),標誌着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淡出。據接近央行人士透露,此舉有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緩解淨息差壓力,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歷史上,MLF利率曾發揮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但也存在政策利率較多、關係複雜等問題。爲進一步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央行行長潘功勝在2024年6月19日陸家嘴論壇講話中明確,央行主要政策利率是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並要逐步淡化其他期限工具利率的政策色彩。業內專家指出,本次MLF操作改爲多重價位中標,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實現了MLF利率政策屬性的完全淡出,也標誌着潘功勝此前講話中對政策利率體系的調整進入實質階段。
政策利率屬性淡出後,MLF回歸流動性投放工具定位,聚焦於提供1年期流動性,與其他各期限工具一同構成央行流動性工具體系。目前,央行流動性工具箱豐富,期限分佈更趨合理,長期有降準、國債買賣,中期有MLF、買斷式逆回購操作以及各類結構性工具,短期有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臨時隔夜正回購和逆回購。
業內專家預計,採用多重價位中標後,MLF資金成本將總體下降,緩解銀行淨息差壓力。機構投標MLF通常參考市場化融資成本,目前,國有大行、股份行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約爲1.95%,其他中小型銀行利率可能更高一些。採用多重價位中標可更好反映機構差異化資金需求,發揮機構市場化自主定價能力。
當天,央行在公告中預告,將在3月25日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期限爲1年期。考慮到當月MLF到期3870億元,3月將實現MLF淨投放630億元,這將是2024年7月以來MLF首次淨投放。業內專家指出,此舉展現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取向。
自去年10月央行啓用買斷式逆回購以來,買斷式逆回購餘額逐步增加,減輕了MLF投放中長期流動性的壓力,MLF餘額從峰值的7.3萬億元逐步降至約4萬億元。今年以來,央行繼續用好多種工具投放流動性,今年1~2月買斷式逆回購、MLF合計淨投放超過1.3萬億元,保持了流動性充裕和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市場專家普遍認爲,接下來,央行將繼續通過開展買斷式逆回購等多種工具投放流動性。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