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樂會
本文來自《窮查理寶典》第三章的內容。筆者本來是隻想要摘錄一下的,但是後來又寫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很多時候,即便是對於被大家公認的格言,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出來,才能變成自己的,也會有一些意外的收穫。
一
「你吸取教訓的來源越廣泛,而不是僅僅從你自己的糟糕經驗中吸取教訓,你就能變得越好」
其實,就有個需要我們注意的現象,很多人連自己的教訓都難以吸取,更不用說去吸取別人的教訓了。
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原因衆多,可能是因爲思維惰性,也有可能是因爲過度自信,等等。
二
「你必須有濃厚的興趣去弄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情背後的原因」
這是一種好奇心,而且是有用的好奇心,換一個詞彙,那就是求知慾。
很多時候好奇心會用錯地方,想去知道那些沒有什麼意義的東西。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短視頻平台,也都是利用人性的好奇心賺錢。
並且,好奇心也可以有不同的層次,一般的好奇心都只是想知道發生了什麼;而深層次的好奇心,就是知道「正在發生的事情背後的原因」。
另外,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背後原因的興趣,其價值量會降低很多。
三
「我們的遊戲是,當好項目出現時,我們必須能夠認出來,因爲好項目並不會經常出現。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
認出好項目是核心要點,世界上大部分人經常做的事情就是跟機會擦肩而過,而且還不知道。
爲什麼會這樣呢?簡單來講就是缺乏準備,這種準備主要是認知上的,認知來自於長期的實踐。比如項羽和劉邦,項羽的社會經驗和對人性的掌控,就完全沒法跟劉邦比。
而要抓住機會,僅僅認出來仍然不夠,還有的準備就是人力和物力。
四
“Beta係數、現代組合投資理論等等——這些在我們看來都沒什麼道理。我們想要做的是,用低廉的價格,甚至合理的價格,來購買哪些擁有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
巴菲特和芒格對於學校中的金融理論常常頗有微詞,以前讀研的時候(本科我學的是工科),往往都專注於理論本身,看起來很有挑戰性的,但是如果去想這些理論的實踐意義,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種看起來玄乎其玄的理論,確實是很容易糊弄人。畢竟,獲得高薪,參與社會分配,總是需要一個理由吧。
五
「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動,而是極大的耐心」
當然,對於普通人而言,通常就是會有「大量的行動」,然後就是沒有「極大的耐心」。
「大量的行動」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剛開始都需要一些「試錯」,通過這些試錯,然後才能懂得我們更需要「耐心」。
六
「賣空股票,卻又看到股價因爲某些因素而上漲,是很苦惱的事情。你在生活中不應該去做這麼苦惱的事情」
這樣的經歷想必每個投資過股票的人都會有。
首先要知道這是苦惱的事情,然後得避免去做這類事。
可能有時候我們面對苦惱會採用「鴕鳥策略」,簡單地忘記這種苦惱,然後這次忘了,下次還繼續做。
七
「如果你確有能力,你就會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邊界在哪裏。沒有邊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稱之爲能力」
這同樣可以拿劉邦和項羽作爲案例,劉邦就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所以讓張良出謀劃策,讓蕭何負責行政和後勤,讓韓信帶兵打仗;而項羽就是不清楚自己能力圈的那種,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能幹,自矜功伐。
八
「人們總是喜歡請人來爲他們預測未來。很久很久以前,有些國王會請人來解讀綿羊的內臟。假裝知道未來的人總是有市場的」
想起我去單位的路上,經常能夠看到有人在路邊擺攤算命,有段時間還能看到有兩三個擺算命攤子的。
從古自今,人們都有想知道自己「命運」的願望。且都願意爲此花錢。
對於算命這種事情,比較有印象的就是黎明的《真心英雄》的片段,「大仙,你這麼神通廣大,什麼都能推算,你能推算到你今天會中槍嗎?」,「No」,然後拿槍打了「大仙」的右腳。
編輯/lam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