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买新能源车竟还能这样“避雷”?

買新能源車竟還能這樣「避雷」?

鈦媒體 ·  2024/12/25 13:31

文 | 新能源行業觀察

買東西前,你更喜歡了解好評還是差評?

聰明的消費者已經將「買前先看差評」的避坑小妙招帶進了汽車圈。通過讓競品銷售「評價」自己看中的車型,來綜合考慮它是不是最適合自己的車型。

隨着車企「年底鉅惠」活動力度的加大,張碩(化名)考慮入手一輛新能源車。與其他消費者直接去銷售門店詳細了解,再談價格購買的順序不同,張碩先跑到了自己心儀車型的競品銷售那裏。

對於自己的「反其道而行之」,張碩坦言道,「十月初那會兒,我陪朋友去極氪門店看車,當時在極氪銷售那裏了解到的,和我們自己在網上了解到的都還可以,但到了競品銷售那裏,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張碩和朋友發現,「拉踩」雖然是來自競品銷售的套路,但其說法有一定道理,能讓他們對這輛車有更全面的認知。

有了這次經歷,張碩和朋友也解鎖了買輛「不讓自己後悔的車」的好辦法。即先去聽聽它的競品銷售怎麼說,聽完後仍能接受,且覺得喜歡、合適,再下定多半不會踩雷。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銷售通常在我們猶豫不決時問,「還在看哪些車型」。而當我們說出某款,銷售一般會「精準打擊」。

駕照到手正好滿一年的李潔(化名)近期準備購入一輛屬於自己的電車,「特斯拉門店那位銷售小哥在我表示想再看看別家時,跟我說,姐,一定要買盈利的品牌,別買虧損的,容易出問題不說,售後還沒保障,就好比極越,背靠吉利也還是倒閉了。」

隨後,李潔前往了極氪門店,當她表明自己剛從特斯拉門店出來且很中意Model 3時,其銷售的說法又讓她「漲知識了」。

「他告訴我,別看特斯拉知名度大,實則技術特別不穩定,很容易剎車失靈,車機也很差勁,最後還跟我強調了極氪的『公路坦氪』。」

也有消費者稱,自己試駕了理想L9後,又去鴻蒙智行門店了解問界M9,但當其表明自己想在理想L9和問界M9兩款車之間選擇時,銷售直接略過了對自家產品的講解,開始吐槽起L9來。

還有消費者表示,「理想銷售跟我說蔚來換電看着好,實際你去換電站換一次電就變成舊電池了,以後有沒有機會薅別的車主羊毛也是個未知。」

與諸多消費者的接觸中,我們發現,汽車品牌線下銷售人員詆譭友商的行爲,看似在拉攏客戶,實則會漸失消費者好感度,拉低自家品牌形象。

當然,面對競品時,也並非所有汽車品牌銷售都會選擇以「拉踩」的方式制勝。有部分汽車銷售面對競品時就採用了「不詆譭只對比產品優勢」的方式,毫無疑問,此做法必然會令消費者好感倍增,權衡後選擇下定。

「嵐圖店裏的那位銷售是懂推銷的,先表明自家品牌的知名度確實沒有特斯拉、『蔚小理』那麼強,又列舉自家產品的優勢,讓顧客形成對比,就拿嵐圖知音來說,其相比Model Y的超900公里純電續航、可變阻尼懸架等令我心動。」

「小米銷售說,自家老闆是第一次造車,不會偷工減料。」

「蔚來銷售一直跟我強調他家的換電服務,並表明租電比買電划算很多,以後也不用擔心電車電池保養及壽命問題。」

顯然,如何說服消費者,每個銷售都有自己的理解,是個人行爲,但說太多,也容易讓消費者產生「逆反心理」。

銷售貶低對手的話裏,也有「真實」

事實上,汽車品牌銷售拉踩競品的行爲,並不是這兩年才出現的,早在燃油車時代,此風便已長駐。

2025年,伴隨着電動化轉型在中國車市的愈演愈烈,汽車品牌銷售間的針鋒相對必將更爲激烈。

此情此景下,多名消費者表示,選車難,從銷售口中選車更難。

鑑於此,有部分消費者選擇了「快刀斬亂麻」,網上看好後,直接前往門店下定,避免與競品銷售的溝通,省得聽來聽去犯「選擇困難症」。

但,正如張碩與他朋友所說的那樣,競品銷售的話裏不光是詆譭、拉踩,透過這些負面言論,其背後是競品所存在的、最爲真實的缺點。

畢竟汽車銷售想要精準貶低對手,也是需要做功課的,而其所做的功課顯然會比消費者多得多。

樂道L60準車主陸翊然(化名)坦言,其最終決定下定樂道L60是基於從它競品銷售那裏了解到的「缺點」信息。

「綜合考量下,理想、零跑等競品銷售所陳述的樂道L60會有續航焦慮、電池質量下降、品牌太新等缺點我是能接受的,畢竟對比它租電版起售價不到15萬元的價格來說,這些缺點微乎其微,同時相比零跑,樂道的整體設計在我這個95後眼中還是會時髦些。」

《新能源觀》的接觸中,多名有過相似選車經歷的消費者,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之談。

「除了自己在網上搜羅新能源車主的好評與差評外,還得去線下看看,篩選出銷售口中對比着自家車型去貶低競品的信息。」

「切記不要只問一個競品車型的銷售,要多換幾個品牌類比着問,多家銷售都說了的問題才是該款產品真正有可能存在的缺點。」

對於根據銷售貶低競品的話篩選有效信息這一操作,也有部分消費者強調道,學會反向操作的同時也得反向思維,以對比自家產品優勢爲前提「拉踩」對手的品牌可以選,爲了拉踩而拉踩、「惡語中傷」競品的汽車品牌的需慎重。畢竟買車不是一錘子買賣,其日後的服務也會影響車主體驗。

銷售「誇誇話」裏的精髓

有一點需要明晰,汽車品牌銷售在拉踩對家時,一般是會以自家品牌的優勢爲參照的。而顯然,這些被拿來當「參照」的優勢更具濃縮性、更有考量價值。

11月初,小鵬P7+的上市,讓北京朝陽區的邱貝貝(化名)心動不已,但在競品銷售那裏了解了一圈後,她最終選擇了特斯拉Model 3,問及原因,其表示,「網上了解的時候還是挺喜歡小鵬的,但聽了特斯拉、極氪等競品銷售人員的產品優勢對比後,我還是覺得特斯拉的屏幕換擋和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更戳我。」

「買車的時候,我一直在比亞迪海豚和上汽大衆ID.3之間猶豫,後來就分別找這兩家銷售對比着諮詢了下,而兩家銷售貶低競品時所對比列出的自家品牌優勢,讓我敲定了最終下定車型,ID.3搭載的電池冬季續航會更穩定,且ID.3聰明款的馬力比海豚活力版大了近一半多。」上汽大衆ID.3準車主薛梓涵(化名)如是說。

與邱貝貝、薛梓涵兩位消費者相比,孔思南(化名)選車多少是帶點「乾淨利落」意味的。據他介紹,爲了更快了解小米SU7的真實競爭優勢,其前往小米門店的時候,故意強調了自己已經試駕過蔚來ET5。

「這種方式省去了我不少麻煩,銷售直接爲我對比着ET5車型列舉了小米SU7的優勢,比如小米SU7的後排玻璃爲防偷窺的隱私玻璃等。」

在與多名準車主和車主的接觸中,我們不難發現,銷售對自家車型的誇讚式宣傳雖然帶有一定的營銷目的,但其中往往也隱藏着車輛的關鍵優勢信息。

至於如何從銷售的口中獲取真正有價值的車輛信息,多名消費者給出了參考建議:前往線下門店了解車型信息時,可以先向銷售表明自己同時也在考慮該款車的競品車型,而毫無疑問,銷售敢拿出來與競品對比的,一般是其最具競爭力的部分。

未來,面對車企博弈的再升級,汽車銷售們的「口水戰」恐難止休,而此無異於會成爲輔助消費者選到心儀愛車的「隱藏」助力。

汽車銷售「套路」裏的含金量,你get了嗎?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