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花38亿元,西部证券把自己买进千亿券商?

花38億元,西部證券把自己買進千億券商?

新浪財經 ·  01/22 08:35

從小 券商 ,到腰部中堅,現在又即將升級爲千億大佬, 西部證券 越來越「闊氣」了。

讓西部證券躋身千億俱樂部的,是一筆正在進行的併購——2024年11月,西部證券宣佈,將花費38.25億元,收購國融證券11.51億股股份(佔總股本比例64.59%)。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併購,是在西部證券業績大幅下滑、錢袋子並不鼓的情況下進行的,實在是勇氣可嘉。2024年前三季度,西部證券實現營收44.31億元、歸母凈利潤7.29億元,同比下滑均超過15%,在43家A股上市券商中排在第26位。

併購完成後,簡單算下來,西部證券+國融證券總資產規模將破千億,二者公募子合併管理規模也將破千億,西部證券將成爲「雙千億」券商。

西部證券方面稱,相關交易符合戰略規劃,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資源整合,提高業務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然而,國融證券2022年合併凈利潤爲-2.57億元,2023年合併凈利潤也僅有0.42億元。這樣一個標的,收購價值似乎並不大。

那麼,西部證券究竟圖啥呢?

Part.01

爲國融證券原掌門解困

和其他幾宗券商併購標的相比,國融證券的盤子並不乾淨。2016年國融證券大股東北京長安投資集團(以下簡稱「長安投資」)爲了推動國融證券上市進程,與5位投資機構簽署了Pre-IPO 對賭協議。

具體內容爲,杭州普潤星融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5家投資機構,與長安投資合計投入16.23億元,以4.98元/股的價格,認購國融證券增發的3.26億股。若國融證券未在5年內上市,長安投資需要回購5家投資機構認購的上述股份。

由於國融證券並未在5年內成功上市,而大股東長安投資也沒有資金回購上述股份,被上述5家機構追債。2022年9月,長安投資對國融證券的全部持股,在北京仲裁委的申請下被北京司法機關凍結,凍結期限爲2022年9月15日至2025年9月14日。

公開信息顯示,本次西部證券協議轉讓的64.59%股份,涉及的持股機構,正包含原大股東長安投資以及正在向長安投資追債的5家投資機構,可謂是解了長安投資的燃眉之急。

據查,長安投資實控人爲侯守法,在金融圈資歷頗深,曾先後擔任首創期貨董事長、 首創證券 董事、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

2016年侯守法就開始出任國融證券董事長,一直到2023年6月卸任,一共掌舵國融證券7年時間。

前述Pre-IPO 對賭協議,正是在侯守法入主國融證券後弄出來的。但在國融證券業績中,並未披露侯守法的董事長關聯信息,其僅以基金子的法人身份露臉。

對於西部證券爲何要幫侯守法這樣一個「大忙」,源媒匯致函西部證券,至發稿前亦未獲回應。

Part.02

虛弱的券商「西北王」

西部證券成立於2001年,註冊地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註冊資本44.69億元,由陝西省國資委旗下的陝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

在西部證券的初創期,其業績進步很快,創造了成立之後連續六年盈利的業內佳話。

不過,2012年上市之後,西部證券的業績相當不穩定。

雖然2015年西部證券的營收就突破50億元大關,歸母凈利潤超過16億元。但是短暫巔峯過後,業績就坐上了過山車,並且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雖然2023年其營收一度接近70億元,但是歸母凈利潤已經跌至10年前的水平。

對比西北五省的其他幾家券商,西部證券雖然實力不俗,並且早已實現主板上市,和衝刺IPO多年的開源證券、華龍證券已經拉開一大截距離,但是在很多方面,西部證券仍相當虛弱。

在細分業務方面,2024年上半年,受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拖累,西部證券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爲33.29億元、6.54億元;分別同比下滑15.39%、8.42%。尤其是投行業務,上半年西部證券該業務的收入爲0.84億元,同比下滑超過60%。

其中,股權類業務,2024年上半年西部證券僅完成石羊農科、高科環保2單推薦掛牌,2單新三板定增,14單新增立項股權類項目。截至2024年6月末,西部證券在審IPO項目3單、在審上市公司 併購重組 項目1單、在輔導項目21單。

債權類業務方面,西部證券表現尚可。2024年上半年,西部證券完成債券主承銷項目發行43單,同比增長48.28%;承銷規模219.24億元,同比增長37.60%,其中主承銷的綠色債券家數,在全行業排名第6位。

在網點方面,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西部證券在全國範圍內共有110家營業部及分公司,其中58家(佔比53%)分佈在陝西省內。

業內普遍認爲,收購國融證券,能夠有效補全西部證券在全國的網點佈局。

據數據,截至2023年末,西部證券在全國範圍內共設有74家分支機構,覆蓋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內蒙古等省市。這些區域大部分都是國內核心市場,同時也是西部證券的業務薄弱區域,能夠有效補充西部證券的全國業務版圖。

然而,對外大舉擴張的西部證券,卻連自己的陝西大本營都守不好。

根據2024年券商龍虎榜百強營業部數據,西部唯一上榜的一家營業部,是排在第14位的開源證券西安西大街證券營業部,上榜次數超千次,成交金額達到121.9億元,偏好主題包括汽車、計算機 軟體 、 專用設備 等。

而在2023年券商龍虎榜百強營業部中,也只有一家陝西省營業部入選,爲「券商一哥」 中信証券 西安朱雀大街營業部,成交金額49.37億元,排在第10位。

在陝西市場,西部證券的單一營業網點實力,大幅低於本土的開源證券以及頭部券商中信証券,其爲何還要大舉拓展全國市場?此舉是否會導致陝西本土市場和全國市場「兩頭都做不好」?對於源媒匯的疑問,西部證券未予回應。

Part.03

或涉「三高」併購重組

當下正在進行的幾宗券商收購中,均爲「大魚吃大魚」或者「大魚、中魚吃小魚」,鮮少看到兩家實力相當或者「蛇吞象」式的收購。西部證券收購國融證券,是典型的「中魚吃小魚」案例。

雖然兩家券商的體量均不大,但這卻是一筆大幅溢價收購。

公開價格顯示,西部證券聘請的第三方機構,給國融證券評估的市場價值爲60.44億元,合併口徑國融證券的資產增值率達51.06%。

據數據,從衡量被併購標的資產價值指標市凈率(每股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率)指標來看,西部證券收購國融證券相關股權的市凈率約爲1.48倍。對比之下, 國聯證券 收購民生證券的市凈率爲2.76倍,華創證券收購 太平洋 證券的市凈率爲2.8289倍,均高於國融證券的水平。

看起來,西部證券收購國融證券的市凈率並不高。但需要指出的是,民生證券和太平洋證券均爲上市公司,截至2025年1月20日,上市券商的平均市凈率爲1.7199倍。上市券商的市凈率基本水平較高,直接拉高了上述收購的相關指標。

而國融證券並非上市券商,對比一些非上市券商併購標的,西部證券的上述併購市凈率處於高位。據數據, 浙商證券 收購國都證券的市凈率爲0.9975倍, 國信證券 收購萬和證券的市凈率爲1.005倍。

2024年深交所發佈了《併購重組導刊》,引導交易各方要摒棄「高估值、高溢價、高業績承諾」的定價模式,根據市場化原則自主約定是否需設置承諾安排,並可根據併購目的,採用多元化財務或非財務指標進行承諾。

雖然本次併購重組中,西部證券聘請的資產評估機構最終採用的,是以市場法評估結果作爲評估結論,也並未出現高業績承諾現象,但是國融證券的估值並不低。對比一些在拍賣市場上等待售賣的中小券商資產,價格更是偏高。

這不得不讓人疑惑,西部證券是否花大價錢買了個「破爛」。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