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房地產的表述歷來備受關注。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從對房地產的表述來看,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內容較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多更細,首次將「穩住樓市」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總體要求,並提出「更大力度促進樓市健康發展」,延續了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5年房地產的定調,充分說明了穩樓市對於今年保持經濟穩定增長至關重要。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任務中,房地產方面最引人關注的表述變化主要包括:在房地產政策優化方面,明確提出「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在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方面,首次提出「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關於建設「好房子」的要求,並明確提出要「完善標準規範」等。
對此,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專家,對上述三方面關注點進行最新解讀。
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政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於房地產的表述內容,與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樣,放在了「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部分,並且延續了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再次提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雖然表述一致,但仍有新含義。」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說,去年四季度房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是起步階段,經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前2個月時間,止跌回穩的基礎更好了,房價趨穩的城市明顯增多,前兩月房屋交易量、土地交易情況都呈現積極復甦態勢,所以要進一步鞏固好連續5個月向好的發展態勢。
對於政策優化方向,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該表述在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未有提及。「這意味着今年各地一些限購政策還將有調整和優化的可能。」嚴躍進說。
在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看來,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方面,2025年,結合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核心城市有望繼續調減限制性政策,如北上放開郊區限購,北上深取消大面積限購,讓更多剛需和改善人群入市。另外,加大購房補貼力度、優化公積金政策、降低房貸利率和交易費用等方式亦是鼓勵需求釋放的重要舉措,更多二線和三四線城市或聚焦在這些方向。
給地方收購存量房更大自主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方面,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
「這是此次政府工作報告關於房地產的表述中特別引人注目的亮點。」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虞曉芬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說,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予以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改變了過去強調收購價格按照重置價格、導致已明確的政策難以推進的狀況。相信這會進一步加快去庫存,助力樓市止跌企穩,同時也將大幅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量,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清華大學恒隆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吳璟也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此次在繼續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的基礎上,明確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這有助於破除近一年來各城市在收購存量商品房工作推進過程中面臨的供需匹配程度不足、收購主體意願不夠高等關鍵瓶頸,推動收購工作在更大範圍內加快落地,爲各城市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化解住房庫存、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供來自供給端的重要助力。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也認爲這是重大突破,意味着2025年存量房收購將加速,這對於解決庫存去化、穩定房屋價格,進而穩定市場預期,實現止跌回穩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提「好房子」建設要求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適應人民群衆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範,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
「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關於建設『好房子』的要求,即去年11月國務院總理李強就提出的四項標準:安全、舒適、綠色、智慧。」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秦虹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好房子」是民衆的期盼,建設「好房子」是個系統工程,因此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完善標準規範」,意味着未來將會在建築標準方面強化引領,所有新房都要按「好房子」的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這樣一來,優質供給也會創造需求,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穩健運行。
吳璟進一步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說,此次既明確了「好房子」的核心標準,也強調了各級政府將以標準規範的完善作爲主要抓手。「好房子」建設的加快推進將與房地產市場其他政策措施形成合力,使得居民家庭不僅有能力購房、有信心購房,更能有合意的高質量住房產品可供選擇,真正實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的充分釋放。
陳文靜也認爲,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完善標準規範」,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城市因地制宜出臺細化政策。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