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系AI生成)
11月13日,國內尾氣處理催化劑龍頭企業之一的中自科技(688737.SH)公告稱,擬終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之「汽車後處理裝置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
根據公告,上述項目是中自科技IPO募投項目之一,原計劃總投資 2.56億元,建設期4 年,首次達產日期是2023年11月。但截至今年9月30日,上述項目的投入進度僅28.59%。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項目出現延期,但在今年8月份時公司仍然對外表示,「公司募投及其他新業務項目正有序推進」。
三個月後,中自科技突然宣佈終止部分募投項目,並表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受市場環境變化等客觀因素影響,公司需動態調整業務發展戰略和產能規劃佈局。
中自科技認爲,鑑於當前油氣差價的存在以及新能源重卡市場的轉變,如果繼續推進該項目建設,投產後將降低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另外,公司新型催化劑智能製造園區(安泰路生產基地)已於 2023 年11 月底正式投產,該生產基地設計內燃機尾氣淨化催化劑產能 130 萬套(不含摩托車),有效緩解了老廠區(古楠街生產基地)的產能壓力,同時通過工藝改造升級實際產能可進一步提高,公司目前的內燃機尾氣淨化催化劑產能基本能滿足現在和未來業務發展的需要。
鑑於此,公司經審慎評估,爲降低項目投資風險,實施集約化管理,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擬終止「汽車後處理裝置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公司「汽車後處理裝置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已完成房屋主體工程建設,累計投入募集資金金額 7311.50 萬元,剩餘募集資金金額19,294.40 萬元(含孳息,最終金額以募集資金帳戶實際餘額爲準)繼續存放在募集資金專戶並按照公司相關管理規定做好募集資金管理。
事實上,如此反覆無常的「劇情」中自科技並非首次上演。2023年3月23日,中自科技發佈關於開展新業務的公告,擬投資不超過10億元用於研發和製造碳纖維複合材料。彼時,公司還在公告中信誓旦旦聲稱資金安排等方面已經提前佈局和籌劃。
出乎意料的是,短短十多天後,十億級新項目就「胎死腹中」。同年4月7日,隨着上交所的一紙《問詢函》,中自科技又突然中止了上述項目,而給出的理由則是「投資規模較大,將對公司未來的運營資金造成較大的壓力」。
2024年1月30日,中自科技又重提了進軍碳纖維的投資計劃,但爲降低開展新業務的財務風險和資金壓力,同時結合實際經營情況以及戰略發展規劃等因素,擬將投資規模從之前的不超過10.4億元調減爲3.52億元。
中自科技在投資項目上的反覆背後,是其面臨的業績壓力和轉型困境。
鈦媒體APP梳理公開數據發現,2018年至2020年,中自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36億元、10.01億元、25.77億元;實現扣非淨利潤-0.66億元、0.72億元、2.29億元,雙雙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但在2021年上市後,公司隨即上演業績「大變臉」,當年全年營收直接縮水至9.62億元,同比腰斬,扣非淨利潤亦由盈轉虧,虧損0.17億元;2022年公司營收進一步腰斬,虧損亦進一步拉大。
縱然2023年業績一時大增,實現扭虧爲盈,但2024年再次陷入了虧損境地。根據2024年三季報,中自科技今年前三季度營收10.57億元,同比下降5.93%,歸屬淨利潤爲-1409.09萬元,同比下降142.9%。
從業務上來看,中自科技基本盤依賴於內燃機尾氣淨化催化劑,這一板塊業務收入佔公司整體營收超過95%,但下游燃油車市場面臨着不斷被新能源車替換,市場份額不斷受擠壓的風險。
如此一來,公司就不得不開展新業務。過去幾年,中自科技也多次強調公司在新能源產業上的佈局不止於天然氣處理催化劑業務,其募投項目之一的「氫能源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研發能力建設項目」就預計投入6000多萬元。
不過,原計劃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日期是2023年11月,也就是說上述項目同樣出現延期。且最新公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該項目投入進度仍不到50%。(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