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公教育:增持倒计时实控人仅完成21%,业绩下滑、债台高筑折射经营困境

中公教育:增持倒計時實控人僅完成21%,業績下滑、債臺高築折射經營困境

證券之星 ·  01/13 02:38

證券之星 陸雯燕

增持計劃大限將至,中公教育(002607.SZ)實控人終見行動。今年1月以來,作爲中公教育實控人之一的魯忠芳兩度增持,但目前累計增持金額僅4227.05萬元,是增持下限2億元的21%,而另一實控人李永新仍未有動作。當前距離最後期限已不足5日,最終增持任務能否完成仍需打個問號。值得注意的是,實控人李永新及魯忠芳母子的股份大部分已處於質押或凍結狀態。

證券之星注意到,曾憑藉協議班模式風光無限,成功借殼上市成爲「公考第一股」的中公教育,卻因協議班退費難題陷入了漫長的困境,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累虧36.8億元。與此同時,中公教育在資本市場上也連連遇挫,市值較2020年巔峯時蒸發2498億元。業績與股價不振,實控人母子的財富也大幅縮水,甚至跌出胡潤富豪榜。

如今,協議班退費問題仍未完全解決,中公教育還面臨償債壓力高企的難題,而公司也在去年上半年被對手粉筆(02469.HK)和華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圖教育」)強勢趕超。雖表示要從規模向效益轉變,但中公教育盈利提升之路依舊艱難,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淨利呈雙降態勢。

增持大限將至實控人急衝刺

1月8日,中公教育發佈公告稱,1月7-8日,魯忠芳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45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7%,增持總金額約1422.75萬元。此次增持後,魯忠芳持有中公教育的股份將增加至9848.94萬股,持股比例從1.52%增長至1.6%。本次增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增持主體將繼續實施本次增持計劃。

big

這是此輪增持計劃發佈以來魯忠芳的第二次增持行動。截至公告披露日,魯忠芳累計增持1381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0.22%,累計增持總金額約4227.05萬元。

此次股份增持的背景是中公教育深陷學員退費、股價驟跌等困境。2024年7月9日,中公教育股價跌至1.34元/股,一度面臨面值退市的風險。爲增強市場信心,2024年7月17日,中公教育披露了增持公告,控股股東李永新及其一致行動人魯忠芳擬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2億元,不超過4億元。本次增持計劃的實施期限爲自2024年7月17日起6個月內。

證券之星注意到,此次增持進展較爲緩慢。10月18日,增持計劃時間過半,李永新及魯忠芳尚未有行動。直至1月6日,魯忠芳才首次增持930萬股,增持總金額約2804.3萬元。如今,距離1月16日增持最終期限已不足5日,但增持金額僅增持計劃下限的約21%,目前李永新仍「一毛不拔」。

中公教育提示稱,本次增持計劃可能存在因增持主體增持資金未能及時籌措到位、資本市場情況發生變化或目前尚無法預判的其他風險因素,導致增持計劃延遲實施或無法實施完畢的風險。

據悉,魯忠芳爲中公教育創始人、董事長李永新的母親。本次增持股份的資金來源爲李永新及魯忠芳的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等。

但就在不久前,李永新因還不上債,股份被司法凍結。2024年10月以來,李永新已兩次股權遭凍結。截至2024年12月10日,李永新累計被凍結股份數爲2.24億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的23.68%,佔公司總股本比例3.63%。

此外,李永新及魯忠芳有大半股份處於質押狀態。截至2024年12月27日,李永新及魯忠芳分別有6.46億股、5900萬股股份被質押,佔其所持股份的68.38%、69.67%。綜上來看,李永新僅剩不足10%的股份可交易,而魯忠芳還剩30%左右。

實控人母子財富大幅縮水

公開資料顯示,在李永新的主導下,2019年中公教育通過借殼亞夏汽車成功登陸A股市場,成爲「公考第一股」。公司主營業務橫跨公共服務崗位招錄考試培訓、學歷提升、職業資格和職業能力培訓3大板塊,主要服務於18歲—45歲的大學生、大學畢業生和各類職業專才等知識型就業人群。

回顧中公教育的發展,其崛起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曾大力推行的協議班模式。2010年以後,中公教育推出了協議包過班,「不過包退費」的承諾極大刺激了考生的付費意願。但隨之而來的弊端是,只有考過率高退費率才低,中公教育才能越賺錢。2019-2021年,中公教育的退費率一路走高,分別爲44.14%、46.54%、68.46%。

爲及時止損,中公教育從2021年末開始下架公考協議班「不過費用全退」的課程。但隨着高退費協議班被下架,公司學員數量也大幅下滑。2020年,中公教育培訓人次達449.43萬,2023年下滑至195.19萬人次,減少了約254萬人次。

2024年半年報顯示,中公教育上半年培訓人次爲96萬人,同比下降32.09%。而2021年同期培訓人次爲279萬,也是歷史同期最高點。這也意味着,2024年上半年的培訓人次與最高點相比萎縮約65%。

證券之星注意到,退費帶來的壓力也導致中公教育業績變臉。2021-2023年,中公教育連續三年營收出現同比下滑,降幅分別爲38.3%、30.19%、36.03%,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23.7億元、11.01億元、2.09億元,三年累虧36.8億元。

big

2024年三季報顯示,中公教育去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1億元,同比下滑21.21%;對應歸母凈利潤1.68億元,同比下滑30.53%。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借殼上市以來營收表現最差的一份三季報,同時也是連續第7個單季度交出營收同比下降的成績。

業績頹勢也反應在了二級市場上,截至1月13日發稿,中公教育的市值已縮水至189億元,較2020年巔峯時期蒸發了2498億元,不及峰值時的零頭。

業績的下滑和市值的蒸發也讓李永新失去了教育首富的寶座。胡潤研究院於2019年發佈的《2019胡潤百學·教育企業家榜》中,李永新及魯忠芳以585億元的財富強勢登頂,而中公教育的另一位股東兼高管王振東當年也以150億元的財富位列榜單第四名。《2020胡潤百富榜》顯示,魯忠芳、李永新母子以1400億元財富位列第19位,成爲中國教育領域首富。

但如今二人的財富已大幅縮水,在《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中,魯忠芳、李永新的財富已驟降至100億元。而在《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二人已從榜單中消失。

營收淨利「掉隊」同行

時至今日,中公教育仍在爲當初的協議班退費「補窟窿」。2023年11月18日至2024年12月6日,中公教育及控股子公司累計發生的訴訟、仲裁案件共2436起,涉案金額合計1.79億元,佔公司2023年度經審計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的31.48%。其中,退費類糾紛2216件,涉案金額6569.12萬元。

2024年7月,李永新現身直播間並表態一定會還錢,希望學員給他一點時間。但中公教育目前的資產質量不容樂觀。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公教育的短期借款爲2.74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4.78億元,但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僅2.18億元,償債壓力巨大。同期,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88.74%。2024年2月,湖南中公教育存在4000萬元退費缺口一事還登上了熱搜。

big

中公教育陷於退費困境之際,還面臨着對手的猛烈追擊。綜合三家公考巨頭財務數據,2024年上半年,粉筆和華圖教育在營收和利潤方面全面趕超中公教育。

2024年上半年,粉筆實現收入16.31億元,同比減少3.1%;凈利潤爲2.78億元,同比增長240.88%;華圖教育則實現營收14.88億元,歸母凈利潤爲1.28億元,較2023年末扭虧爲盈。而同期,中公教育實現營收14.48億元,同比下滑16.23%;對應歸母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41.38%。

據了解,華圖教育借殼華圖山鼎(300492.SZ)在A股上市,2023年下半年通過品牌授權、資產運作等方式成功將教育業務轉移到華圖山鼎旗下,目前非學歷培訓業務已成爲華圖山鼎絕對主業。粉筆則於2023年1月在港上市,發展勢頭頗爲兇猛。

對比來看,公考三巨頭無論是以收入還是凈利潤排名,2024年上半年均爲粉筆第一、華圖教育、中公教育位列第二、第三。粉筆的凈利潤更是其他兩家巨頭之和。

證券之星注意到,相比規模,中公教育如今更注重盈利指標。公司此前在2024年半年報中表示將從規模向效益轉變,將全部資源聚焦於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的提升。但從目前表現來看,盈利能力的提升仍需時日。(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陸雯燕)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評論 評論 · 瀏覽 419

熱點推薦

搶先評論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