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間,人工骨修復材料頭部企業奧精醫療(688613.SH)披露2024年三季度報告。直觀來看,在人工骨集採實施及併購德國種植體後市場推廣等多重壓力下,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利潤表現並不出彩,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8億元,歸母淨利潤488.82萬元。
但結合三季度人工骨集採開始執行的背景,透過數據進一步挖掘,或能發現公司經營狀況正處於觸底回暖之際,三季度公司營收下降幅度不及人工骨集採降價幅度,以價換量成效正逐步顯現。與此同時,公司新增產線已獲批,口腔種植體的併購也有望逐步放量,爲業績回暖提供支撐。
人工骨集採正放量 業績表現或已觸底
2023年11月,第四批國家組織高值耗材集採開標,奧精醫療人工骨修復材料以330元/cm3的價格首次中選,年度採購需求量在全部人工骨企業中按包數排名第一。無疑有助於公司推動產品的國產替代,提升市場佔有率並強化行業頭部地位。
從三季報收入數據來看,集採以價換量成效顯著。據了解,此輪集採於2024年4月底開始陸續落地執行,並於下半年起進入密集執行期。中報後,市場的變化將陸續反映至公司財務報表,而對比集採前每立方厘米200多元的出廠價及集採後行業普遍不少於50%的降價幅度,三季度公司單季營收同比僅下滑26.71%,其背後銷售量的顯著增長或是重要推動因素。
據悉,集採實施前期,各家醫院將依據報量逐步消化各品牌集採標內份額,消化完後醫院將自主選擇中標廠家採購後續需求。而在主動採購階段,不同品牌產品間差異往往將體現得更加明顯。由此推斷,待標內份額消耗完後,奧精醫療人工骨產品本身的優勢將得到進一步體現。
渠道開拓成果也同樣能夠印證人工骨修復材料的集採利大於弊這一觀點。藉此集採機遇,奧精醫療產品得以加速進院,此前披露的半年報指出,公司的人工骨終端醫院數量接近1800家,較集採前大幅增長,已與超過800家優質經銷商建立起穩定良好的合作關係。配合下游市場的快速擴容,自2023年以來,公司也相應增加了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的支出。
據披露,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率進一步提升至19.83%,相較2022年12.75%顯著增長,管理費用短期內支出更爲明顯,前三季度管理費用率從去年同期29.33%提升至41.69%。費用支出短期內雖對淨利潤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但結合人工骨集採以及併購推動業務拓展的發展思路判斷,現階段較高的費用支出可能僅是業務開拓早期的必要支出,長期或將爲產品的放量提供有力的支撐。隨着人工骨產品加速完成進院,以及口腔種植體等新產品實現量的增長,費用率大概率將回落至正常水平,爲利潤表現提供空間。
此外,集採的放量在成本端同樣可見端倪。自今年二季度以來,公司生產成本顯著提升,存貨也在持續增長。據中報及三季報利潤表披露,2024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成本同比分別增長20.34%及42.34%,而同期營收並未同步增長。聚焦資產負債表,截至9月末,存貨已從2022年末1831.49萬元增長至4009.19萬元。由此不難推斷,或許是因爲下游需求旺盛,公司正充分備貨以「備戰」集採爲公司帶來的增量市場。
產能正加速擴充 增量業務前景可期
生產加速相匹配,公司也正加快產能的落地,牢抓集採帶來的市場機遇。據9月9日公告,公司於濰坊建設的新增生產線已獲准核發《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據估算,產能建成後,公司的礦化膠原人工骨修復材料將新增年產能200萬盒,對應其2023年銷量的4倍。若未來產線全部達產並實現銷售,或將爲公司帶來約3倍的營收增量。這正是管理層對產品後續市場具有充分信心的體現。
人工骨修復材料領域,集採放量及產能擴充無疑將有力地支撐公司後續的業績表現,與此同時,公司也正積極推動國際化戰略的佈局,全方位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一方面,公司基於自主創新體外仿生礦化技術發展出的仿生礦化膠原人工骨修復材料系列產品,在成分和結構方面與天然骨組織高度接近,技術水平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已於2015年獲得美國FDA 510(k)市場準入許可,成爲我國首個獲得美國市場準入許可的國產人工骨修復產品。年初以來,公司的產品也在東南亞、拉美等多個國家成功開展臨床試用,8月BonGold人工骨修復材料獲馬來西亞註冊批註,北美、中東、非洲等區域的市場接洽與合作也正持續推動。
另一方面,今年4月,奧精醫療完成對德國HumanTech Dental的收購,進入口腔種植體領域,並於今年下半年開始推動國內市場開拓。待後續消費市場回暖,HumanTech產品也有望憑藉德國製造帶來的品質優勢,爲公司貢獻新的業績增長點,支撐公司的多元化發展及長期可持續增長。(CIS)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