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鬼才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以建筑诠释人本主义精神

鬼才設計師托馬斯?赫斯維克以建築詮釋人本主義精神

美通社 ·  09/30 18:24

上海2024年9月30日 /美通社/ -- 日前,英國著名設計師托馬斯•赫斯維克的力作——《人本主義》在Heatherwick Studio 上海工作室正式上架銷售。托馬斯及其赫斯維克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以新穎視角、創新精神和人性化的設計而聞名,引領科技與設計的融合新潮流。

赫斯維克工作室自1994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打破傳統設計學科的界限,將設計、建築與城市規劃等實踐融合於同一工作空間。上海的地標項目——大洋千樹就是這一設計理念的生動呈現。其跨界融合理念不僅豐富了設計的維度,也爲項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體驗。

一反常規,鬼才設計師作品驚豔全球

托馬斯的作品跨越多種規模、地點和類型,遍佈全球10個國家。其工作室已竣工的項目包括東京市中心佔地六公頃的綜合開發項目麻布台之丘、谷歌在加利福尼亞州的首個專用園區灣景城和龍鱗頂棚、紐約哈德遜河上的公園和表演空間小小島、開普敦的蔡茨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和倫敦國王十字區的重要商業區卸煤場。其作品因新穎、打破常規的設計風格而備受爭議,但極具想象力的設計也帶來更多解讀的空間。

托馬斯在中國的代表作之一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種子聖殿",這也是這位鬼才設計師的開山之作。這座由六萬根光纖棒從鋼木複合結構中伸出的建築,白天能吸引日光照亮內部,夜晚則通過每個杆內的光源讓整個結構發光。風吹過,建築及其光學"毛髮"隨之移動,營造出如夢如幻的動態效果。世博會期間,"種子聖殿"接待了超過700萬的參觀者,托馬斯也因此一舉成名,並贏得了國家館設計金獎。

在2016年,托馬斯再次以卓越的設計實力於中國再造設計標杆。其與合作伙伴共同設計復星藝術中心,以三層流轉的金色幕簾爲特色,每日定時隨着音樂聲開啓。流蘇狀的表皮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服飾中的流蘇裝飾,同時從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提取意境,營造出重巒疊嶂之感。如今,這幢會跳舞的房子已經成爲外灘邊的標誌性風景。

除了建築領域之外,托馬斯•赫斯維克在其他領域創意設計也頻頻驚豔世界。托馬斯曾大膽設計倫敦雙層巴士,不僅保留了傳統雙層巴士的經典造型,更融入了現代設計元素,使其既具歷史感又不失時尚感。奧運會主火炬的設計則體現了托馬斯對材料、結構和功能的深刻理解,其獨特的外形和創新的點火方式,成爲奧運會歷史上的一大亮點。而Spun旋轉椅則展現了他對日常生活用品的重新解讀。這些跨界設計作品,不僅展示了托馬斯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體現了其對於設計本質的深刻理解。

社區感空間再造,爲建築賦予生命和活力

托馬斯•赫斯維克認爲,建築不僅僅是磚石和水泥的堆砌,更是人類情感與文化的載體。他將人性化元素融入設計中,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和感知,更讓建築本身成爲了傳遞情感的重要媒介。在日本,赫斯維克工作室的新作——麻布台之丘(Azabudai Hills)以建築成爲情感的載體而觸動人心。他的這一理念在上海天安千樹項目中也得到了完美體現。

天安千樹的前身是上海榮氏阜豐麪粉廠,在托馬斯的巧妙設計下,這座建築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天安千樹並非位於市中心,而是坐落於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這一選擇旨在將不同背景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建立一種強烈的"社區感"。同時,該項目也試圖成爲藝術區的延伸,與藝術區形成交織狀態,激發新的對話與創意。在這裏,人們可以放下隔閡和束縛,重拾童趣,展開深入的交流和對話,爲社區空間賦予全新的定義。

他以"一塊地形"爲設計核心,將建築塑造成覆蓋着樹木的兩座"山",數百個支柱則象徵着"樹樁"。這種設計使得建築的大體量被巧妙地"拆分"成小塊,更好地融入了周邊環境,同時也爲市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休閒與社交空間。

該建築以九米柱網爲基礎,採用靈活的旋轉設計,使得露臺上的遊客能夠盡享河流的全景。這些獨特的立方體元素,如同"像素"一般,在視覺上分割了建築尺度,打破了周圍塔樓形成的單調與重複,爲城市天際線增添了一抹亮色。在更爲宏大的未來規劃中,天安千樹將作爲"綠色生態城市綠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商場購物中心、文化遺址、博物館、藝術園區和公園等形成混合社區,努力打造基於自然景觀和建造概念的公共空間紐帶。

托馬斯希望這座建築不僅作爲一個購物中心服務於周邊社區,更通過其多樣化的功能佈局,打破傳統建築的界限,惠予社區、成功爲活化周邊的"第三空間"。

尋找建築與環境的最佳平衡,豐富建築多樣性

托馬斯的創新不僅體現在建築造型的突破上,更在於將環保理念融入設計之中,實現建築與自然的完美融合。他認爲,生物多樣性之於自然環境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而建築多樣性同樣也影響着人們的居住、生活體驗。因此在多個項目中可以看見這位不同尋常的設計師在環保理念之上,嘗試突破傳統,帶給人們非常規的視覺體驗與想象空間。

這一理念在天安千樹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設計師將用於結構支撐的立柱外露出來,並在其上安置巨大的種植池,種上不同品種的樹木,力圖給都市中的人們零距離接觸自然的宜人感受。

在植被的選擇上,天安千樹根據土壤、溼度、空氣等因素選擇了常青植物與部分落葉植物,模擬了高緯度山區上的植被組合以及山體環境下相輔共生的生物景觀。經過幾年的生長,該項目中的樹木已健康成林,成爲不可或缺的一片"城市綠洲"。

此後,在托馬斯的"小小島"(Little Island)項目中,其在天安千樹中的設計理念得到了完整的沿襲。在這個起伏不平的公園平台上,共種植了35種樹木、6065種灌木和270種草、葡萄藤及鱗莖,構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自然生態系統,同時在外觀上也有着超高的觀賞性與想象價值。

托馬斯成功地將環保理念融入設計之中,實現了建築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一創新的設計方式不僅爲城市帶來了綠色生態的福利,也爲建築設計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托馬斯的設計生涯充滿了對創新的不懈追求。他的作品中,既有大膽前衛的構思,也有對細節的極致把控。無論是令人歎爲觀止的外觀設計,還是充滿未來感的公共空間,都充分展現了他在建築設計領域的傑出才能。正是這些作品,讓托馬斯在國際建築界贏得了極高的聲譽。隨着全球對可持續性和人文關懷的日益重視,未來的建築設計將更加註重環保、節能和人文關懷,而托馬斯及其工作室將持續致力於建築多樣性的探索,讓建築本身成爲一種表達,爲城市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