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连续第四年!美债市场又令华尔街“失望”了

連續第四年!美債市場又令華爾街「失望」了

財聯社 ·  2024/12/30 10:28

①習慣了過往十餘年債市長牛的美債投資者,如今或許依然深感不可思議:②美債市場的低迷年景,眼下已切切實實地延續至了第四年……

財聯社12月30日訊(編輯 瀟湘)習慣了過往十餘年債市長牛的美債投資者,如今或許依然深感不可思議:美債市場的低迷年景,眼下已切切實實地延續至了第四年……

過去幾年,華爾街投資者每年都對美國國債和其他類型的優質債券充滿樂觀預期,但每次他們都失望而歸。而隨着今年債市交易員再度鎩羽而歸,如今他們正變得更爲謹慎。最近幾周,基金經理們一直在拋售美債國債,而儲戶們也紛紛撤出了長期債券基金。

所有這些拋售行爲已再度將長期美債收益率推到了過去兩年交投區間的頂端。同時,不少投資者仍然擔心,如果當選總統特朗普在明年上臺後推行大幅加徵關稅等可能誘發通脹的極端政策,債券市場的處境可能將更爲艱難。許多人正在爭論,躲在短端國庫券裏躺賺利息是否會再次成爲更爲明智的選擇。

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全球利率策略師Ed Al-Hussainy表示,「現金收益率超過了4%。這是一個相當難以超越的目標。」

這種懷疑代表了華爾街的重大轉變。

就在幾年前,美債市場還在享受長達數十年的牛市,投資者幾乎從不擔心利率上升——他們普遍認爲,利率不可能遠高於零,否則就會引發經濟衰退。

而當聯儲局在2022年大幅加息時,大多數投資者仍認爲這只是一個過渡階段。到了2023年,他們一直押注減息速度會比聯儲局本身的預測更快、幅度更大。

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相信,美國經濟可以承受更高的利率,而且通脹仍將是一個嚴峻威脅。

從11月開始,投資者就搶在聯儲局之前押注,聯儲局明年只會減息兩次,而不是聯儲局官員9月份暗示的四次。當大多數聯儲局官員在12月18日的利率點陣圖中也預測減息兩次時,交易員立即加大押注,進一步認爲聯儲局明年將只會減息一次或根本不減息。

注:有關2025年利率變動,市場預期與聯儲預測對比,灰線爲聯儲預期
注:有關2025年利率變動,市場預期與聯儲預測對比,灰線爲聯儲預期

這些押注對債券市場的回報產生了巨大影響。

截至12月26日,ICE美銀美國國債指數連續第四年回報率低於了短期國庫券,回報率僅爲0.4%,而短期國庫券回報率則高達5.2%。備受矚目的彭博美國綜合債市指數包含了投資級公司債、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及美國國債,今年的回報率也僅爲1.1%。該指數在2023年也僅勉強超過國庫券,而更早之前的兩年則跑輸。

債市信心變得愈發低落

NewEdge Wealth 投資組合策略主管Brian Nick表示,過去,債券市場通常會在糟糕的一年後迎來一個好年頭。但最近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這導致「人們不願意再投資這一資產類別」。

FactSet的數據顯示,本月投資者已從貝萊德的iShares 20+年期國債ETF中撤出53億美元。如果這一數字持續到12月底,這將是該基金22年曆史上最大的月度流出。

根據Tradeweb的數據,截至上週五,美債價格暴跌已將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推高至了4.619%。這一數字已遠高於 11月底的4.192%和2023年底的3.860%。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如此悲觀。高盛的經濟學家預測,明年通脹將重回下行軌道,從而允許聯儲局減息三次。該行的利率策略師預測,明年10年期國債的表現將優於短期國庫券,並認爲市場已經對美國強勁的經濟增長和高額的聯邦預算赤字進行了定價。

事實上,由於美債收益率堪稱是一系列借貸成本定價的「錨」,因此收益率上升本身就會給經濟帶來不利因素。最近,長期美債收益率的大幅上漲,已經使30年期抵押貸款平均利率回升至7%附近,加深了購房市場的深度低迷。

債市承壓也會擠壓風險資產。從大多數指標來看,目前的美股估值都很高,而如果與投資者持有10年期國債至到期所能獲得的無風險回報相比,則更是如此。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編制的數據顯示,從歷史上看,這意味着股票在未來10年的表現很難超過債券。

就這一邏輯而言,NewEdge Wealth的Nick表示,投資者其實應該在投資組合中持有至少與正常情況下一樣多的債券。「如果你打算長揸並且不怎麼時時刻刻考慮如何投資,也許應該持有更多債券。債券比廣泛的股票市場爲你提供了更多的價值。」。

但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人猶豫不決。

蒙特利爾銀行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Yung-Yu Ma表示,如果特朗普提高關稅舉措進一步加劇了通脹,並且無法通過削減預算赤字來抑制國債供應的增加,那麼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很可能會攀升至5%以上。

他補充說,事後看來,2010年代的低利率世界,似乎反而開始如同是債券市場的 「完美泡沫」。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