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際油價或呈V字型走勢,美國因爲降通脹及製造業回歸需要,以及OPEC+減產放鬆,油價中短期承壓;下半年聯儲局有望啓動新的減息,以及在中國經濟恢復帶動之下,油價有望從底部反彈。
智通財經APP獲悉,東海證券發佈研報稱,2025年國際油價或呈V字型走勢,美國因爲降通脹及製造業回歸需要,以及OPEC+減產放鬆,油價中短期承壓;下半年聯儲局有望啓動新的減息,以及在中國經濟恢復帶動之下,油價有望從底部反彈,全年波動範圍在55-80美元/桶。由於有效資本開支不足,原油長期基本面仍然偏緊。油價在下跌過程中,下游的石化企業會有一定的庫存跌價損失,但是以需求帶動的底部上漲的過程中,下游價差則會擴大。
東海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大宗商品之母,油價與經濟週期息息相關
作爲大宗商品之母,國際油價的波動與經濟週期息息相關,而影響油價的因素也較多。長週期而言,國際油價與定價權爭奪、經濟週期帶來的需求波動、技術進步帶來的開採成本下降等因素關聯度較大。而短週期則受到庫存、地緣政治、價格聯盟、市場情緒、貨幣政策等因素擾動。而歷史上每個階段主導油價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以史為鑒,爲新的趨勢規律做出判斷。
2014-2015年間的油價影響因素較爲複雜,對當前油價的趨勢的借鑑意義較大
2008年金融危機後,在貨幣寬鬆、中國基建啓動、國際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下,國際油價快速反彈並在2013-2014年上半年長期保持在100-120美元/桶範圍內波動,但終究在2014年下半年打破平衡,進入下跌過程,並於2016年初跌破30美元/桶的低點後企穩。此次油價波動的範圍突破了合理的價格區間,價格的上限除受到貨幣寬鬆影響外,地緣政治、伊朗制裁也助推了油價空間;同樣美國貨幣政策回歸,頁巖油的技術革命帶來的長期供應寬鬆也使得油價跌破多數企業的成本線,也促成了OPEC+價格聯盟在2016年底成立,從而影響了後期的原油新的定價權爭奪。
規律:新的經濟週期與國際油價展望
2022年的俄烏衝突使國際油價達到新的高點,與此同時在2022年5月-2023年7月,聯儲局開始了僅次於1980年代初的力度加息;2024年9月開始,聯儲局進入減息週期。油價雖然影響因素複雜,但是需求仍是長期主線;聯儲局減息初期往往意味着需求較弱,以刺激下游,油價反而承壓;同時,新能源車對於傳統能源的替代也使得長期原油需求力度減弱;但是隨着利率回到中性,全球經濟復甦,油價再重新步入上行空間。
看好目前估值處於低位,且下游化工品受益於經濟復甦彈性大的標的,如恆力石化(600346.SH)、榮盛石化(002493.SZ)、衛星化學(002648.SZ)、桐昆股份(601233.SH)、東方盛虹(000301.SZ)、中國石油(601857.SH)、中國石化(600028.SH)等。
風險提示:
油價的影響因素複雜,除貨幣政策外,仍需要考慮到供需、技術進步等因素;國際油價的波動對於經濟影響;歷史的規律對於未來預測的不完全適用。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