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金点晴
作者:李求索,伊真真等
2024年初以来,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央国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受到重视,相关制度建设快速推进。
1月25至26日,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
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2024年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推动“一企一策”考核全面实施,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提出: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
11月1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制度正式落地。
近期国资委再度加强对央企市值管理工作指导。为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重视控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规范有序开展市值管理工作,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共9条。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明确市值管理目标和方向。要求中央企业以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为基础,指导控股上市公司贯彻落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重大部署,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流上市公司。
第二,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要求央企从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信息披露质量、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分红回报、股票回购增持等方面加强市值管理工作。
第三,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正向激励。提出要将市值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管理行为,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强化正向激励。
第四,坚守合规底线。12月23至2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再次强调树牢科学市值管理理念,更好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经营指标方面,2025年“一利五率”体系总体稳定、个别优化,“一利”仍为利润总额,用“营业收现率”替换“营业现金比率”,总要求是“一增一稳四提升”,即利润总额稳定增长,资产负债率保持总体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现率同比提升。
央国企市值管理现状
基于Wind数据,中金对央国企上市公司在分红、回购、股权激励、增持、并购重组等主要市值管理方面进展进行了归纳,具体的:
► 分红方面,2023年央国企上市公司分红规模1.6万亿元,占全部A股分红规模的72.3%;分红公司数量占比70.8%,略低于A股整体的72.4%;央国企整体股利支付率39.7%,也略低于A股整体的41.8%。
► 回购方面,2024年初至今(截至2024年12月29日)央国企上市公司已完成回购金额274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90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全部回购金额的16.5%,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0.7%。
► 股权激励方面,根据预案公告日统计,2024年初至今央国上市公司共发布或实施31个,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4个;从A股整体看,2024年A股上市公司共发布和实施656个股权激励计划,同样略低于2023年同期的714个。
► 增减持方面,2024年初至今央国企上市公司净增持26亿元,A股整体则净减持68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净减持406亿元和3305亿元的水平相比,在增持管理方面均有推进。
► 并购重组方面,从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的统计口径来看,2024年初至今,上市公司共有并购事件1737起,交易金额9178亿元。其中,涉及央国企的事件600起,交易金额6981亿元。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明显提升。
关注央国企市值管理主题的配置价值
从股价表现上看,对于A股上市公司通过不同手段进行市值管理后的股价表现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不同的市值管理工具在中短期内对股价有提振作用,建议关注市值管理的投资含义。
从发展趋势上看,2005年国资系统内首提“公司市值指标”,随后监管部门陆续发布市值管理相关政策和指导。2024年政策端对市值管理制度的支持力度更强、要求也更为具体,提出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考虑到央国企在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在深化国企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的背景下,围绕央国企的市值管理相关制度有望继续完善,央国企在实践中进行市值管理的动力也有望继续加强。
11月1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至今,已有约129家A股上市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其中央国企上市公司就有约23家(见图表4)。
图表1:国有企业和全部A股分红总额和股息支付率
注:数据截至2024年12月27日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图表2:上证指数走势与市值管理政策
注:数据截至2024年12月27日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图表3:市值管理制度沿革
资料来源:证监会、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图表4:23家发布市值管理制度公告的央国企(不完全统计)
注:数据截至2024年12月27日;基于市场一致预期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编辑/ping
來源:中金點晴
作者:李求索,伊真真等
2024年初以來,爲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央國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受到重視,相關制度建設快速推進。
1月25至26日,證監會召開2024年系統工作會議,會議強調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推動將市值納入央企國企考覈評價體系。
1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2024年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考覈分配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推動「一企一策」考覈全面實施,全面推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覈。
4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新國九條」),提出: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納入企業內外部考覈評價體系。
11月15日,證監會正式發佈《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制度正式落地。
近期國資委再度加強對央企市值管理工作指導。爲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重視控股上市公司市場價值,規範有序開展市值管理工作,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12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於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意見》共9條。
主要內容包括:第一,明確市值管理目標和方向。要求中央企業以提高上市公司發展質量爲基礎,指導控股上市公司貫徹落實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重大部署,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着力打造一流上市公司。
第二,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要求央企從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信息披露質量、投資者關係管理、投資者分紅回報、股票回購增持等方面加強市值管理工作。
第三,健全工作機制、強化正向激勵。提出要將市值管理作爲一項長期戰略管理行爲,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覈,強化正向激勵。
第四,堅守合規底線。12月23至24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再次強調樹牢科學市值管理理念,更好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經營指標方面,2025年「一利五率」體系總體穩定、個別優化,「一利」仍爲利潤總額,用「營業收現率」替換「營業現金比率」,總要求是「一增一穩四提升」,即利潤總額穩定增長,資產負債率保持總體穩定,淨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收現率同比提升。
央國企市值管理現狀
基於Wind數據,中金對央國企上市公司在分紅、回購、股權激勵、增持、併購重組等主要市值管理方面進展進行了歸納,具體的:
► 分紅方面,2023年央國企上市公司分紅規模1.6萬億元,佔全部A股分紅規模的72.3%;分紅公司數量佔比70.8%,略低於A股整體的72.4%;央國企整體股利支付率39.7%,也略低於A股整體的41.8%。
► 回購方面,2024年初至今(截至2024年12月29日)央國企上市公司已完成回購金額274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90億元;佔A股上市公司全部回購金額的16.5%,略低於去年同期的20.7%。
► 股權激勵方面,根據預案公告日統計,2024年初至今央國上市公司共發佈或實施31個,略低於去年同期的44個;從A股整體看,2024年A股上市公司共發佈和實施656個股權激勵計劃,同樣略低於2023年同期的714個。
► 增減持方面,2024年初至今央國企上市公司淨增持26億元,A股整體則淨減持689億元,與去年同期的淨減持406億元和3305億元的水平相比,在增持管理方面均有推進。
► 併購重組方面,從上市公司作爲競買方的統計口徑來看,2024年初至今,上市公司共有併購事件1737起,交易金額9178億元。其中,涉及央國企的事件600起,交易金額6981億元。9月24日「併購六條」發佈後,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活躍度明顯提升。
關注央國企市值管理主題的配置價值
從股價表現上看,對於A股上市公司通過不同手段進行市值管理後的股價表現情況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上述不同的市值管理工具在中短期內對股價有提振作用,建議關注市值管理的投資含義。
從發展趨勢上看,2005年國資系統內首提「公司市值指標」,隨後監管部門陸續發佈市值管理相關政策和指導。2024年政策端對市值管理制度的支持力度更強、要求也更爲具體,提出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
考慮到央國企在國民經濟和資本市場中佔據的重要地位,在深化國企改革、資本市場改革的背景下,圍繞央國企的市值管理相關制度有望繼續完善,央國企在實踐中進行市值管理的動力也有望繼續加強。
11月15日,證監會正式發佈《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至今,已有約129家A股上市公司董事會發佈公告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其中央國企上市公司就有約23家(見圖表4)。
圖表1:國有企業和全部A股分紅總額和股息支付率
注:數據截至2024年12月27日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圖表2:上證指數走勢與市值管理政策
注:數據截至2024年12月27日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圖表3:市值管理制度沿革
資料來源:證監會、國資委、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圖表4:23家發佈市值管理制度公告的央國企(不完全統計)
注:數據截至2024年12月27日;基於市場一致預期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編輯/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