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新消費日報10月30日訊(研究員 梁又勻),自泡泡瑪特三季報披露後,強勢的海外業績增長令不少投資機構發佈增持、看好觀點,同時公司股價也來到近年來新高。然而從三季報披露後第二日,港交所權益數據披露了泡泡瑪特核心高管集體減持通知。
具體而言,王寧旗下GWF Holding通過信託UBS Trustees (B.V.I.) Ltd.以每股71.98港元的價格減持泡泡瑪特1085萬股,合計涉資約7.81億港元。同時,王寧持股40.96%,楊濤、劉冉、司德等公司高管共同合資成立的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也減持1085萬股,完成套現約7.81億港元。
港股發佈的集中減持情況
根據最終受益人計算,通過上述兩家公司,王寧完成2170萬股的減持,涉及資金約15.6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4.32億元)。
一輪密集減持結束後,王寧個人在泡泡瑪的持股比例從50.34%下降至48.73%,不過結合其他基金、子公司股份,其仍然是公司的絕對實控人。
泡泡瑪特其他核心高管除了通過Pop Mart Hehuo減持套現外,公司首席運營官司德也單獨減持210萬股,完成套現1.5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39億元)。作爲本次出海業務增長的頭號「功臣」泡泡瑪特海外業務總裁文德一也披露減持12.5萬股,完成套現899.7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825.41萬元)。
綜合計算顯示,本輪三季報大漲後,泡泡瑪特高管聯合減持規模爲2392.5萬股,套現金額約1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5.59億元)。
這一輪的減持行爲迅速打擊了泡泡瑪特上漲的股價走勢,讓不少投資者在股票社區發表不滿。10月24日,泡泡瑪特港股股價達到近兩年來的最高點,報收76.619港元/股。在高管完成減持後,公司股價迅速出現大跌,一度創下公司年內最大單日跌幅,並連續震盪。
截至10月30日發稿,泡泡瑪特公司股價已較最高點下跌5.68%,最新股價報收71.7港元/股,低於公司股東集體減持時報價。
而王寧上一輪個人減持還是在2021年11月。彼時泡泡瑪特增長前景和業績表現遭遇質疑,公司股價從最高點(105港元/股)首次跌至腰斬(56.782港元/股)後,王寧在階段高點減持1304.2萬股,套現金額7.4億港元。2022年公司股價跌至低谷時,王寧、楊濤夫婦曾密集增持部分股份,但均未及此前減持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本次高點集中減持,今年年內泡泡瑪特其他高管也有減持行爲。黑蟻資本投資人同時也是泡泡瑪特早期投資人、公司現任非執行董事何愚曾在今年4月公司完成首輪大漲後,以平均32.32港元/股賣出了208.83萬股,套現6749.39萬港元。
同樣作爲非執行董事、泡泡瑪特的早期投資人的屠錚則分別在今年5月、10月完成了兩次減持,累計減持規模爲2100萬股,完成套現8.56億港元,爲泡泡瑪特年內第二大減持動作。
屠錚在今年5月、10月減持情況
不過從今年泡泡瑪特股票走勢來看,高管的減持整體上對公司的股價表現影響有限。
2024年初至今,泡泡瑪特港股股價已累計上漲249.9%。現階段支撐泡泡瑪特股價大漲的原因是,其海外業績在年內的超預期高速增長。隨着四季度海外消費旺季到來,多家投資機構均爲泡泡瑪特打出增持評級。
國盛證券研報表示,泡泡瑪特境內業務方面,通過積極推進IP及產品品類多元化,進行渠道差異化定位及精細化運營,拉動了內地各渠道收入增長。公司出海業務現已進入以DTC模式爲重心的快速發展階段,公司通過直面消費者來強化品牌與IP影響力。境外線下業務方面,公司三季度新開設多家海外門店,法國、荷蘭、意大利多地首店結合當地特色、IP獲得了消費者的歡迎。
而海通國際證券研報也認爲,泡泡瑪特海外業務亞洲表現強勁,歐美擴張提速。目前公司海外門店主要分佈在東亞港澳臺和日韓地區,但東南亞和歐美區域擴張在逐漸提速。公司計劃在2H新開30-40間門店,遠超1H的12間,並重點佈局北美和東南亞市場。隨着泡泡瑪特IP運營深度和廣度持續增強,公司國內、國外業務均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