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全社會物流成本有序降低,在存量與增量政策協同作用下,物流運行延續企穩回升態勢,社會物流總額、物流業總收入等指標出現積極變化。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文稱,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58.2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增長5.9%,二季度增長5.7%,三季度增長5.3%,增速均保持5%以上的較快水平。對比GDP來看,物流需求與GDP變化基本同步,且各季度增速均高於GDP增長,顯示當前物流實物量較爲活躍,有效支撐經濟轉型升級。9月份以來,隨着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物流需求的積極變化更爲明顯。從增速看,前三季度社會物流總額增速比1-8月份回升0.2個百分點;9月份同比增長5.6%,比8月份回升0.9個百分點。
增量政策統籌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回升。前三季度工業品物流需求實現較快增長,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6%,增速比1-8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各細分領域需求協同改善,表現在「全面改善」「聯動回升」「新質提升」。一是工業品物流結構性全面回升。前三季度,超過92%的工業領域物流總額呈現增長,超過九成地區工業品物流總額有所增長。加些工業產量增長。二是上下游聯動回升態勢穩固。各地積極落實「兩新」政策,加速能效釋放,相關行業、產品物流需求增勢良好。前三季度廣播電視設備製造、通信設備製造等消費品製造物流需求增速超過10%,食品、農產品專用設備製造物流需求增速超過30%,帶動上游有色金屬加工、金屬製品等相關物流需求加快回升。三是創新活力激發新質生產力領域培育壯大。各地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建設有序推進,「兩重」政策持續發力,帶動相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生產活動較快增長。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物流需求同比增長9.1%,保持較高水平,其中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智能車載設備製造等行業增速超過30%;虛擬現實、智能交互等產品物流量同比增長超過10%。
高水平開放持續推進,進口物流企穩趨升。今年以來,我國積極推進自主開放,有序擴大商品市場對外開放和商品進口。前三季度,進口物流總額同比增長4.2%。從結構看,進口物流有效支撐工業轉型、靈活匹配多元消費。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煤、天然氣、鐵礦,砂等大宗商品進口物流量同比增長11.9%、13%、4.9%;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平板顯示模組等電子產品進口物流量增長超過10%;在季節性因素帶動下,特色水果、服裝等消費品進口物流總額分別增長了7.1%、6.1%。
多業態促消費政策同步推進,民生消費物流擴容升級。前三季度單位與居民物流總額同比增長7.6%,增速與1-8月份基本持平,各月保持較快增長。今年以來,政策環境持續改善,商業新模式不斷湧現,助力相關領域物流規模增長和結構升級。一是電商模式與私域流量不斷融合,社交平台直播帶貨保持高速增長,帶動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7.9%,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爲25.7%,比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二是電商模式與實體零售加速融合,各類品牌商家與消費群體高效互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擴容,推動城市配送、即時配送業務快速增長,重點調研企業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60%。三是實體商場在產地直採、鏈路優化、柔性交付、精準會員等方面加大投入,商貿物流穩定恢復。前三季度,便利店、專業店零售物流需求同比增速超過4%,其中供應鏈高效穩定、服務粘性高的會員類零售物流需求實現兩位數增長。
今年以來,各部門、地區相繼出臺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政策文件,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物流供需高效適配,供應鏈循環暢通,全社會物流成本穩中有降。前三季度,社會物流總費用13.4萬億元,同比增長2.3%。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爲14.1%,較上半年下降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
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物流資源配置不斷優化。截至三季度累計發佈建設151個國家物流樞紐,基於「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加快形成。重點樞紐城市支撐國家戰略、推動產業集聚,如欽州樞紐通過主動對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1-8月,欽州港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36億噸,同比增長9.9%,欽州市外貿進出口額575.8億元,同比增長12%。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樞紐城市發揮自身優勢,強鏈補鏈延鏈,強化梯度佈局,集結汽車、醫藥、冷鏈、跨境電商、大宗商品等多條產業,前三季度鐵海聯運班列累計發運集裝箱超60萬標箱,實現平穩增長。
運輸環節服務保障升級,運輸結構持續調整。前三季度運輸費用與GDP比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運輸環節穩定運轉。從結構優化看,前三季度貨運量同比增長3.3%,水運、民航貨運量增速均快於平均水平,公路貨運量佔比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從提質升級看,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成效初顯,集裝箱鐵水聯運等綜合運輸方式加速推進,聯運佔比提高0.2個百分點。各運輸方式線路規劃能力有所提升,貨運平均運距比上半年小幅下降0.2%。
產銷銜接穩定,倉儲費用增勢趨緩。前三季度保管費用與GDP比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多數生產、流通領域去庫存有所加快。9月份,中國倉儲指數中的平均庫存週轉次數指數較上月回升3.4個百分點;期末庫存指數較上月回落3.3個百分點,顯示保管環節週轉效率趨升,社會庫存水平穩中有降,前三季度倉儲、資金佔用費用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
物流政策形成合力,營商環境穩定向好。各部門、各地區協同發力,在監管便利、運輸通行、用地供給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助力制度性降本,前三季度管理費用與GDP比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04個百分點。研究制定《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強化政策協同和工作合力,有力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增強企業和實體經濟競爭力。海關總署持續推進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規範降低進出口物流管理環節稅費。交通運輸部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加快完善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強化各環節高效銜接,物流通行更趨通暢。自然資源部出臺《關於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增加物流發展空間供給,統籌各類物流設施建設,進一步有效降低物流用地用海成本。
物流業總收入穩定增長,供需適配較好。前三季度,物流業總收入10萬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與上半年基本持平,物流市場規模保持平穩增長。從結構看,重點運輸物流供給穩定,三季度以來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超10億噸,同比增長3.8%,創單季度貨物發送量歷史新高,國家鐵路發送集裝箱958萬標箱,同比增長17.3%。鄂州花湖、廣州白雲、杭州蕭山、鄭州新鄭、青島膠東等航空物流節點加快復甦,三季度全國貨郵運輸量同比增長近20%。
物流市場供需關係不斷調整,服務價格低位趨升。進入9月份,上游需求有所回暖,細分領域供給調整升級,運價指數低位回升。9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爲104.4點,比上月回升1.4%。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的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爲995.7點,比上月回升2.3%。
物流行業景氣水平穩中趨好,新興領域加速發展。前三季度,物流業景氣指數平均值爲51.3%,9月份當月指數環比回升0.9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等細分領域穩步增長,業務總量指數分別爲54.4%和53%,環比回升0.5和0.6個百分點,穩住行業基本盤。航空和電商快遞等領域快速發展,業務總量指數分別爲57.8%和69.9%,遠高於全行業水平。
物流新訂單指數趨升,發展預期鞏固。9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中的新訂單指數爲52.3%,環比回升0.5個百分點,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新訂單指數分別回升0.1和0.9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新訂單指數回升至53.1%的較高水平。行業對後期市場預判總體樂觀,9月份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爲57.4%,環比上升1.1個百分點,航空運輸和郵政快遞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爲60.1%和63.1%,處在60%以上高景氣區間。
9月份,物流企業經營指標呈現積極變化,行業可持續發展方向逐步清晰,企業訂單、業務量回暖,物流業務收入、盈利水平、資金週轉等指標邊際改善。
企業服務向高效率、多元化發展,加快質量轉型升級。前三季度重點調查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0%,增速較1-8月份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郵政快遞、航空物流企業業務模式保持較快增長,一體化、綜合供應鏈等業務收入明顯快於其他業務類型。與此同時,企業業務向高時效、國際化方向升級。電商、快遞等時效與履約水平高位趨升,9月份電商物流時效指數和履約率指數分別回升0.1點和0.3點。《2024年四季度物流預警預測報告》顯示,近5成企業將加快推進國際物流服務,積極拓展東盟、中亞俄羅斯等物流市場。
智能化和數字化持續賦能,運營效率穩步提升。今年以來,物流領域智慧化、自動化技術水平提升,同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更加廣泛,助力企業降本提效。前三季度物流企業每百元物流收入成本比1-8月份小幅回落0.2元,其中提升運輸設備運行效率、安全管理水平等方式,有效降低設施設備在途故障率、事故率、貨損率,降低運營過程中的保險費用等損耗成本超過50%。
綜合來看,前三季度社會物流總額、物流業總收入等核心指標實現穩定增長,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穩中有降,爲經濟轉型升級提供質量與效率保障。未來,物流高質量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國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的有利條件並未改變,隨着增量政策與存量政策的協同發力,物流穩定運行具備堅實基礎,四季度將呈現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但也要看到,經濟仍將處於結構調整轉型的關鍵時期,國內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流通不暢、新增動能不足等問題,國際層面局勢複雜多變,供應鏈存在不穩定、不確定性風險。下一階段,物流服務需要向高質量縱深發展,提升鏈條延展性、便捷性,增強供需適配能力和響應能力,進一步提高多元化、國際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