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顺钠股份、中恒电气等概念股大爆发,“算力生意”现在赚钱吗?

順鈉股份、中恆電氣等概念股大爆發,「算力生意」現在賺錢嗎?

新浪財經 ·  01/08 09:33

1月7日,算力概念股全線爆發,高速銅連接、液冷服務器、東數西算、光模塊(CPO)等概念指數漲幅居前。聚焦國產算力板塊的雲計算50ETF(516630)一度漲近2%,持倉股中,光環新網(300383.SZ)、科華數據(002335.SZ)、網宿科技(300017.SZ)、奧飛數據(300738.SZ)、浪潮信息(000977.SZ)、中科曙光(603019.SH)等漲幅居前。

概念板塊方面,數據中心方向領漲。華塑科技(301157.SZ)、致尚科技(301486.SZ)、天邁科技(300807.SZ)、*ST迪威(300167.SZ)等多股20%漲停,動力源(600405.SH)、雄韜股份(002733.SZ)等30餘股漲停或漲超10%。

連板股方面,順鈉股份(000533.SZ)上演「地天板」,走出8天7板,截至收盤主力資金淨流入3.69億元。中恆電氣(維權)(002364.SZ)11天6板,截至收盤主力資金淨流出0.9億元。

消息面上,微軟公司表示,計劃在2025財年(截至2025年6月的一年)投入8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56億元)用於建設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這一巨額投資計劃引發了市場對相關產業鏈的關注。

另有多則政策利好催化市場熱度上漲。

1月6日,國家數據局舉行專題新聞發佈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趙志丹表示,充分挖掘政務、金融、工業、交通等重點行業算力需求,推動算力在更多生產生活場景的應用落地。

一切看似烈火烹油,繁花着錦。但近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決定終止此前簽訂的算力租賃合同,算力這門「生意」究竟賺不賺錢,行業現狀又是怎麼樣的?

「現在進入AI算力租賃這個領域的企業越來越多,僧多粥少,都是小蝦米,難以發展。」一位AI芯片領域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漲停個股成色如何?

1月7日領漲算力概念的數據中心方向,逾30只個股漲停或漲超10%。

界面新聞記者調取漲停個股的業績數據發現,上述股價漲超10%的個股中,除歐陸通(300870.SZ)外,其他公司去年歸母凈利潤均不足億元。其中,天邁科技、天璣科技(300245.SZ)、仕佳光子(688313.SH)、*ST迪威2023年淨利虧損。

連板股方面,順鈉股份、中恆電氣2023年歸母凈利潤規模也均不足億元。最新業績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順鈉股份實現營收規模16.97億元,歸母凈利潤0.71億元;中恆電氣實現營收規模11.79億元,歸母凈利潤0.86億元。

這並未動搖市場資金瘋狂湧入。截至1月7日收盤,主力資金淨流入順鈉股份3.69億元,居市場前列。12月26日至1月7日,順鈉股份實現股價階段性漲幅80%。

順鈉股份原名萬家樂,主營家用電器,目前其經營業務包括輸配電系列產品、物業管理及其他。公司控股孫公司順特設備在超算中心和數據中心這兩個領域提供過乾式變壓器產品,曾向阿里巴巴、秦淮數據有限公司、萬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數據港股份有限公司等客戶提供過變壓器設備。截至2024年上半年,來自輸配電系列產品的營收佔比爲99.87%。

作爲數據中心電源概念熱門股,中恆電氣自12月21日至1月7日,股價累計漲幅達73%。

中恆電氣主營業務主要包含數據中心與站點能源、數字電網與綜合能源服務、電力電源、新能源車充換電。2024年上半年,中恆電氣的數據中心電源業務實現營收2.53億元,佔比總營收的32.49%。

爲何業績平平個股成炒作「重災區」?

目前國內算力產業鏈大致包括上游芯片廠商、服務器廠商等算力資源供應商,中游爲算力租賃服務商,下游則涵蓋金融、能源、工業等應用領域。近幾年,各級政府、運營商、Internet Plus-related企業紛紛開啓智算中心建設計劃,但算力建設過度而實際應用不足,成爲掣肘行業的最大難題。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稱,因市場形勢變化,決定終止此前簽訂的算力租賃合同,將數據中心業務面臨的危機推至臺前。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6日,算力租賃概念的上市企業已經達到了109家。其中除了運營商、雲廠商等傳統玩家外,不乏一些跨界上市企業,如蓮花控股(600186.SH)、大名城(600094.SH)、錦雞股份(300798.SZ)等,均宣佈佈局算力新賽道,推進智算中心項目。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表示,我國的算力產業鏈發展速度較快,經過幾年的建設,各地數據中心全面開花,在某些地區已經呈現過剩態勢,算力建設過度而實際應用不足,目前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

張孝榮認爲,當前算力領域競爭激烈,各細分領域都已經有了較爲明確的龍頭企業。算力租賃企業,實力良莠不齊,差距明顯,面臨着來自雲服務提供商的競爭壓力,可能導致市場份額受限和價格競爭加劇,進而影響盈利空間。

一位AI芯片領域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市面宣傳的算力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傳統算力,一種是AI算力。針對傳統算力需求,雲服務大都可以滿足,無需新建(許多新建的,可以說大都是浪費,沒有客戶);AI算力,供應相對緊缺,科研單位有租賃的需求,但是整體規模有限。現在進入AI算力租賃這個領域的企業越來越多,僧多粥少,都是小蝦米,難以發展。」

至於近日市場所追捧的數據中心電源概念,其技術含金量又有多大?此前,多家機構曾發文強調算力的「終極考驗」是能源,稱算力行業發展將帶動電源設備需求提升。

對於上述觀點,張孝榮認爲,我國電力資源豐富,電網技術全球第一,供電能力增長速度穩定,整體上不存在電力緊缺。所謂的算力的「終極考驗」,主要是在美國市場上,美國電網老化,擴張艱難,而美國AI發達對電力需求極大,電網承壓較大。在資本市場上,投資者往往會追逐熱點概念。引入美國概念助推A股股票增長,這種做法重在炒作,對投資人風險極大。

責任編輯:王其霖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