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周樂
香港重磅政策即將出爐。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16日(週三)上午11點發表2024年《施政報告》,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有消息稱,李家超將在發表《施政報告》時宣佈多項措施,鞏固香港作爲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2024年《施政報告》發佈前,港股市場迎來了一波迅猛上漲,引起了全球投資者的廣泛關注。以恒生指數爲例,9月11日到10月7日期間,該指數累計上漲超34%,但隨後出現了一波調整,恒指本週累計跌幅超6%。
當前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話題是,港股市場的這一輪迴調是「倒車接人」還是趨勢轉變?
重磅政策即將出爐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16日上午11點發表2024年《施政報告》,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市場預期,即將發佈的《施政報告》或將在振興香港經濟方面推出一系列新舉措。
香港《明報》披露,今年的《施政報告》將以經濟發展爲主軸,今年7月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消息透露,《施政報告》將會回應三中全會決定,如何鞏固提升「三個中心」將會成爲重點。
據悉,《施政報告》是香港最重要的政策指引,自1997年起,每年10月發佈。
據紫荊花語公衆號,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將於下週三(16日)出爐,各界期盼有更多措施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https://newsfile.futunn.com/public/NN-PersistNewsContentImage/7781/20241013/48662942-0-33688fddcb8d5893d7952589bd8d7b65.jpg/big)
《南華早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李家超將在下週發表2024年《施政報告》時宣佈多項措施,鞏固香港作爲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報道稱,李家超將概述實現香港經濟多元化的措施,通過發展生命科學等新興產業,同時促進時裝貿易等現有行業的發展。
近日,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會持續優化各項互聯互通措施,促進大灣區金融市場融合,服務國家金融強國發展戰略,實現高質量發展。
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表示,大家都期望有新政策激活香港經濟,吸引更多外國企業來香港落地生根。他說近期本港股票市場受益於國家經濟政策,股票交易額曾創新高達到6000億港元是好開始,有助香港人的投資氣氛。
林健鋒認爲,更重要的是有其他實際措施幫助香港企業繼續發展,政府高層近年頻頻出外招商引資及考察,陸續會見到成果。
林健鋒進一步表示,樓市是香港經濟重要部分,不能一潭死水,取消樓市「辣招」後,樓市交投活躍程度提高了,但樓價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從較高位回落差不多三成,如何穩定樓價是重中之重。
據香港文匯報,香港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表示,香港可進一步協助引進更多境外金融機構進駐,吸引更多金融人才來港工作。
陳振英表示,當前全球各地競爭激烈,各出奇招搶企業。就香港來說,目前全球前100大銀行中已有超過70多家在港營運,且仍有不少境外金融機構有意進軍香港市場。根據目前監管機構的要求,這類金融機構必須先在港設立辦事處,一段時間後才可升格爲分支機構。這類金融機構母公司在當地有較長的經營歷史且有業績支持,建議可適當加快審批流程和時間,便利更多金融機構來港展業。
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沛良表示,香港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排名全球第三位,保險市場活躍且成熟,特區政府應繼續積極促進金融保險業轉型升級。建議提供稅收優惠或激勵措施,吸引國有或海外保險企業在港設立地區總部、專屬自保保險公司等,推動香港成爲國際化自保中心與再保險樞紐。
港股後市如何演繹
在2024年《施政報告》發佈前,港股市場迎來了一波迅猛上漲,引起了全球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以恒生指數爲例,9月11日到10月7日期間,該指數累計上漲超34%,不過隨後出現調整,本週累計跌幅爲6.53%,現報21251.98點,年內累計漲幅收窄至24.66%。
![](https://postimg.futunn.com/news-editor-imgs/20241013/public/172880864514074257258-17288086451401838380257.png)
分析機構指出,港股市場在經歷了一輪強勁上漲之後,可能會面臨更高的波動性和分化現象。
中信建投表示,港股市場在經歷了短期的快速上漲後,自然會出現一定的回調壓力,這是市場的自我調節機制。其次,外資在假期期間的積極買入後,可能進行了一定的獲利了結操作,這也對市場造成了壓力。此外,市場對於節後第一天召開的新聞發佈會可能存在一定的預期,但最終結果可能並未完全達到市場預期,導致投資者對政策的確定性產生了擔憂,從而影響了市場情緒。
展望後市,中信建投認爲,儘管市場經歷了短暫的回調,但先前討論的積極因素繼續對港股市場產生影響。此外,港股反彈幅度遠未達歷史極值,上方仍有較大空間。從估值角度看,以恒生指數爲例,雖然估值水平有所修復,但是當前也只是回到合理區間附近,見頂或言之尚早,未來仍有上漲空間。
海通證券指出,港股估值性價比、聯儲局減息、港股強勁中報表現以及國內宏觀政策發力共同助力了港股此前的上漲。往未來看,若海內外積極因素持續驗證,或支撐港股繼續上漲。
編輯/Jef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