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特朗普交易”的新变化

「特朗普交易」的新變化

鍾正生經濟分析 ·  01/02 19:10

來源:鍾正生經濟分析

核心觀點

「特朗普交易」局部降溫。2024年11月的大部分時間裏,「特朗普交易」持續演繹,主要表現爲美股積極且週期、中小盤佔優,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上行,比特幣走強,黃金和原油震盪走平等。但12月以來,「特朗普交易」出現局部降溫,主要表現在美股風格切換和比特幣轉跌:1)美股大盤波動加劇,風格切換至成長和大盤股佔優,此前相對強勢的金融、工業、能源、房地產等行業指數轉跌,但可選消費、信息技術和通訊服務仍在上漲。2)比特幣受「特朗普交易」的加持延續較久,轉折出現在聯儲局12月議息會議後。3)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基本延續漲勢,除了短暫的「貝森特交易」期外。4)黃金、原油價格仍然缺乏方向。

從「再通脹」到「緊縮恐慌」。目前,投資者仍在評估特朗普新政可能產生的影響。但「特朗普交易」局部降溫,反映出投資者關注力由政策的「再通脹」效應,轉向「貨幣緊縮」甚至「滯脹」風險。而深層次原因是,特朗普新政本身存在矛盾之處——儘管其減稅、放鬆監管等政策有利於經濟增長,但關稅、驅逐移民等政策可能從供給端加劇通脹,導致聯儲局維持較高的利率水平。持續的高通脹與高利率環境,可能抵消經濟上行的力量,最終將美國經濟引向滯脹。具體來看,以下三方面線索共同驅動了交易風格的轉變:一是,聯儲局12月議息會議的重要轉折;二是,聯儲局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包括在加密貨幣的問題上;三是,「貝森特交易」偃旗息鼓,美國財政風險階段性暴露。在上述背景下,10年美債利率主要由期限溢價推升,加劇美股大盤壓力、觸發風格切換。

「特朗普交易」下一步。特朗普在2025年1月20日上臺後,可能密集宣佈總統行政令,在移民、關稅、加大能源開採、放鬆監管和減少開支等領域率先採取行動,並且可能公佈更加詳細的政策路線圖,以推動關鍵政策在國會盡快通過。這可能掀起新一輪「特朗普交易」,而具體的交易風格取決於政策力度及「預期差」。其中,若移民、關稅等政策超預期,可能指向「滯脹交易」(股債承壓,美元強勢);若這些政策不及預期,或者「去監管」和減少政府支出等政策力度較強,則有望出現「去通脹交易」(股債齊漲,美元走弱)。1)移民政策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值得辨析。邊境移民的減少在短期可能壓制整體失業率水平。但勞動力供給的減少可能加大工資上行風險,令聯儲局更難減息。2)「去監管」和減少支出對應的交易方向是「去通脹」,或者說是「滯脹」的反面。開放能源生產,或難改善市場對中長期通脹的擔憂。但若新財長貝森特在管控赤字方面加大行動,可能引發「貝森特交易」重啓。

風險提示:特朗普上任後的政策超預期,美國經濟出現更多「滯脹」信號,美國金融市場風險超預期,全球地緣風險超預期等。

2024年11月上旬美國大選以來,「特朗普交易」仍在延續,即投資者仍在評估特朗普新政可能產生的影響。但12月以來,「特朗普交易」出現局部降溫,儘管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延續漲勢,但美股風格切換(週期和中小盤股承壓)、比特幣轉跌。我們認爲,投資者關注力由政策的「再通脹」效應,轉向「貨幣緊縮」甚至「滯脹」風險。12月以來,聯儲局表現得更加鷹派和獨立,以及美國財政風險上升等,共同促成這一轉變。而深層次原因是,特朗普新政的內在矛盾。展望後市,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上任後,可能掀起新一輪「特朗普交易」,而具體的交易風格取決於政策力度及「預期差」:若移民、關稅等政策超預期,可能指向「滯脹交易」(股債承壓,美元強勢);若「去監管」和減少政府支出等政策力度較強,則有望出現「去通脹交易」(股債齊漲,美元走弱)。

1、「特朗普交易」局部降溫

2024年11月初以來,隨着特朗普在大選中高票獲勝、掌控兩院,並快速組建「忠誠」內閣,市場預期「特朗普2.0」政策力度更強、更容易落地。所以在11月大部分時間裏,「特朗普交易」持續演繹,主要表現爲美股積極且週期、中小盤佔優,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上行,比特幣走強,黃金和原油震盪走平等。

但12月以來,「特朗普交易」出現局部降溫,主要表現在美股風格切換和比特幣轉跌。

美股方面,大盤波動加劇,風格切換至成長和大盤股佔優,此前相對強勢的金融、工業、能源、房地產等行業指數轉跌,但可選消費、信息技術和通訊服務仍在上漲。2024年11月,道瓊斯指數累漲7.5%,高於納斯達克指數6.2%的漲幅;羅素2000指數更是大幅上漲10.8%,強於標普500指數5.7%的漲幅。12月,道指下跌5.3%,而納指仍上漲0.5%;羅素2000指數下跌8.4%,跌幅明顯深於標普500指數的2.5%。標普500指數中的11個行業中,11月相對強勢的行業是可選消費、金融、工業和能源等,而在12月,除可選消費外,其餘週期類行業均出現明顯回調。同時,信息技術和通訊服務行業,與可選消費一併,成爲爲數不多保持上漲的行業。

比特幣方面,「特朗普交易」的加持延續較久,轉折出現在聯儲局12月議息會議後。2024年11月以來截至12月17日,比特幣單價由7萬美元左右持續上漲,並升破10萬美元大關。比特幣的走向,一度成爲「特朗普交易」的晴雨表,因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承諾將美國打造成「全球加密貨幣之都」,並支持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12月4日,特朗普宣佈提名保羅·阿特金斯(PaulAtkins)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其主張放鬆對加密貨幣的監管,以支持美國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這一提名也令市場對加密貨幣的追捧達到高潮。12月18日,鮑威爾講話稱,聯儲局不尋求改變現有法律以允許持有比特幣。比特幣當日應聲下跌,截至12月末暫未重返10萬美元關口。

不過,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基本延續漲勢,除了短暫的「貝森特交易」期外。除了在2024年11月22日,特朗普提名貝森特爲美國新財長後,因其主張管控赤字,而引發了爲期兩週左右的「貝森特交易」:10年美債利率短暫跌破4.2%,美元指數短暫跌破106。但很快,12月中旬以後,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恢復漲勢。截至12月27日,10年美債利率突破4.6%、創8個月新高,美元指數多次站上108,創近兩年新高。

同時,黃金、原油價格仍然缺乏方向。2024年11月以來,特朗普當選對金價和油價而言利弊並存。黃金方面,儘管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增加全球經濟政治不確定性,繼而增添黃金的避險價值,但持續走強的美債利率(尤其實際利率)和美元匯率,對金價產生直接壓制。原油方面,特朗普主張放開能源開採限制,這一點有利於油企增產增利,美股能源股在11月前半程明顯走高。不過,美油增產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原油供給過剩風險,並且最終取決於歐佩克+產油國的應對,所以油價僅呈現窄幅波動。11月下旬以來,「貝森特交易」(其主張能源增產)、高利率和強美元等,先後衝擊能源企業股價,但已處全年低點的油價缺乏下跌空間,繼續保持震盪。

2、從「再通脹」到「緊縮恐慌」

目前,投資者仍在評估特朗普新政可能產生的影響。但「特朗普交易」局部降溫,反映出投資者關注力由政策的「再通脹」效應,轉向「貨幣緊縮」甚至「滯脹」風險。究其原因,聯儲局12月議息會議釋放鷹派信號是導火索。而深層次原因是,特朗普新政本身存在矛盾之處——儘管其減稅、放鬆監管等政策有利於經濟增長,但關稅、驅逐移民等政策可能從供給端加劇通脹,導致聯儲局維持較高的利率水平。持續的高通脹與高利率環境,可能抵消經濟上行的力量,最終將美國經濟引向滯脹。

具體來看,以下三方面線索共同驅動了交易風格的轉變:

一是,聯儲局12月議息會議的重要轉折。是次會議傳遞的核心信息是,聯儲局從此刻開始,將在減息決策上比之前更加謹慎(參考報告《聯儲局2024年12月議息會議解讀:「謹慎」開新局》)。最新經濟預測並未明顯上修美國經濟和就業前景,但大幅上修2025年通脹預測,繼而上修了2025和2026年政策利率路徑。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坦言,一些官員已經開始考慮特朗普新政的影響。12月20日,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表示,其個人的預測已經考慮到了未來的財政、移民等政策的影響。可見,聯儲局的這一轉變是「特朗普交易」的連鎖反應。

二是,聯儲局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包括在加密貨幣問題上。此前,投資者對聯儲局可能採取的鷹派行動預期不足,一個重要原因或是特朗普在競選期間,發表了干預貨幣政策的言論,貝森特甚至還支持設置「影子聯儲主席」。鮑威爾在12月4日訪談中稱,不擔心特朗普上臺後聯儲局喪失獨立性,同時駁斥了「影子主席」的可能性。12月8日,特朗普表示不會解職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進一步緩解了有關聯儲局獨立性的擔憂。鮑威爾在12月18日記者會上表示,聯儲局無意參與政府囤積比特幣的任何計劃,某種程度上也是聯儲局獨立於國會權力的體現。此外,繼12月議息會議出現反對票,市場更加意識到,2025年聯儲局票委輪換,可能令聯儲局內部出現更多分歧,但也意味着特朗普對於貨幣政策的干預難度更大。總之,一個更加獨立於特朗普政權的聯儲局,促進了「緊縮交易」的回溫。

三是,「貝森特交易」偃旗息鼓,美國財政風險階段性暴露。貝森特主張的「333方案」(到2028年將預算赤字降至GDP的3%、通過放松管制實現3%的GDP增長、每日增產300萬桶石油或等量能源)若能兌現,實質上能夠爲聯儲局退出限制性利率,爲開啓「適當寬鬆週期」創造條件。但「貝森特交易」並未持續太久,體現投資者對於特朗普政府是否能夠有效削減支出和赤字的懷疑。此外,12月中下旬以來,美國政府關門、債務上限等問題接連暴露:特朗普在12月18日宣佈「完全反對」兩黨已初具共識的短期支出法案,險些導致政府關門;12月27日,美國財長耶倫警告,預計2025年1月中下旬或將觸及新的債務上限;12月2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批評2023年的債務上限延期是「多年來最愚蠢政治決定之一」,希望大幅延期甚至取消債務上限。儘管債務上限是美國財政的「老問題」,但仍可能削弱市場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信心。

在上述背景下,10年美債利率主要由期限溢價推升,加劇美股大盤壓力、觸發風格切換。無論是更加鷹派和獨立的聯儲,還是更加不可持續的財政前景,都製造了中長端美債利率的上行動力。值得關注的是,10年和1年期美債利差,在12月中旬以後轉正並且持續走高,說明投資者在面對更加不確定的經濟和通脹前景時,正在尋求更高的期限溢價。如我們在報告《2025年海外經濟展望:動盪伊始》中提示,美股投資者可能更加關注企業盈利能否消化偏高的市場利率。期限溢價助推的美債利率,未必能夠被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所消化,所以引發了多數行業股價的下跌,週期和中小盤股首當其衝。另一方面,本輪美股科技股行情更多由中觀層面的AI發展所驅動,且與10年美債利率多呈現正相關,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規避美債利率走高風險的「避險屬性」。所以,現階段美股科技股龍頭表現出更強韌性。

3、「特朗普交易」下一步

展望未來一段時間,特朗普臨近上任,市場對新政府的政策和影響仍將保持高度關注。特朗普在2025年1月20日上臺後,可能密集宣佈總統行政令,在移民、關稅、加大能源開採、放鬆監管和減少開支等領域率先採取行動,並且可能公佈更加詳細的政策路線圖,以推動關鍵政策在國會盡快通過。

這可能掀起新一輪「特朗普交易」,而具體的交易風格取決於政策力度及「預期差」。特朗普在競選前後的公開政策表態(見圖表12),是市場政策預期的座標。其中,若移民、關稅等政策超預期,可能指向「滯脹交易」(股債承壓,美元強勢);若這些政策不及預期,或者「去監管」和減少政府支出等政策力度較強,則有望出現「去通脹交易」(股債齊漲,美元走弱)。

移民和關稅政策對應的交易方向是「滯脹」。「滯」的方向較容易理解,驅趕移民將引發人口及消費需求的減少,關稅將通過抬升物價而抑制消費需求。參考PIIE測算,「全球基線關稅10%+對華關稅60%+貿易對手反制」的組合,或在未來十年拖累美國實際GDP增長0.4-1.3個百分點,驅趕移民政策可能拖累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0.2-1.2個百分點。而移民政策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值得辨析。我們觀察,美國「外國出生」和邊境移民較多的「德克薩斯州」失業率水平,在2020年以前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疫情後呈現趕超趨勢,2024年9-11月已經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或說明,邊境移民的減少在短期可能同時減少失業人數(分子)和勞動力供給(分母),壓制整體失業率水平。同時,勞動力供給的減少也可能加大工資上行風險,令聯儲局更難減息,因此更可能對應「緊縮」甚至「滯脹」交易。

「去監管」和減少支出對應的交易方向是「去通脹」,或者說是「滯脹」的反面。開放能源生產的政策,可能幫助抑制油價,但在現階段或難改善市場對中長期通脹的擔憂,畢竟目前10年美債隱含通脹預期與油價走勢仍顯著背離。在改善通脹預期上,「去監管」和減少政府開支,是特朗普政府爲數不多的途徑。我們在報告《2025年海外經濟展望:動盪伊始》中提示,特朗普政府在放鬆監管和削減開支方面有較高的優先級,監管成本節約的空間也很大。特朗普當選以來,執掌「政府效率部」的馬斯克仍在頻繁發表涉政言論,對這一部門在協助「去監管」上發揮的作用或不宜低估。貝森特提出的3%赤字目標,與2024財年6.4%的赤字率以及CBO在2024年6月預計的赤字路徑相比,似乎難以完全實現,但這並不妨礙新財長在管控赤字方面加大行動,如是,可能引發「貝森特交易」重啓。

風險提示:特朗普上任後的政策超預期,美國經濟出現更多「滯脹」信號,美國金融市場風險超預期,全球地緣風險超預期等。

編輯/jayden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