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日前,匯頂科技發佈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雲英谷科技100%股份。②無論是從創始團隊背景,還是估值情況以及市場地位而言,雲英谷科技都可以稱得上是明星項目。
《科創板日報》12月8日訊(記者 敖瑾)又有明星半導體項目擬被收購。
日前,匯頂科技發佈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雲英谷科技100%股份,同時上市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股票12月9日起復牌。
匯頂科技此次的收購標的雲英谷科技,是一級市場的獨角獸項目。公開資料顯示,這家成立於2012年的顯示驅動芯片設計公司,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9輪融資,背後集結了包括小米、哈勃、京東方等衆多知名資方,當前估值達85億元。
從經營層面來看,雲英谷科技亦表現出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第三方數據顯示,在手機AMOLED顯示驅動芯片領域,2023年,雲英谷總體AMOLED顯示驅動芯片銷量在全球範圍內排名第五,在中國內地供應商中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月,雲英谷科技曾對IPO發起衝刺,進行了上市輔導備案。但此後公司再無上市相關動態傳出,直至如今被上市公司公告即將「賣身」。
突如其來的「賣身」?
匯頂科技最早在11月22日發佈了有關擬收購雲英谷科技的公告。
彼時,匯頂科技稱已與交易對方顧晶、深圳翼勢一號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深圳市翼升一號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及深圳翼升二號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簽署了《股份收購意向協議》。
顧晶是雲英谷科技的創始人、實控人,上述幾個有限合夥企業則爲雲英谷科技創始團隊的持股平台。公開資料顯示,顧晶先後獲得清華大學學士與碩士學位、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留美期間,其主要從事超高分辨信號處理研究;2012年回國創辦雲英谷科技,投身顯示驅動芯片創業。
從融資紀錄來看,雲英谷科技在一級市場頗受投資人青睞。成立以來,雲英谷科技共計完成9輪融資,背後投資方不乏紅杉中國、啓明創投、北極光創投等知名市場化機構,小米產投、哈勃投資、中芯聚源、京東方以及高通中國等產業資本,還包括廣東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投資基金、國開科創、深圳高新投以及策源資本等國資投資平台也都參與了雲英谷科技的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雲英谷科技在今年9月初還官宣完成了最新一輪融資,上述成都國資策源資本,還有祥峯投資就是在該輪入股。而公司上一輪融資還是在2022年5月。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接近雲英谷科技人士處了解到,有外部機構股東對雲英谷科技即將賣身的消息並未事先獲知,「也是匯頂科技發了公告才知道,比較突然。」
有半導體投資人對記者表示,對於新晉股東祥峯投資以及策源資本而言,雲英谷科技即將「賣身」不算好消息。「一方面是投資過程浪費的大量時間成本,另一方面是從投資收益來看,最後一輪進入的投資人能收回成本已經算不錯了。」其表示,若獲知公司方面有被收購的打算,投資機構不會選擇在新近的融資中出手。
另有半導體行業內人士則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上市公司收併購涉及信披,若標的提前與所有股東進行溝通,容易將消息泄漏,「另外,像這種突襲式併購的情況,一般賣方可能手裏有一些相關的協議條款,比如說涉及委託授權的條款,即交易價格中公司的估值達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賣掉,股東必須簽字同意。」
從匯頂科技最新發布的公告可以看到,本次對雲英谷科技的收購交易,涉及到標的公司背後的股東多達56名。《科創板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多輪融資中進入的外部機構股東,超過了40家。在外部機構股東中,持股數排前列的分別爲紅杉中國以及啓明創投。
《科創板日報》記者向雲英谷科技的外部機構股東之一詢問了本次收購交易具體情況,對方以「爲內幕信息知情人」爲由拒絕了採訪。
行業競爭格局分散,業績增收不增利
根據匯頂科技的公告,雲英谷科技主營業務以顯示技術研發爲核心,專業從事OLED顯示驅動芯片(DDIC)的研發、設計及銷售。
除了在資本市場上受到衆多資方的關注,成爲了估值高達85億元的獨角獸,在業務層面,雲英谷科技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根據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在手機AMOLED顯示驅動芯片領域,2023年雲英谷總體AMOLED顯示驅動芯片銷量在全球範圍內排名第五,在中國內地供應商中排名第一。另外,雲英谷科技方面預計,2024年公司給品牌手機出貨OLED驅動芯片達到5500萬至6000萬顆。
財務數據層面,從匯頂科技公告中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到,雲英谷科技營收近年有較大幅度的上升,2022年-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總營收分別爲5.52億元、7.21億元以及7.04億元。但公司存在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同期,公司淨利潤分別爲-1.01億元、-2.58億元以及-1.62億元,虧損規模有所擴大。
上述半導體行業內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從體量上看,雲英谷科技是顯示驅動芯片細分領域的頭部項目,但其進一步表示,該領域市場格局較爲分散,且公司之間差異化並不明顯。「國內做DDIC的企業,微觀來看每家會有所區別,比如有OLED或者LCD等,但這不屬於本質區別,而能做這些的廠商不在少數,達到一定體量的公司市場上都已經有5、6家了。而真正高階的DDIC目前國產廠商中還沒有完全能實現的。」
而在面對國內外同行的分散性競爭時,卷價格就成爲廠商搶佔市場的慣用策略,這或許也解釋了雲英谷科技多年來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事實上,顧晶在一次公開演講中也提到了對卷低價的看法,其認爲「便宜」在半導體行業屬於「僞命題」,「有量就不可能成本低,可能賣的便宜,賣的便宜就意味着利潤薄,利潤薄就意味着研發投入不足,芯片是需要一代一代一代做的。」
明星公司放棄獨立上市,緣何?
無論是從創始團隊背景,還是估值情況以及市場地位而言,雲英谷科技都可以稱得上是明星項目。而明星項目選擇放棄獨立上市,轉而賣身上市公司,無疑引發了市場的好奇與諸多解讀。
上述半導體業內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在目前的政策導向下,雲英谷科技實現獨立上市的幾率較小。「目前的監管態度相對明確,一是要改變公司必須奔着IPO走的固定思維,二則是二級市場不太歡迎內卷型企業,哪怕這類企業有着不錯的財務指標。」
雲英谷科技也曾經對IPO發起過沖刺。2023年1月,證監會披露了中金公司關於雲英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備案報告。但此後,雲英谷科技的IPO之路再無新動態傳出。
值得一提的是,同期還有一家明星DDIC廠商集創北方IPO終止。當年3月,該公司主動撤單IPO。而在4個月後,上交所對集創北方連開三張罰單,揭露集創北方及其實控人在發行上市申請過程中存在呆滯料虛假銷售等違規行爲。
從顧晶5年前的一次公開演講中可以看到,創業雲英谷科技的過程經歷波折。最早雲英谷科技做的是IP生意,用顧晶自己的話來說是:「一開始我從哈佛畢業後開發了一個技術,我想把它試試看能不能帶到產業界,是以公司的形式或者說合作的形式等等都可以。」2016年,雲英谷科技開始從專利授權業務轉向芯片設計。
顧晶還在這次公開演講中坦言,一開始並非一門心思想着創業,「如果一開始就想着創業,我估計做一半做兩三年就撤了,因爲創業不容易,特別是像做我們這種To B的後面都是大傢伙的這種公司,很容易就覺得很疲倦。所以一開始真不是。但是正是因爲並沒有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很高的位置,或者說一定要做到多大,反而讓我還是慢慢一點一點做,逐步掌握一些做公司的管理方法,更好的與客戶溝通,逐步地讓自己變得更加地完善。」
而對匯頂科技而言,若能實現對雲英谷科技的收購,則有利於拓寬其技術及產品佈局。匯頂科技是一家以觸控芯片和指紋芯片爲主要產品的平台型芯片研發設計企業。上述半導體業內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指紋識別芯片和驅動芯片較爲匹配,「甚至可以說是強協同。」
匯頂科技在公告中稱,藉助雲英谷科技在Micro-OLED獨立顯示驅動芯片領域的優勢,公司可以實現對全球戰略性客戶的進一步覆蓋,並對AR/VR產業進行前瞻性佈局。而早前,顧晶就曾表示,雲英谷科技正在做一款高精芯片,「非常小的芯片,整個屏就是一顆芯片,這個芯片以後會用到眼鏡上。」
目前,匯頂科技對雲英谷科技的收購價格尚未確定。上述半導體業內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當前行情下,併購交易中的買方往往將價格壓得較低,這是收併購在實操層面推進較難的一大關鍵原因。「在談的其實不少,但最終能談成的少之又少,核心還是卡在價格上。」
其進一步表示,過去幾年一級市場的半導體項目確實存在估值虛高的情況,「但也存在買方過度壓低價格的情況,上市公司希望花幾個億就能買到一個讓公司市值大幅上漲個20到30億元的標的。」
相比賣出高價,半導體項目背後的外部機構股東們則表示,能通過收併購實現退出已屬不易。一位頭部半導體產業投資方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我們的態度很開放,能退出挺好,至少讓我們收回成本有年化收益。能退現在都想退,沒有人願意等不確定的結果。」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