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机构: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央加杠杆,和货币联动宽松,对市场而言是一场流动性盛宴

機構:這次會議標誌着中央加槓桿,和貨幣聯動寬鬆,對市場而言是一場流動性盛宴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 ·  10/13 10:06

來源:中信建投證券研究
作者:周君芝

中信建投表示,這次會議標誌着中央加槓桿,修復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部門資產負債表,也是市場期待已久的「中央下場」。中央財政和貨幣聯動寬鬆,本質上是中央政府信用的一次擴張,對市場而言,這是一場流動性盛宴。

這次發佈會沒有給出增量發債數據,也未指明大規模刺激,但提到化債和中央加槓桿,表述積極。

我們分析框架中,化債對經濟的正面影響大於增量刺激,有效化債意味着我們走在正確的對抗通縮路徑之上。

這次會議還標誌着中央加槓桿啓動,也是市場期待已久的「中央下場」。中央財政和貨幣聯動寬鬆,對市場而言,這是一場流動性盛宴。

流動性盛宴之下股債走勢,歷史已有答案,10年前新《預算法》落定前後,債務置換推進,股債均有不俗表現。

歷史不會完美重複,相較2014-2015年,本輪走出通縮路徑中市場更需思考經濟增長和產業機會。

雖然本輪化債力度和具體財政細節,需等到法定程序之後才能知曉。但「近年來出臺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值得市場期待。

這次發佈會萬衆矚目。

9·24金融三部門聯合發佈會確定貨幣寬鬆方向,9·26政治局會議確定走出通縮政策取向,自此之後市場就將期待放在了財政上。

這次財政部新聞發佈會令市場感到驚喜的是五點表述超預期:

1、「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

2、「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相關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後再向社會作詳盡說明」。

3、「這項即將實施的政策,是近年來出臺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這無疑是一場政策及時雨,將大大減輕地方化債壓力」。

4、「我們將堅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積極研究出台有利於房地產平穩發展的政策措施」。

5、「中央財政在舉債和提升赤字方面是有較大空間的」。

一、這次發佈會,既沒有明確增量發債數據,也沒有指明大規模刺激投向,這是爲何?

凡新增赤字或打擴債務限額,流程上必須經由人大(或人大常委會)批准。10月中下旬是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時間,這也是爲何藍部長在此次會議中提到,「逆週期調節絕不僅僅是以上的四點,這四點是目前已經進入決策程序的政策」。具體債務增擴額度,最快也要到10月下旬市場才能知曉。

9·26政治局會議雖然確定了走出通縮的政策取向,但也明確表示「嚴控增量」。這次財政部新聞發佈會延續9·26政治局會議精神,也強調了「嚴控增量」。所以期待大規模基建刺激,會加大建築業過剩,本就不再適合當下宏觀環境。好在對新增大規模投資刺激的預期,在過去一週經歷了充分調整。尤其是發改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之後,股跌債漲,市場已經調整對政策預期的方向。

二、這次會議有多重要?標誌着中央加槓桿,修復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部門資產負債表

即便沒有投資大刺激,爲何我們還是認爲這次財政發佈會超預期?答案藏在「近年來出臺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表述之中。

在我們分析框架中,化債對經濟的正面影響要大於增量大刺激。理解這一點,我們首先需要理解當下宏觀經濟「有效需求不足」的底層邏輯。

內需三部門,企業、居民和地方政府,今年以來均有不同程度槓桿收縮。相較而言,企業部門槓桿收斂不如居民和地方政府明顯,得益於海外需求還能夠貢獻出口增量,拉動企業投資和生產。

今年居民和地方政府部門去槓桿,連帶需求收縮,這是內需孱弱的底色。這兩大部門同時去槓桿,歷史上可比情景有2012年和2014年,這兩年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典型的通縮時期,PPI同比負增。

應對去槓桿有兩種操作,一種是讓去槓桿部門重新加槓桿;另一種是減輕債務壓力,可減息,可置換債務,也可債務減記。

中國過去兩輪典型通縮,一個是1990年代末,另一個是2012-2014年,均使用第一種方式。原因不難理解,當時中國仍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居民和地方政府尚有足量加槓桿空間。然而本輪通縮不同,2021年中國城鎮居民套戶比超過1,意味着地產長趨勢已經不復以往。再撬動一輪大刺激,推動居民和地方政府部門大擴表,已不再符合大趨勢。這也是爲何9·26政治局會議對地產的判斷是「止跌回穩」,並要求「嚴控增量」。

中央加大債務發行,以加槓桿形式化解地方債務壓力,併爲地產部門託底,這是符合經濟長期趨勢的第二類債務化解方法,有助於緩解內需持續收縮,並且避免了再一輪建築業過剩。

三、地方化債,中央加槓桿對資本市場意味着什麼?市場將享受一次流動性盛宴

走出通縮需要哪些政策手段?我們之前在《本輪股票牛市的共識和分歧》(2024年10月6日)中提到,對抗通縮的方法有三類,降低利率、提振需求和出清產能。降低利率是爲降低負債壓力,提振需求是爲修復收入現金流,出清產能是爲修復資產價格。

即便沒有撬動新增投資,中央加槓桿用於地方化債,操作上有助於地方政府債務平衡,阻斷債務通縮螺旋。我們走在正確的對抗通縮路徑之中。

只要不開展投資大刺激,中央加槓桿託底地方政府和地產部門的資產負債表,這一過程雖是財政擴張,但也必然伴隨貨幣寬鬆。

中央財政和貨幣聯動寬鬆,本質上是中央政府信用的一次擴張,對市場而言,這是一場流動性盛宴。

流動性盛宴之中,高利率但高風險的脆弱性負債被壓降,資金需求朝着兩端遷移,風偏提振,無風險利率中樞下移。這樣的定價重塑,對股債來說都不是壞消息。歷史曾經有過相似經驗,10年之前,新《預算法》落定前後,債務置換推進,當時股債都給出不俗表現。

當然歷史不會完美重複。相較2014-2015年,本輪流動性盛宴之下,股票市場還需要思考分子端的增長和產業機會。2015年棚改貨幣化,隨後基建和地產投資經歷了一輪史無前例的擴張,此外當年還有TMT行業爆發,增長端和產業方面的機會更明顯。

雖然本輪化債力度以及具體財政細節,需要等到法定程序之後才能知曉,但「近年來出臺的支持化債力度最大的一項措施」,值得市場期待。

編輯/Jeff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