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季度虧損小幅收窄,技改推動成本明顯下降:公司2024 年3 季度歸母淨虧損14.92 億元(人民幣,下同)(前三季度虧損29.71 億元),環比收窄0.20 億元,主要由於存貨減值減少。光伏材料分部虧損(含少數股東損益)18 億元。顆粒硅產量/出貨量6.20/8.09 萬噸,環比-13%/+32%,庫存在行業持續累庫的情況下環比大幅下降1.89 萬噸(前三季度下降0.9 萬噸),噸平均售價2.90 萬元,環比下跌0.25 萬元,噸現金成本(含研發費用)3.32 萬元,在技改導致產能利用率降低的情況下仍環比下降0.2 萬元,技改成效顯著,噸生產現金虧損0.42 萬元,環比僅微增0.04 萬元。隨着技改完成後逐漸滿產,我們預計公司現金成本降至3 萬元以下的目標可在明年1 季度實現,屆時公司有望成爲行業首家生產現金扭虧的企業。
供給側改革有望出臺,顆粒硅低電耗優勢將放大:在嚴重虧損後行業近期對供給側改革的呼聲高漲,我們預計政府或將出台提高電耗標準等政策,加快行業供給出清和售價回升,並放大顆粒硅的低電耗優勢(公司的每千克綜合電耗僅13.8 千瓦時,而棒狀硅龍頭約50 千瓦時),推動其市佔率更快提高。若能出臺提高棒狀硅電價的政策,則顆粒硅的成本優勢將明顯放大。公司所有多晶硅產能均爲近年來建設的先進顆粒硅產能,我們預計公司或將是行業內唯一無需進行老舊產能關停的龍頭企業。
估值進一步提升有待政策利好實際落地,維持中性:我們將2024 年盈利由-19.07 億元下調至-38.39 億元,但將2025/26 年盈利由-10.56/26.31 億元上調至-8.57/30.85 億元。我們預計2026 年顆粒硅含稅平均售價5.5 萬元/噸,爲可長期維持的合理售價。由於2025-26 年盈利復甦的可見性增加,我們把公司多晶硅板塊的估值基準由7 億元的每萬噸產能市值上調至10 億元(相比A 股大全能源(688303 CH)折讓63%),將目標價上調至1.77港元(原1.31 港元)。我們看好公司憑藉成本優勢將顆粒硅全球市佔率由2024 年的14%提升至2025/26 年的20%/22%,但近期股價大漲已較充分反映了供給側改革的利好預期,估值進一步提升有待政策落地,維持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