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中國住房制度改革進入新階段,中國房地產經歷了快速發展的三十年,規模空前增長,國內外影響力顯著提升。隨着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房地產行業開啓轉型升級週期。仲量聯行研究部聯合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近日發佈的《三十而立,向光而行|中國地產行業趨勢與展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透過全圖景精準解析,研判發展洞察未來,探索行業創新發展新路徑。
白皮書深度解析中國居住地產與商業地產行業三十年發展脈絡,深入剖析住宅、辦公樓等資產類別和各市場賽道的關鍵趨勢,並首次系統性研判「新質生產力」的行業驅動力,首度披露中國房地產生態圈最新動態,以全球前沿視野解碼行業動能。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中國經濟逐漸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正催生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與經濟發展緊密聯結的房地產行業,需要重點關注品質提升與結構優化,向多元化和高質量方向謀求新模式發展,以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爲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支撐。」
住宅市場深刻轉變 未來十年呈現多元趨勢
中國房地產週期深刻變化,住房市場整體由擴張期進入放緩期,供給的新增與存量關係發生顯著轉變,將受到城鎮人口增長、人均住房面積提升、原有住房拆除等更多需求驅動,呈現多元發展趨勢。
清華大學恒隆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吳璟指出:「未來住房需求仍存在一定規模,但增速將逐漸趨於緩和;未來的市場將更加註重存量住房的更新與品質提升,而非依賴新增住房供給;改善性需求已超越首次購房成爲第一大需求來源,住房需求趨於多元化和高質量化。」
辦公樓處於轉型過渡期 新質生產力重塑長期潛力
過去三十年,中國第三產業高速發展驅動辦公樓市場快速成長,尤其一線城市已具備全球影響力。仲量聯行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香港、北京、上海三座城市的5個核心辦公樓子市場租金已然躋身全球TOP10。仲量聯行數據顯示,2023年末絕大部分甲級市場已經將平均入駐率提升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末)的90%及以上水平。
短期內市場仍面臨下行壓力,仲量聯行統計中國重點城市2005年—2024年甲級辦公樓租金趨勢發現,自2018年底中國主要辦公樓市場均已步入下行週期,需要一定時間轉型。但中長期來看,中國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第三產業升級之下辦公樓市場將重塑韌性,尤其新質生產力將構成行業增長的驅動力,助力辦公樓市場修復與發展。
仲量聯行中國區研究部總監姚耀分析指出:「目前新質生產力企業雖然體量基數相對較小,但近幾年增長步伐穩健,仲量聯行研究10個行業的95家頭部企業發現,2021—2023年間,新質生產力企業的員工人數增幅達到22%,營業收入增幅達到23%。其中,新能源汽車、雲計算與AIGC板塊業務量增長迅速。新質生產力企業發展前景廣闊,將在中長期爲辦公樓市場的復甦提供堅實基礎。」
零售地產規模增長超9倍 將重新定義新邏輯
過去三十年間,中國零售地產的開發規模與增速引人注目。仲量聯行統計的中國21個代表性重點城市數據顯示,優質零售地產市場總存量從2005年初的1500萬平方米,預計將增長至2024年末的1.5億平方米以上,規模增長超過9倍。
當前零售地產已從早期優質供應不足的短缺困境,轉變爲階段性、區域性供應過剩的發展現狀。在資源頭部化、集中化的驅使下,頭部企業已成爲主導市場未來走向的決定性力量。
仲量聯行預計,未來在中國消費結構調整之下,零售地產的供應和需求將重塑「新平衡」;場景、內容、觸點的消費三要素,將重新定義商業新邏輯;通過服務消費、高端消費、國貨消費、精神消費,新零售將在實踐中推動供給側變革;零售資產活化與商業運管能力「輕重」並舉的輸出,將帶領行業穿越週期。
中國房地產科技邁入世界前列 將持續湧現機遇
科技浪潮席捲全球,仲量聯行獨家的中國房地產科技企業數據庫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成爲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房地產科技投資大國,應用場景與商業模式不斷豐富,並已全面滲透到項目全生命週期之中。
當前,科技創新基礎持續夯實、金融資本強力助推,以及地產行業自身發展,「三大因素」進一步推動中國房地產科技浪潮走向全球的前沿。仲量聯行預計,市場新需求與新技術將引領房地產行業朝着「智能化」與「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智慧建築、綜合能源服務、人機協同等細分領域將持續湧現機遇。
展望未來,仲量聯行認爲,房地產在謀求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陣痛和復甦並行、挑戰和機遇並存。當前各資產類別市場正積極探索新發展模式,共建新生態,伴隨週期更迭進入尾聲,城市煥新、產業躍升和空間重塑將釋放中國房地產的新動能和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