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0月29日,創業板IPO日日順因撤單被終止審核,同日被公告將與股東旗下公司合併報表;②日日順與股東關聯性交易及業務網點重合佔比都較高,其經營獨立性引起質疑;③年內共計46家IPO過會後仍主動撤單,僅一家IPO未過會,爲滬市主板勝華波。
財聯社11月1日訊(記者 趙昕睿)IPO即使過會也常有主動撤單的情形出現。10月29日,深交所公告,因創業板IPO日日順與保薦機構中金公司、招商證券主動撤回上市申請。
日日順於2021年5月12日開始被受理,最終於2023年5月25日成功過會,但在此後近一年半的時間在提交註冊階段苦候無果。記者留意到,日日順在今年3月31日因申請文件中記錄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補充提交,公司在間隔3個月後更新了相關資料。但在9月30日再次披露需補充提交財務資料時,日日順卻並未更新提交,最終於10月29日選擇撤回上市申請。
在各板塊提高上市標準並強化板塊定位後,部分企業因最近一年業績表現不過關選擇撤回申請也時有發生。而公司業績表現僅在2022年小幅下降,在2020年至2022年實現營收分別爲140.36億、171.63億、168.47億;同期淨利潤分別爲4.31億、5.79億、5.75億。
此次撤回是否與更新財務數據相關還未能確定,但日日順暫停上市計劃或與股東對旗下公司整體業務佈局考量則有所關聯。
股東爲前五大客戶,關聯性交易佔比較高
日日順發源於海爾家電配送服務體系,是海爾集團旗下提供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及場景物流服務的企業。日日順上海爲公司控股股東,海爾集團因間接控制日日順上海,爲公司實控人。與日日順相關的股權關係或也透露出爲何過會後仍選擇撤回上市申請,以及終止上市後未來發展走向又如何。
日日順原先屬於海爾集團控制的海爾智家旗下,而就在日日順終止上市審核的同日,海爾智家公佈了將通過簽署《表決權委託協議》實現對日日順的並表。海爾智家在公告中表明瞭緣由,因當前正深入推進中國市場零售轉型變革和海外品牌本土化能力升級,其中,打造涵蓋倉儲、分銷、配送的全流程一體化物流能力是變革落地的關鍵一環。並表示基於戰略目標,以充分實現提升運營效率、加速公司業務模式變革落地以及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爲目的。
實際上,公司原先就在海爾智家合併報表範圍內,在2019年8月出表後才啓動上市計劃。經歷了4年的上市歷程仍回歸到海爾系,或也意味着集團對於日日順獨立籌備IPO一事將暫時擱置,拓展旗下控股公司業務版圖或爲未來主要發力方向。
除股權關係外,日日順與股東及旗下公司關聯性交易也一度成爲監管對公司經營獨立性存疑的關鍵點。
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爲80.12億元、90.08億元、91.52億元,佔公司當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57.08%、52.48%和54.33%。其中,來自關聯方海爾系客戶的收入佔比分別爲33.13%、30.60%和31.55%。同期,來自關聯方阿里系客戶的收入佔比分別爲15.80%、15.00%和15.80%。
日日順表示,公司與海爾系客戶以及阿里系客戶之間的業務合作均建立在平等互惠、公平合理的基礎上。受公司業務擴張速度的影響,預計未來一定時期內仍將存在與海爾系客戶及阿里系客戶較大規模合作的情形。
此外,日日順還與海爾智家業務網點重合佔比高達62.92%,結合關聯性佔比同樣較高的問題,日日順業務獨立於海爾集團或仍引來市場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發行人與兩家聯合保薦機構之間還存在股權關係。據上會稿,日日順實控人海爾集團通過間接控股公司海爾金控,間接持有保薦機構中金公司6.32%股份。同時,海爾集團的董事、執行副總裁以及海爾金控的董事長譚麗霞同時擔任中金公司非執行董事。
此外,另一聯合保薦機構招商證券及其控股股東、實控人、重要關聯方,則間接持有發行人及發行人多位股東份額,但比例較少,大多在1%以內。公司對此表明,除上會稿披露的情況外,不存在其他直接或間接的股權關係或其他權益關係。
46家IPO在過會後因主動撤單被終止審核
今年撤否企業中,也有部分IPO如日日順一樣,均在過會後選擇撤單,總計達46家。
具體來看,創業板已過會但仍撤回被終止的企業最多,共41家。剩餘5家撤否IPO分別爲滬市主板IPO聚合科技,科創板IPO晶亦精微、華卓精科、潤際新材,以及北交所IPO聚合科技。
46家已過會仍撤單的IPO中,中信證券保薦家數最多,爲6家。位居前五的還有海通證券(5家)、中信建投(4家)、民生證券(4家)、中金公司(4家)。
爲何企業臨門一腳,成功過會後仍選擇主動撤回?有投行負責人告訴記者,業績下滑、不滿足板塊定位要求、重大輿情等都會成爲企業過會後仍然選擇撤回的主要緣由。各交易所年內對上市板塊定位都進行了強化,部分企業因無法滿足新規選擇撤單或爲合理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IPO華卓精科、創業板IPO蕊源科技均爲二次過會項目。兩家上會稿披露最新一年的業績預測同期相比均爲上漲,但蕊源科技因主動撤回導致IPO四年長跑最終折戟,公司聘請的會計事務所爲大華或也是推動撤回申請的緣由之一。
此外,年內還有未過會的案例發生。由海通證券保薦的滬市主板IPO金龍股份,在上市委員會暫停審議後,最終因撤回被終止審核。相同命運的還包括由中金公司保薦的科創板IPO軒竹生物。年內唯一一家未過會項目爲滬市主板IPO勝華波,由國投證券保薦,因不符相關規定最終被終止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