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政策週期、產業庫存週期、AI創新週期」共振上行的情況下,電子行業有望邁入估值擴張大年。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信證券發佈研報稱,2024年電子行情由「週期復甦」向「成長創新」切換。當前時點,以半導體產業爲代表的電子產業週期仍處在銷量週期上行的前期、企業盈利能力仍有改善空間;以語音交互爲核心的AI端側應用正處在大規模商業化的臨界點,創新催化頻發;以增量資金共識爲體現的半導體指數投資規模仍有進一步增長潛力,權重標的配置型需求增加。在「宏觀政策週期、產業庫存週期、AI創新週期」共振上行的情況下,電子行業有望邁入估值擴張大年。
國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AI革新人機交互,智能終端百舸爭流,行業邁入估值擴張大年
2024年電子行情由「週期復甦」向「成長創新」切換,2025年行業有望邁入估值擴張大年。在經歷了近2年的庫存去化、供給側出清之後,2024年電子景氣度整體呈現上半年淡季不淡,下半年旺季不旺的態勢,訂單、景氣不差但能見度不高。板塊行情經歷了年初安卓產業鏈延續性的景氣復甦,二季度蘋果AI手機的創新熱潮,三季度宏觀壓力下的預期下修,以及年尾政策催化背景下、由AI端側創新所強化的估值修復,截至12月18日,電子整體上漲19.30%,居全行業第六位,其中半導體、消費電子分別上漲23.88%、15.13%。
消費電子:AI重新定義人機交互形式,智能終端百舸爭流,關注果鏈及AI可穿戴。
被譽爲「第四次科技革命」的AI大模型,其革命性意義在於打破人類語言與機器語言之間的藩籬,通過提升AI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和通用推理能力,使其演進成爲能夠感知環境、進行用戶意圖理解、做出決策和採取行動的智能體(AIAgent),從而重新定義人機交互模式,真正實現從「以指令爲中心」向「以意圖爲中心」的進階,「語音」正成爲繼觸控屏、鼠標、鍵盤之後最核心的人機交互媒介,AI終端形態有望跳脫智能手機時代的侷限性,以眼鏡、TWS耳機、玩具、機器人等各種形態落地開花,而高質量的音頻輸入以及多元化的聯網能力則對端側SoC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智能手機作爲當下滲透率最高、用戶黏性最強的「AI入口」正迎來從操作系統OS到硬件的全方位升級,有望通過加速換機週期、提升行業均價拉動產值增長。考慮到2025年蘋果在銷售節奏、新機創新及AI系統全球推廣等方面的重大變化,以及2026年其摺疊終端及AI眼鏡等創新預期進一步明朗化的催化,果鏈仍是消費電子板塊中的配置主線。
消費電子產業鏈推薦:藍思科技、立訊精密、鵬鼎控股、福立旺、藍特光學、水晶光電、小米集團、翱捷科技、恆玄科技、樂鑫科技、順絡電子、傳音控股、光弘科技。
AI算力:AI應用爆發在即,算力需求持續攀升,關注ASIC及服務器產業鏈。
Scaling Law與「湧現」能力是大模型訓練遵循的重要法則,隨着ChatGPT引領全球AI浪潮,國內外科技公司紛紛發佈AI大模型,截至24年7月,全球AI大模型數量約1328個(其中美國位居第一位,佔比44%;中國位居第二位,佔比36%),模型的迭代加速、競爭加劇。同時,AI模型向多模態全方位轉變,AI應用百花齊放,企業主動擁抱AI應用市場。因此,模型數量、模型參數、數據總量的持續增長及AI應用需求推動全球算力爆發式增長。
在英偉達GPU隨着架構的不斷演進及算力的成倍增長,於AI大模型訓練中得到廣泛運用的同時,爲了滿足CSP客戶更高性能和更好功能的需求,定製化芯片ASIC的需求持續提升,牧本鐘擺從標準化逐漸擺向定製化。與之相應的算力基礎設施持續建設和升級,促使國內外雲服務商資本開支持續高速增長,帶來AI服務器市場規模大幅提升,預計到26年全球AI服務器出貨量將達到237萬台,對應2023-2026年CAGR爲26%。推薦:工業富聯、滬電股份、聯想集團、翱捷科技、國芯科技、瀾起科技、芯原股份、龍芯中科、東山精密、景旺電子。
半導體:AI端側和國產化奠定成長空間,被動基金擴容過程中行業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據SIA數據,2023年中國佔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的29%,但本土企業的供應比例僅7%,自給率仍偏低;相比AI雲側,國內半導體企業將在AI端側創新中實現更高的市場參與度,兩者共振奠定了行業成長的確定性和空間。從微觀層面而言,根據該行統計的146家半導體公司的經營數據,季度收入最高值落在2024年的佔比42%,季度毛利率最低值落在2024年的佔比僅24%,可見國內半導體行業的收入和盈利能力已重回向上通道。從產業戰略性來看,半導體對GDP的拉動具有乘數效應,是重要的新質生產力,也是科技強國的基礎,在美國對國內半導體限制力度加大的風險持續上升的背景下,自主可控的緊迫性凸顯。
參考2014年之前美股半導體公司估值,費城半導體指數和英偉達、高通、德州儀器、台積電等代表性個股相比標普500均存在長期估值溢價,現階段A股半導體公司存在估值溢價具有合理性。此外,自2022年以來,半導體板塊中被動基金持股比重呈穩步上升態勢且至今已超過主動基金,被動基金擴容過程中在個股配置上對估值關注度更低。結合產業庫存週期、企業盈利週期以及資金結構變化,行業有望在2025年迎來戴維斯雙擊行情。推薦:中芯國際、翱捷科技、恆玄科技、傑華特、北方華創、聖邦股份、樂鑫科技、瀾起科技、長電科技、中微公司、偉測科技。
汽車電子:電動化與智能化加速,汽車半導體國產替代大有可爲。
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交互升級,根據英飛凌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滲透率有望達45%,L2以上的自動駕駛滲透率有望達60%。相應地,汽車價值體系從硬件爲中心向軟體定義轉變,汽車半導體用量同步增長: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等將帶來高性能SoC增長,通信與控制類、傳感器及存儲芯片用量配套提升;汽車功率等級提升,功率類、模擬電源類芯片同步升級;根據Yole數據,汽車半導體市場將由2023年520億美元增至29年970億美元,對應複合增速爲11%。
隨着汽車架構變化,半導體與主機廠合作模式由上下游供應商轉向深度合作共同開發;在供應鏈變革窗口期,我國汽車芯片國產化加速,目前核心零部件主驅功率模塊國產供應商佔比近8成,智駕與智能座艙芯片國內廠商佔比逐步提升,電源管理、存儲、信號鏈、傳感器等由於應用分散替代較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推薦:天嶽先進、國芯科技、揚傑科技、電連技術、新潔能、賽微電子、斯達半導、士蘭微、納芯微、芯聯集成。
投資建議:
中芯國際(00981,688981.SH)、翱捷科技-U(688220.SH)、藍思科技(300433.SZ)、立訊精密(002475.SZ)、小米集團-W(01810)、順絡電子(002138.SZ)、傑華特(688141.SH)、天嶽先進(688234.SH)、福立旺(688678.SH)、晶晨股份(688099.SH)、鵬鼎控股(002938.SZ)、聖邦股份(300661.SZ)、海康威視(002415.SZ)、工業富聯(601138.SH)、滬電股份(002463.SZ)、中微公司(688012.SH)、北方華創(002371.SZ)、恆玄科技(688608.SH)、長電科技(600584.SH)、韋爾股份(603501.SH)、國芯科技(688262.SH)、電連技術(300679.SZ)、康冠科技(001308.SZ)、揚傑科技(300373.SZ)、京東方A(000725.SZ)、晶豐明源(688368.SH)、光弘科技(300735.SZ)、偉測科技(688372.SH)、藍特光學(688127.SH)、潔美科技(002859.SZ)。
風險提示:國產替代進程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國際關係發生不利變化的風險;行業週期性波動風險;新能源市場波動風險;全球供應鏈不確定性;顯示器件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顯示器件價格波動的風險;生產設備及原材料供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